袁隆平

        袁隆平,农学家。1930年9月生,江西德安县人。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先后任湖南安江农校教师,湖南农科院研究员,兼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农业部科技委委员。袁隆平曾获得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和四项国际奖,两次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聘任为首席顾问。
        袁隆平长期从事杂交水稻的研究,最先发现了水稻雄性不育株,利用野生不育株在中国首先实现了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的重大突破,并解决了杂交水稻“优而不早、早而不优”等许多技术难题。他在理论上建立了系统的杂交水稻学,对三系配套杂交水稻从育种、繁殖、制种,到栽培技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实践上率先育成中国第一个水稻雄性不育系和第一个强优组合,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1976—1994年累计增产稻谷2400亿公斤,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袁隆平,1930年9月生,江西德安县人。
        1949—1953年袁隆平就读于四川重庆相辉学院农学系、西南农学院农学系,1953—1977年在湖南省安江农校任教,1978年调到湖南省农科院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农业部科技委委员,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两次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聘任为首席顾问。
        袁隆平从1964年开始从事杂交水稻研究,30年来创造性地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在杂交水稻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成为全世界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他的成就具体包括:
        提出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的设想
        50年代,杂种优势利用在异花授粉作物上已成功地应用于生产。水稻是白花授粉作物,而且花器小,因此,对于水稻有无杂种优势,以及怎样利用水稻杂种优势,人们还举棋不定。袁隆平经过研究与实践,认为水稻具有杂种优势,如果能培育出雄性不育系,杂种优势的利用是可能的。由此产生了“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并于1964年开始探索不育系的选育,同年在水稻品种“胜利籼”中通过逐穗检查发现和得到雄性不育株,并于1966年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题为“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的科学论文,提出“要想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首推利用雄性不孕性”。他通过对水稻雄性不育材料的大量的研究得出结论“通过进一步选育,可从中获得雄性不孕系、保持系及恢复系,用作水稻杂种优势育种的遗传工具,进而就能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使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有了基本的理论指导。
        实现“三系”配套
        1964—1970年,得到了一批雄性不育材料,但没找到保持雄性不育的材料(保持系)。经过分析研究,袁隆平逐渐意识到这些不育材料可能都属于核不育遗传,因而调整了选育方案,提出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进行核置换”的设想,以求创造核质互作不育材料。为此,他带领助手们广泛收集野生稻资源,1970年11月,他的助手李必湖与海南南红农场技术员冯克珊在海南岛采集野生稻资源过程中,发现了一株珍贵的雄花败育的野生稻,命名为“野败”。“野败”的发现为杂交水稻研究打开了突破口。1972年,袁隆平利用“野败”率先把“野败”不育基因转入栽培稻,成功地育成了我国第一个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一号A”和相应的保持系“二九南一号B”;1973年又成功地筛选出了对“二九南一号A”有极强的恢复能力的水稻品种“IR24”,同年10月在苏州召开的全国水稻科研会议上,袁隆平宣读了“利用‘野败’选育三系进展”的重要论文,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率先育成强优势组合
        袁隆平通过反复试验,探索出了强优组合选育的基本规律,他认为:“选择亲缘关系比较远,优良农艺性状能互补,亲本之一是高产品种的恢复系和不育系杂交,可以选育出营养和生殖、生长优势都强的优良组合。”并用“二九南一号A”与“IR24号”配组率先育成了中国第一个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4年试种,中稻亩产628公斤,双季晚稻亩产511公斤,比常规品种增产20%以上,攻克了水稻杂交优势关。
        总结了“杂交水稻制种”与高产的关键技术
        制种产量低,是杂交稻大面积推广的难题,袁隆平从理论上辩证分析了水稻的开花习性,认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有不利于异花传粉的一面,但也有有利的一面,如开花授粉,花粉轻小适合风媒传粉等等”。他通过实践得出:“影响制种产量的关键因素是父母本花期和花时能否相遇,花粉能否均匀散落在母本柱头上”。1975年总结“杂交水稻制种与高产的关键技术”,即根据父母本生育期特别是叶龄差异,推算播插期,采取分期播种,调节花期,割叶,剥苞,喷施“920”,人工辅助授粉等综合措施,提高异交结实率,从而提高杂交水稻制种的产量。制订出用时间、空间、障碍物的隔离办法和标准,保证杂交稻制种纯度。提出了成对回交法提纯不育系和保持系,单株成对测交筛选法,提纯恢复系,有力地指导了杂交水稻原原种的生产。
        多类型、多熟期组合全面配套
        早期培育的杂交组合一般生育期都偏长,抗性较差,只适于作一季中稻或迟熟双季晚稻,袁隆平从引进的早熟材料“IR9761-19-1”中筛选出“测64,”后又从“测64”中筛选出“测49”和“测48”,以它们作恢复系,分别与“威20”不育系杂交,育成了强优早稻组合“威优48”和“威优49”,晚籼早熟组合“威优64”等,“威优49”首次解决了杂交早稻“优而不早,早而不优”的技术难关,实现早、晚双季杂交稻的配套。新选育的晚稻早熟强优组合“威优64”,具有熟期短,产量高,适应性广的特点,为高海拔、低纬度地区推广杂交稻打下良好基础。促使我国杂交稻出现第二次大的发展形势,形成一个多类型,多熟期,早、中、晚组合的全面配套新格局。
        继续攀登杂交稻研究新高峰
        袁隆平在系统总结全球杂交稻丰富育种实践和新发现种质资源材料的基础上,于1986年发表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的重要论文,即杂交稻的发展可分为三系法到两系法再到一系法,由利用品种间杂种优势,到亚种间杂种优势,进而到利用远缘杂种优势三个战略阶段。这一设想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赞赏,被国外专家誉为“袁隆平思路”。当前他正致力于两系法研究,现已基本成功,开始投入生产。
        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均取得了重大成绩。先后出版了《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简明教程》(中英对照)、《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等专著,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袁隆平的研究成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曾获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和四项国际奖。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