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云德

        侯云德,分子病毒学家。1929年7月生,江苏常州人。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1962年因研究仙台病毒有突出成就破格获苏联医学科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所研究员、所长,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侯云德是中国开展基因工程研究的先驱之一。他于70年代初转向干扰素和中药黄芪抗病毒感染的研究,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临床级人白细胞干扰素,首次阐明中药黄芪的一系列作用原理。自70年代后期从事病毒基因工程,于1982年夏,首次在中国成功地建立了人白细胞干扰素基因无性繁殖系,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随即首次研制成功人α1b型基因工程干扰素,并投放市场,与国外同类产品比较,具有副作用低的优点。1984年以来,他主持的研究室又相继研制成功人α1c,α2a,α2b,β型, 型基因工程干扰素以及肿瘤坏死因子、GM集落刺激因子、人白细胞介素2,8等基因工程活性多肽,并对干扰素、中国痘苗病毒疫苗株(天坛株)、单纯疱疹病毒2型、人乳头瘤病毒6型等基因组结构与功能,有所阐明,有所发现。侯云德的研究工作对中国分子病毒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侯云德,1929年7月13日生,江苏常州人。
        1948年侯云德考人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1955年大学毕业后任职于北京中央卫生研究院微生物系病毒室,1958年赴苏攻读副博士学位。1962年回国后一直从事病毒学研究。历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所长,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生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
        早在留苏期间,侯云德因研究副流感病毒的学位论文,受到同行的赞赏。这是一篇具有独创性的优秀的论文:该论文首次发现I型副流感(仙台)病毒中存在着两个亚型,并澄清了该病毒对人致病性这一当时尚未解决的中心问题;首次阐明了仙台病毒的溶血活性与细胞融合活性是由病毒的同一特性所引起的,并首先建立了一种病毒溶血抑制试验,用以研究具有溶血活性的病毒的抗原关系;首次发现在单层细胞培养上仙台病毒可引起同种细胞的急性融合,并阐明了融合机理,不同毒株表现有不同的活性。正是这三项成就,使侯云德同时通过了副博士和博士论文,原苏联高等教育部于1962年破例越过副博士学位,直接授予侯云德苏联医学科学博士学位。这在伊凡诺夫斯基病毒研究所几十年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侯云德在从事病毒学研究的40年中,共获科技成果20多项。其中获部级以上奖励的有11项,包括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卫生部一等奖。培养25名博士生、15名硕士生。在国内外杂志上共发表科研论文约250篇,著有《仙台病毒》、《感冒气管炎的病毒病因与防治研究》、《干扰素》、《干扰素及其临床应用》、《病毒基因工程的原理与方法》、《分子病毒学选论》等著作,共300万字,其中《干扰素及其临床应用》获1978—1981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他的主要学术成就有:
        发现黄芪抗病毒感染作用,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70年代初,随着病原学研究的深入,侯云德提出,研究病毒流行情况还在于要提出防治手段。他发现中医古方“玉屏凤散”可以防治感冒,而黄芪又是“固本、扶心”的药物。于是他决心发掘祖国医学遗产,进行了包括黄芪在内的几十种中药对副流感病毒感染作用的系统研究。结果发现黄芪对副流感病毒感染确有明显的防治作用。侯云德抓住这一苗头,从1973年开始,历经13年,相继发现和阐明了黄芪的一系列作用原理:①黄芪可以诱生干扰素;②黄芪可以促进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③黄芪可以延长组织培养细胞在体外存活的寿命,可以加速受病毒感染细胞的恢复;④黄芪可以刺激机体NK细胞的活性;⑤黄芪可以恢复唾液中SIgA的水平,后者与感冒的发生有平行关系;⑥黄芪可以刺激小鼠19S抗体形成细胞的产生;⑦黄芪有轻微抑制仙台病毒等繁殖的作用;⑧2000多例现场试验表明,黄芪可以预防感冒;⑨黄芪与干扰素有协同作用,在防治普通感冒和妇女慢性宫颈炎中可以提高疗效。
        研究黄芪的意义不仅在于首次发现黄芪抗病毒感染的一系列机理,还在于说明了黄芪“固本、扶正”的本质之一就是提高了机体的免疫水平。黄芪就是主要通过提高机体防御能力达到防治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所以提高机体自身的防御能力或采用人体的天然防御物质来防治病毒性感染,是从研究黄芪而获得启发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研制干扰素,开辟了生物治疗的新领域
        侯云德从研究黄芪出发,认识到人体自身的抗病毒多肽——干扰素有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他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埋头苦干,终于在1976年找到了能诱生干扰素的高产病毒株和最佳诱生条件,并发现人脐血白细胞诱生干扰素的能力明显地高于成人血白细胞。接着,又制订了人白细胞干扰素的分离、提取和纯化流程,从而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了临床级人白细胞干扰素,作为生物治疗的一个新领域,推广到北京、四川等地,批量生产,用于临床,为防治病毒病提供了新手段。
        采用国际尖端技术,研制成功基因工程干扰素
        临床级人白细胞干扰素是用人血制备的,8000毫升血才能制备1毫克干扰素,因此价格昂贵。1977年,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在美国获得成功,使侯云德受到很大启发。他设想,如果能将干扰素基因移植到细菌中去,借细菌的繁殖来生产干扰素,产量高,价格定能下降。于是,他决心牢牢地把握这一方向,开展新的研究工作。
        1979年侯云德和他的同事们边学边干,摸索着前进,从上万毫升人脐血白细胞中,经特殊病毒诱生,提取了干扰素信使核糖核酸(mRNA)。但测定这种mRNA需要非洲爪蟾蜍的卵母细胞,而当时国内却没有。经过多次失败,最后采用北京水产养殖场的非洲鲫鱼卵母细胞微量注射法获得了成功,闯出了mRNA转译的一条新途径。这一方法得到外国同行的好评,并被载入1981年出版的国际权威性书籍《酶学方法》中。
        侯云德利用去美国、加拿大和日本开会、考察的机会,孜孜以求,亲自到实验室做实验,虽然仅三周时间,他却学习并掌握了一些基因工程技术。回国后又根据国内的条件加以改进或创新。虽经多次的失败,终于建立了与DNA重组有关的10多项新技术,包括干扰素mRNA的体外翻译技术、反转录技术和cDNA克隆技术、基因修饰和拼接技术、分子杂交技术等。在此基础上,终于在1982年夏天第一次宣告在我国成功地建立了人白细胞干扰素基因无性繁殖系,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成功,这是当时我国第一个经反转录技术克隆,表达成功的人体细胞基因。
        随后,他首次采用TGATG序列,使融合基因高效分泌表达非融合的人α1型干扰素。同时,建立了批量生产的分离纯化流程,使产品纯化。按照国家制定的标准,产品由12家临床单位进行临床试验,证明对疱疹性角膜炎和慢性宫颈炎有明显疗效。本制剂于1989年9月通过了新药审批,投放市场。这是我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成功的第一个基因工程多肽药物,也是我国第一个正式经国家批准投放市场的高技术一类药物,达到国际水平。
        在他主持的研究室,在人α1型基因工程干扰素研制成功的基础上,相继又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了人α2a,α1c,α2b,β, 型基因工程干扰素以及基因工程肿瘤坏死因子;GM集落刺激因子;人白细胞介素2,8等,其中人α1b干扰素系国际首创,与国外同类新药比较,具有副反应小的优点。基因工程干扰素的相继投放市场,为防治我国常见病毒病和恶性肿瘤提供了新型药物。
        侯云德在分子病毒学和病毒基因工程领域中已获得了多项重大进展。他首次建立了我国痘苗病毒疫苗株(天坛株)基因组、单纯疱疹病毒2型基因组的无性繁殖系,发现了我国干扰素基因的新亚型,发现并克隆了人乳头瘤病毒6型的新变种,研制成功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新型干扰素。阐明了我国痘苗病毒天坛株基因组全序列,这是迄今我国所完成的最大一个完整生命体的全基因组序列。他领导的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992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