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多

       王恩多,女,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1944年11月生于重庆,祖籍山东诸城。她1965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学院化学系,同年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做研究生,师从邹承鲁先生,“文革”开始后留所工作,1978年再次考入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做研究生,师从王应睐先生。1981年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历任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组长。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84~1987年作为美国NIH Fogarty奖研金获得者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作为访问教授,于1992年、1995年、1998年在法国CNRS分子与细胞所进行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研究,1996~1997年在香港科大生物化学系进行tRNA的研究,2000年,2003年,2006年在加拿大Laval大学进行结构生物学研究。
       现任第九届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第一届蛋白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副主任,第五届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常务编委,《生命科学》常务副主编。
       主要学术贡献是系统、深入地研究了氨基酰—tRNA合成酶(aaRS)及其与相关tRNA的相互作用,aaRS是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它对相关tRNA的精确识别保证了遗传信息从基因传递到蛋白质的精确性,对aaRS及其与相关tRNA的相互作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另外,aaRS的活性中心可以作为药物设计的药靶,破坏病原菌的蛋白质合成系统,达到杀菌目的,研究不同来源的aaRS则可以研究新药的选择性,不至于伤害人类。因此对aaRS及其与相关tRNA的相互作用研究也具有应用前景。她主要在以下四方面的创新工作进入了国际先进水平的行列。
  (1)建立了多种坚实而有效的“tRNA与aaRS相互作用”研究系统。aaRS和tRNA在生物体内含量都不高,要研究它们必须得到它们。她的研究组改进了tRNA聚合酶的纯化方法,建立了比文献报道的产率高1000倍的tRNA体外转录系统。运用该系统可以按照研究的需要得到任何来源的tRNA的碱基突变体。从基因克隆入手,建立了从大肠杆菌中大量得到细菌来源的亮氨酰—tRNA合成酶(LeuRS)及精氨酰—tRNA合成酶(ArgRS)和相应tRNA的方法。利用昆虫系统表达了人线粒体和细胞质LeuRS,纯化了它们,进一步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并得到目前报道的最高活力的人线粒体LeuRS。还从大肠杆菌中得到了人细胞质的ArgRS。
  (2)发现了大肠杆菌LeuRS的CP1结构域在aaRS与tRNA相互作用中的多功能性。 CP1结构是插入LeuRS活性中心的一段插入肽段,王恩多研究组首次证明CP1结构域与tRNA接受茎相互作用,进而证明了与tRNA的接受茎相互作用的CP1结构域内关键肽键;首次证明了LeuRS的CP1结构域与酶的编校活力有关;鉴定了CP1结构域内对酶催化活性和编校功能至关重要的某些氨基酸残基。
  (3)研究了tRNA的细微结构对aaRS功能的影响。首次鉴定了酵母和大肠杆菌ArgRS交叉识别tRNAArg的关键碱基是第20位的碱基。通过研究tRNA分子上碱基突变对tRNA功能的影响, 证明了tRNALeu接受茎上第一对碱基对的摆动性影响氨基酰化和酶的编校活力。证明了tRNA倒L型结构拐肘处的碱基对的三级结构碱基对影响LeuRS的氨基酰化和编校功能。首次发现并证明了人线粒体tRNALeu的T茎的碱基滑动可以调节tRNA的接受活力。
  (4)发现了超耐热菌Aquifex aeolicus LeuRS与tRNALeu相互作用中的一系列特点。Aquifex aeolicus中的LeuRS是唯一双亚基LeuRS(定义为αβ—LeuRS)。她的实验室用双亚基基因共转化和表达的方法,成功地得到高活力的αβ—LeuRS,第一次报道了该酶的性质;首次成功地构建了研究tRNA和aaRS相互作用的酵母三杂交系统,用该系统研究了tRNA与αβ—LeuRS小亚基相互作用的结构域,文中插图被选为Nucleic Acids Research的封面图;首次发现αβ—LeuRS氨基酰化小螺旋,小螺旋上特定的碱基影响氨基酰化程度;首次从αβ—LeuRS中分离得到有编校功能的单独的CP1结构域,鉴定了其中20个氨基酸的结构模体对编校功能至关重要,从细菌中得到的独立CP1结构域可以氨基酰化tRNA小螺旋,发现该结构域可以编校误氨基酰化的模拟的原始RNA小螺旋。
  王恩多重视基础研究成果的应用,构建了可用于生产头孢菌素的GL—7ACA酰化酶的表达量提高38倍的工程菌,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已授权3项发明专利。她在GL—7ACA酰化酶的理论研究方面,首先提出并证明GL—7ACA酰化酶前体的加工是自催化分子内加工。
  王恩多已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大部分为SCI收录的研究论文,40余篇发表在EMBO J、Nucleic Acids Research、J. Biological Chemistry、RNA、Biochemical Journal、Biochemistry等国际权威杂志上,被400余篇论文引用。
  王恩多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培养已毕业的硕士研究生3名,博士研究生16名;在读博士研究生11名。培养的研究生获得各类奖项41人次,其中李勇的论文获2002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陈剑峰的博士论文获2004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赵明炜的博士论文获2005年中科院院长特别奖和2006年中科院百篇优秀论文奖。
  王恩多历年获得的奖励和荣誉称号为:1995年上海市三八红旗手,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2000年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自然科学类,第一完成人)一等奖,2000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2001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01年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2002年上海市巾帼创新奖暨三八红旗手标兵,2003年中科院宝洁优秀研究生导师奖,2005年中科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2006年上海市“三八红旗荣誉奖章”,2006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教师奖。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