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鸿祯

        王鸿祯,地质学家。1916年11月生,山东苍山人。193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南联大)地质系,1947年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曾任武汉地质学院教授、院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现任国际地科联地质科学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鸿祯几十年来一直从事地质科研和教学工作,学术研究领域包括古生物学、地层学、古地理学、前寒武纪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和地质科学史。在大地构造方面,于80年代初提出中国大地构造单元系统划分和名词体系,并特别强调大陆边缘区复杂的构造史;在沉积古地理方面,他主张以沉积分析与构造分析相结合,并用多图种大型图集综合表达中国地壳的构造发展和古地理演化,提出全球性构造阶段和构造格局的演变,形成了全球构造活动论和历史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地球史观。自1939年起,共发表专题论文140余篇,出版专著、专集和教材16种,对发展中国地质学、古生物学、地层学、大地构造学和古地理学有重要贡献。他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获国家高校优秀教材特等奖。
        王鸿祯,1916年11月生,山东苍山人。
        1935年王鸿祯入北京大学地质系,从学于国际地质古生物界的一代宗师葛利普教授。1939年毕业留校,阅读和熟悉了大量中国地质古生物文献,担任多门课程的助教。1945年11月进入英国剑桥大学。他以中国珊瑚的丰富资料为基础,对四射珊瑚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开拓性的研究,1947年6月获博士学位,论文发表在伦敦皇家学会《哲学丛刊》(1950),受到国际古生物界的重视。留英期间,他注意地质科学的整体动态,了解不同的构造学派;名著的启迪,各家的影响,为他的学术道路奠定了基础。
        1947年夏,王鸿祯获北京大学资助赴美访问,在华盛顿国家自然博物馆做了短期研究,并横穿大陆,访问了哈佛、耶鲁、普林斯敦、芝加哥、堪萨斯和斯坦福等大学的地质系,会见了不少名家,深受教益。
        1950年王鸿祯任北京大学教授兼秘书长。1952年调到北京地质学院,他根据丰富的中国区域地层资料,吸收原苏联教材的优点,借鉴欧美的先进理论方法,写出了地史学教材,于1956年正式出版,成为第一本以中国实际资料写成的《地史学教程》,受到地质界的普遍好评。他还注意钻研最新的国际地质文献资料,在中国首次开出“世界地质”课程,使学生们开阔了眼界。
        1980年,王鸿祯被任命为武汉地质学院院长,同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任院长后,恢复了学报《地球科学》,并担任主编,筹划成立了重点研究室,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王鸿祯曾任中国地质学会书记,中国古生物学会书记、秘书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并多次参加国际地质大会和其他国际学术活动,现任国际地科联地质科学史委员会副主席。他还是第六届全国人民政协委员,第七届、第八届政协常务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参议会副主席。
        王鸿祯的学术研究领域包括古生物学、地层学、古地理学、前寒武纪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和地质科学史。在大地构造方面,他于80年代初提出中国大地构造单元系统划分和名词体系,并特别强调大陆边缘区复杂的构造史。在沉积古地理方面,他主张以沉积分析与构造分析相结合,用多图种综合表达了中国地壳的构造发展和古地理演化,并提出全球性构造阶段和构造格局的演变,形成了全球构造活动论和历史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地球史观。
        王鸿祯教授自1939年起,共发表专题论文140余篇,出版专著、专集和教材等16种。获第二届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集体),第三届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届国家高校优秀教材特等奖,第五届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王鸿祯在从教治学方面具有以下特点:
        重视引进国外先进理论,更重视与中国实际资料相结合
        在编制亚洲地质图的过程中,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对亚洲的实际资料搜集和筛选,对制订地层图例,提出了系统的方案。1982年,亚洲地质图与中国地质图类一起获第二届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王鸿祯始终坚持将国外先进概念、观点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方向,适当吸收60年代地学革命的成果,于1980年与刘本培共同出版了新的《地史学教程》,1988年获国家高校优秀教材特等奖。80年代以来,他把西方和原苏联的大地构造理论结合起来,分析研究中国和全球的资料,为研究生开设了《中国地质》和《世界地质》等课程,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他在80年代主编的《中国古地理图集》,以先进理论和方法,结合中国多年积累的丰富资料,把古地理和古构造结合起来,把板块构造和历史构造结合起来,较好地反映了中国地理构造发展和古地理演变的历史,使这项成果能从沉积环境和构造背景方面服务于沉积矿产和层控矿床的勘查远景。该图集出版后受到了国内外的好评和重视,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发挥人才潜力和多学科研究的优势
        王鸿祯认识到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结合。他在80年代组织了“中国古地理研究”项目,涉及古生物学、地层学、大地构造学、沉积古地理学以及古气候学、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学等。为此,他组织了地质研究机构和院校30余人协作共事,促进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保证了图集的质量。他还利用高校多学科的优势,组织和领导完成了“中国及邻区构造古地理和生物古地理及其与能源和沉积矿产分布关系”项目,提出了我国古大陆边缘演化的系统见解,探索了大陆边缘地质的研究途径。
        重视出成果,重视新技术的应用,重视青年人成长
        王鸿祯一直注意全球构造的研究,十分重视全球古大陆再造的重要意义。他组织了“应用微型机进行地层、古地理、古构造自动成图研究”项目,和年轻同志一起刻苦钻研,及时解决了这个技术难题,并不断在成图方法上获得突破和改善,较好地表达了有关全球构造的学术观点,在微机自动成图这一研究领域处于先进地位。
        在古生物研究方面取得较突出的成就
        他早年研究珊瑚骨骼微细构造,提出了骨骼形成及演化的系统观点,但一直未获国际上的承认。80年代他和年轻助手一道,改进制样技术,运用电镜扫描,在短期内查明了大量属种的微细构造,证实了他早年提出的学术见解,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并据此提出了全新的分类演化体系,出版了专著《中国古生代珊瑚分类演化及生物古地理》,199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王鸿祯教授虽届高龄,但仍然工作在科研第一线,主持国家基础科研关键性重大项目。现在他正与他的科研集体向地质科学高峰继续攀登。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