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恩泽

        闵恩泽,化工专家。1924年生,四川人。1946年中央大学化工系毕业,1951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工系博士。1955年以来在中国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工作,曾任副院长、总工程师等职。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以及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闵恩泽长期从事炼油催化剂的研究开发工作,是中国炼油催化剂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为中国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在50年代研究成功了磷酸硅藻土叠合催化剂并投入生产,开创了中国生产石油炼制催化剂的历史。60年代以来,他又相继在移动床催化裂化所用小球硅酸铝裂化催化剂,稀土分子筛裂化催化剂,层柱分子筛、钯层分子筛低温加氢裂化催化剂和大比表面积的镍磷非晶态合金等的研究和开发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使中国成为能生产各种炼油催化剂的少数国家之一。
        闵恩泽,1924年生,四川成都人。
        1946年闵恩泽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1948年留学美国,就读于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工程系,同年获硕士学位,1951年获博士学位。曾在美国纳尔科化学公司研究部工作,任副化学工程师、高级工程师。1955年回国,先在石油工业部石油科学研究院工作,历任题目组长、室主任、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石油科学研究院后改名为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闵恩泽任总工程师、副院长。现任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首席总工程师、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科技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主任。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常务委员。1992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化学部副主任。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被聘为美国纽约州科学院院士。
        1955年,闵恩泽回国后接受了研制炼气厂生产叠合汽油所需磷酸硅藻土催化剂的任务。当时我国的石油炼制催化剂还是空白,这种催化剂需要从国外进口。经过实验室研制和中型装置放大试验,提出了建设工厂所需要的设计数据,建成了磷酸硅藻土叠合催化剂工厂。从此我国才开始生产石油炼制催化剂。在催化剂的研制中,发展了混捏与浸渍相结合的制备新流程,避免了物料挤条困难的问题,简化了生产工艺,使催化剂的活性达到进口催化剂的水平,且强度与耐水性更好。曾获得1964年国家发明奖。
        小球硅酸铝裂化催化剂是移动床催化裂化生产航空汽油所必需的催化剂。60年代初,在他的带领下,对催化剂的制备流程、工艺条件、原料规格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经过两年多时间,基本掌握了制备小球硅酸铝裂化催化剂的工艺。同时还参加指导工厂设计,包括确定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等。在工厂试生产前,及时找到了一种新型表面活性剂,解决了干燥过程中硅酸铝胶球收缩破碎的技术难题,使小球硅酸铝裂化催化剂的完整率达到90%。后来他参加了试生产的领导,帮助制订试生产方案和操作规程,在现场帮助解决试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终于使工厂及时投入生产,提供了急需的小球硅酸铝裂化催化剂。
        60年代初,大庆油田的开发大大推动了我国炼油工业的发展,同时也向石油炼制科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大庆原油的轻油含量少,需要发展深度加工,提高汽油、柴油等轻质油品的收率,流化床催化裂化是需要开发的新工艺。发展这种工艺的关键之一是微球硅酸铝裂化催化剂。闵恩泽从任务急切、工厂建设周期短的要求出发,比较了各种制备流程后,选择了间歇式分步成胶、连续过滤、喷雾干燥、洗涤、气流干燥的流程。还根据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与物化性质之间的规律,利用已有的物化分析方法提前开展了催化剂的实验室试制;同时还积极筹建活性、稳定性评价装置。制备颗粒大小分布符合要求的微球催化剂是整个研究工作中的难题,关键在喷雾干燥器,于是提前筹建了中型喷雾干燥器。这样从全局出发,布署各方面的科研工作,大大加快了科研工作的进展。他还主动配合工厂设计,参加设备选型,并利用中型试验装置培训工人,这样从实验室研究开始,直到一座年产3000吨微球硅酸铝裂化催化剂工厂建成投产,只用了五年时间。
        铂重整工艺是炼油工业中由石脑油生产高辛烷值汽油和芳烃的重要工艺。他在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实验室铂重整催化剂配方的基础上,负责催化剂的中型试制。发展了从工业级氢氧化铝原料经吸咐精制生产高纯氧化铝载体的新方法,并进行了化工单元设备试验,取得了铂重整催化剂工业装置设计数据,为铂重整催化剂生产立足于国内做出了贡献。
        经过闵恩泽和他的同伴们以及设计院和工厂的不懈努力,60年代生产出一系列国家急需的炼油催化剂,彻底改变了炼油催化剂依赖进口的局面,使我国成为能生产各种炼油催化剂的少数国家之一,为我国的炼油催化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70年代,闵恩泽主要组织领导了石油炼制催化剂新品种的研制。1975年在加氢精制催化剂工厂的技术改造中,为了生产钼镍磷加氢精制催化剂新品种,他深入工厂一年多,组织研究载体制备、浸渍液配制等,同时组织设计了连续式螺杆挤条机,选用了一种助挤剂,解决了氢氧化铝粉连续挤条成型问题,获得1982年国家创造发明四等奖。1980年指导研究成功一氧化碳助燃剂,提高了催化裂化装置中催化剂的再生效率,降低了能耗,这一科研成果被广泛应用,每年增加效益约1亿元。1981年研究成功半合成分子筛裂化催化剂,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了用好我国一亿吨原油资源,发展深度加工,闵恩泽参加指导了大庆常压渣油催化裂化催化剂的研制,发展成功我国第一代CRC渣油裂化催化剂。大庆常压渣油催化裂化技术获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其中CRC渣油裂化催化剂是成果之一。80年代初,他主管应用基础研究工作,为了开发出具有我国特点的石油炼制催化剂,他指导开展了催化剂制备规律的研究。在加氢精制催化剂领域,有关研究室开发成功RN-1加氢精制催化剂,配方和制备方法具有特色,形成专利技术。1986年获中国专利,1989年获中国专利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颁发的专利金奖,1990年和1991年分别获中国石化总公司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现已有一批RN-1加氢精制催化剂出口。在催化裂化催化剂研究领域,有关研究室在渣油催化裂化催化剂研究中,研制出一种具有高水热稳定性和抗钒性能的新型渣油裂化催化剂,并申请了三项中国专利,获中国石化总公司创造发明一等奖。该催化剂已在工业上应用,并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
        80年代中期,为了参与国际竞争、走向技术创新,闵恩泽认真研究并总结国外石化催化技术发展的历史,对我国石化催化技术的创新提出了许多指导性意见,他在这一时期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如《开发石油化工新催化技术的一些科研领域》、《炼油和石油化工催化技术创新的探讨》、《试论石化催化技术突破的途径》、《反应工程与石化催化新工艺的开发》等。提出了实现石化催化技术突破的三个突破口,即①新催化材料是创造发明新催化剂的源泉;②新反应工程是开发新催化工艺的一条途径;③利用廉价原料的新反应是开发低成本新工艺的重要起点。为了寻找突破口,要在新催化材料、新反应工程、新反应等领域开展定向性基础研究和开拓性探索,找出石化催化技术进步的新生长点。这几年来,他推荐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有关科研人员向中国石化总公司基础研究基金申请开展了一批新催化材料的定向基础研究,如新型分子筛、超强酸、杂多酸、非晶态合金、水溶性均相络合催化剂等。在这些基础研究取得的新科学知识的指导下,开展了一些开拓性探索,并已取得了一些具有开发前景的实验室成果。如非晶态合金加氢催化剂、高碳烯烃氢甲酰化水溶性均相络合催化剂、低温烯烃叠合催化剂等。
        由于分子筛是多种炼油、石油化工催化过程中的催化剂关键组分,他组织领导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关研究室开展了异晶导向等分子筛合成定向性基础研究,然后开发出一系列ZRP分子筛。这种分子筛骨架铝稳定,具有良好的水热稳定性。ZRP分子筛申请了国外专利,并已出口。此外,对β沸石、钛硅沸石合成中局部化学环境的定向性基础研究,导致开发了这些分子筛的低成本合成方法。还在超大孔分子筛合成方面取得进展。从层柱分子筛的酸性特征出发,开发了使用这种分子筛的低温加氢裂化生产低芳烃特种油品的新工艺;还发现了累托石层柱分子筛,突破了这种分子筛水热稳定性差的难关,正用以开发渣油裂化催化剂。由于在分子筛领域的定向性基础研究,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已申请了中国专利40项、国外专利7项。
        他指导了重油催化裂解制烯烃初期的开拓性探索,找到了这一新技术的生长点。现已在国内建成年产40万吨工业装置,并已向国外一家炼油厂转让了成套技术。
        多年来,闵恩泽一直认为,要使我国的科学技术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没有一大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是不行的。他在培养年轻一代科技人才上,倾注了大量心血。1978年以来培养了6名博士生和14名硕士研究生,另有3名博士生在读。其中不少人已对我国石化催化技术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闵恩泽还先后担任过国家计委“国家重点学科及发展项目”专家组成员、国家科委发明评选委员会化学化工评选小组评选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物理化学学科评审组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评审组委员。还担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石油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职务。他兼任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兼职教授以及催化基础、煤转化、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他还担任过第14届世界石油大会科学程序委员会通讯委员和第21专题论坛主席、国际刊物《应用催化》编委。从1964年起,当选为第三至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闵恩泽是我国著名的化工专家,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他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在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称号、1989年被评为国务院全国先进工作者、1989年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授予杰出校友奖、1994年获中国石油化工科技奖。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