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汲清

        黄汲清,地质学家。1904年3月生,四川仁寿县人。1928年毕业于北京 学地质系,1935年获瑞士浓霞台大学(University of Nenchatel)理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西南地质局局长、地质部石油地质局总工程师、中国地质科学院名誉院长等职,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汲清教授是中国现代地质科学的开拓者之一。在近70年的地质生涯中,他倾力于中国的地质科学事业,足迹遍及祖国崇山峻岭、大江南北。从30年代起,黄汲清长期作为中国地球科学研究和地质矿产调查的领导人之一,在开创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和地质制图事业、建立中国大地构造理论基础、提出陆相生油和多期多层生储油理论、勘查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等方面都作出了举世瞩目的重大贡献。他的英文专著《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第一次系统地划分了中国的基本构造单元和大地构造旋回,全面论述了中国及邻区的大地构造特征及其演化历史,对中国地球科学研究和矿产普查勘探具有长期、重要的指导作用,被誉为亚洲大地构造研究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著作。他创立和发展的多旋回构造运动说,已为众多的国内外地质工作者接受。根据他的陆相生油和多期多层生储油理论,中国实现了找油的重大突破,相继发现了大庆等高产油气田。
        黄汲清,原名黄德淦,1904年3月30日生于四川省仁寿县青岗场一书香之家。
        幼年时的黄汲清就在父亲主办的青岗场同化小学接受启蒙教育。1924年夏,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改名为黄汲清。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多次去北京西山进行考察。1927年,用英文发表了第一篇科学论文《北京西山之寒武纪及奥陶纪地层》,才华初露。1928年大学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随即进入北平地质调查所任调查员。在获得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1930—1932年,黄汲清陆续发表了《秦岭山及四川地质之研究》、《中国南部二叠纪珊瑚化石》、《中国南部二叠纪地层》等六部专著,引起地质界的广泛注意,其中《中国南部二叠纪地层》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地层总结,奠定了中国二叠纪地层划分的基础,受到国内外地学界的高度评价。
        1932年夏,黄汲清受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的选派,赴瑞士留学。先在伯尼尔大学(the University Of Berne)学习半年,1933年春转入浓霞台大学(University of Nenchatel)地质系,在著名大地构造学家E. Argand教授亲自指导下深造。1933年和1934年,在阿尔卑斯山的素女峰一带进行地质调查并填制地质图。1935年,以法文写成博士论文《瑞士华莱县素女峰一破金瓜峰地区之地质研究》,获理学博士学位。
        1936年春,黄汲清回到祖国,任前实业部南京中央地质调查所地质主任。1937年春,黄汲清任前中央地质调查所代理所长。同年7月,赴莫斯科参加第17届国际地质大会。12月正式就任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
        1938年,他偕陈秉范在调查了隆昌圣灯山地质构造后,布置了钻孔,在我国第一次用现代钻探方法发现了四川圣灯山天然气田。1941年间,他率队在大渡河畔的铜街子二叠纪茅口灰岩中发现天然气苗,纠正了德国学者Salfeld关于四川天然气来自上二叠统煤系,经济价值很小的错误认识。黄汲清于1940年夏辞去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职务后,1941年秋至1943年夏,率队去甘肃、青海、新疆进行以石油为重点的西北地质调查;1943年10月,完成了《新疆油田地质调查报告》。就是在这份报告中,他提出了著名的陆相生油论和多期多层生储油论。
        经过长期的、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之后,从1943年底开始,黄汲清用历史分析法对国内外资料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整理。1945年初,他的代表作《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专著问世。前苏联科学院院士、著名大地构造学家N. S. Shatsky于1952年在为该书俄文版所写的序言中说:“作者——一位有经验的野外地质学家和著名学者,提供了关于中国大地构造发展的严整图画。”著名美籍日本地质学家A. Miyashiro于该书出版40年后,称赞此书是“亚洲大地构造研究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著作”。
        1946年夏天,黄汲清兼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和《中国地质学会志》总编。1947年4月,他重返南京中央地质调查所,主编中国东部14幅1∶100万国际分幅地质图和全国第一张1∶300万中国地质图,这些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图件于50年代初陆续出版。1948年,他以卓越的科学成就,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时年44岁,是地质界最年轻的院士。
        1949年6月,正值中国历史进入一个重大的转折时期,黄汲清拒绝了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电邀他携家迁台主持台湾大学地质系,毅然留在了新中国。
        1950年夏,黄汲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他很快筹建了西南地质调查所,并任所长。1951年,中央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成立,黄汲清兼任委员,同时兼任燃料工业部石油总局(即后来的石油工业部)顾问。1952年,西南地质调查所改为地质部西南地质局,黄汲清任局长。在这段时间里,他组织领导了西南地区的地质矿产调查和石油普查,主要有:重庆中梁山煤田、綦江铁矿、彭县铜矿、遵义锰矿、水城观音山铁矿、东川铜矿等矿产勘探,四川江油海棠铺、简阳石经寺石油普查和深井钻探,其中他曾亲自主持勘探的中梁山煤田现已成为重庆能源供应主要基地。
        1954年春,黄汲清调中央地质部,和谢家荣教授共同主持全国矿产普查委员会(以下简称普委)的技术领导工作。同年12月,根据国务院决定,地质部将普委的任务改为全国性的石油天然气普查勘探,不再承担其他各种矿产的普查工作,这使黄汲清非常兴奋,因为石油地质是他从青年时代起就一直重视并倾注以很大精力的一门学科,“利用我的一点知识,参加找油找气工作,为贫油的中国发现和建成一批油气田”更是他多年的宿愿。黄汲清立即根据对国内外,尤其是石油天然气开采先进国家资料进行的分析研究,向地质部党组就技术力量、财政开支,设备配套等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同时黄汲清与谢家荣多次交换意见,认为陆相地层也适宜生油和储油,因此,中、新生代大型盆地应是主要的找油对象。1955年1月地质部召开了第一次石油普查工作会议,黄汲清积极参与在四川、鄂尔多斯、松辽、华北、柴达木、塔里木和准噶尔七个大型盆地开展石油普查的部署。会议前后,黄汲清还亲自指导制定规划,审定松辽、华北、鄂尔多斯和四川几大地区的普查任务设计书。1957年3月,黄汲清在地质部石油地质专业会议上展示了由他主编的1∶300万《中国含油远景分区图》,并做了“对我国含油远景分区的初步意见”的学术报告,再次明确地将松辽、华北、四川、鄂尔多斯四大地区作为石油普查勘探重点地区。这样,1955—1957年短短的三年时间里,黄汲清作为石油普查的技术领导人之一,以其雄厚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不仅为我国石油天然气的普查勘探制定了一个相当完整的工作蓝图,还不断深入野外现场考察,亲自示范,言传身教,很快培养出一支能胜任油气勘探的技术队伍,为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普查勘探的重要突破,为松辽华北等盆地一系列大油气田的发现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955年,黄汲清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院士),后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副主任。1956年9月,普查委员会改组为石油地质局,黄汲清任总工程师兼新建立的地质部地质矿产研究所副所长。1959年,任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末,黄汲清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仍锲而不舍地坚持科学研究工作。他将板块构造与多旋回构造理论结合起来,从1974年开始,陆续发表了《对中国大地构造若干特点的新认识》、《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试论地槽褶皱带的多旋回发展》、《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上新世——第四纪磨拉斯的形成及其与印度板块活动的关系》、《按大地构造观点进行中国地震地质区划尝试》等多篇论文。撰写了《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专著。该书获1977—1981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并被译成日文和英文,分别在日本和德国出版。1979年初,黄汲清在中国地质学会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1980年,他率中国代表团出席巴黎26届国际地质大会。1982年,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名誉院长。同年8—9月,他主持了中国地质学会建立60周年庆典和学术活动,发表了“略论60年来中国地质科学的主要成就及今后努力方向”的理事长演说,对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作了迄今最完整的总结。1984年,黄汲清以80高龄亲赴乌鲁木齐参加第三次塔里木油气资源座谈会,就塔里木盆地构造、主要生储油气层系、油气田类型和勘探方向等,发表了长篇演讲。1986年夏,黄汲清再次到大庆油田访问,对大庆油田进一步开展找油工作提出了卓有成效的建议。
        进入90年代后,已是耄耋之年的黄汲清仍以科学顾问的身份指导助手们联合有关学者编制新的中国大地构造图,参与国际亚洲大地构造图的编制,用中国和亚洲新的科学成果,丰富和发展现代大地构造理论;仍一如既往地关心中国石油天然气尤其是塔里木盆地油气的勘探和开发,在1991年全国政协七届四次会议上,就塔里木盆地的石油勘探开发提出全面具体的书面建议,设计了一个以开发塔里木盆地石油天然气为重点,带动整个大西北经济飞跃发展的新疆经济特区的宏大蓝图。此后,他还利用各种场合呼吁有关部门组织科学家召开一个学术讨论会,共同商议如何开发塔里木油田,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体现了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一片赤诚之心。
        人们不仅因黄汲清广博高深的学术造诣和非凡业绩而敬佩他,还因他热心为国家献计献策、披肝沥胆的爱国敬业精神而崇敬他。1984年,黄汲清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任历届九三学社中央常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二届常委、荣誉委员,第15届和第32届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中国石油学会委员、名誉理事。
        1995年3月22日,黄汲清走完了他为地质科技事业不懈追求的一生,享年91岁。
        纵观黄汲清的科学活动和著作,涉及地球科学的众多领域,在古生物地层学、区域地质学、大地构造学、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等方面功绩尤为卓著。70年来,发表了250余篇论文,20部专著,其中一些被国外译成多种文字出版。由于他对地球科学、中国矿产勘查,特别是石油天然气资源普查勘探做出的巨大贡献,1982年获国家颁发的自然科学奖两个一等奖和一个二等奖;1994年获陈嘉庚地球科学奖;1980年被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授予名誉博士学位,1985年被美洲地质学会授予名誉会员称号,1988年被苏联科学院选为外籍院士,1994年被俄罗斯科学院选为外籍院士。
        黄汲清的杰出贡献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开拓和发展中国地质事业
        20年代末,黄汲清从北大地质系毕业,就立即开始了历时四年的大范围开拓性野外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先到辽西,后穿越秦岭,辗转于四川、云南和贵州等地。根据对获得的大量化石和剖面等野外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和研究,黄汲清写出了多篇论著和调查报告,特别是《中国南部二叠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一文,在当时各国均以苏联乌拉尔西坡彼尔姆地区划分为上、下两部分的二叠纪地层作为国际标准地层的背景下,首次将中国二叠纪地层划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奠定了中国二叠纪地层研究划分的基础。此后20年内,又经研究完善,中国二叠纪地层成为世界标准剖面之一。1936—1943年,他先后率队跋涉于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广东、广西等省,辗转于四川、甘肃、青海、新疆之间,绘制了大量地质图和地质矿产图,发现和评价了一批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矿床,写出了许多很有见解的地质调查报告,提出了有价值的找矿意见。
        在长期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黄汲清对国内外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用历史分析法首次总结了已有的成果,于1945年用英文发表了《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专著,以精练的文字和一系列古构造-古地理图以及详细的大地构造图,第一次系统划分了中国的基本构造单壳和大地构造旋回,全面论述了中国及邻区的大地构造特征及其演化历史,首次提出了太平洋成矿带的概念。正是这一著作所建立的中国大地构造理论体系,对我国地球科学研究和矿产普查勘探长期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也为研究世界地质和探时全球地质构造提供了中国这块辽阔大地的地质依据,使黄汲清成为中国历史大地构造学无可争辩的创始人和奠基人。
        作为中国地质图类编制工作的开拓者,黄汲清主编的中国东部14幅1∶100万国际分幅地质图和1∶300万中国地质图,是我国地质界首次编制的系统的全国性地质图件,综合了中国从最早的地质调查开始至40年代末我国地质调查的全部成果,为建国初期布置全国区域调查、矿产普查勘探和工业建设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60年代,他组织和指导编制1∶100万国际分幅的全国一整套综合性图件,包括地质图、大地构造图和成矿规律图等,首次以图件形式总结全国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普查成果,对指导全国矿产普查勘探和工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此外,他还指导编制了大批不同比例的地质图、大地构造图、成矿规律图、水文地质图、地震地质图等全国性专业图件以及1∶300万亚洲地质图。黄汲清与有关专家及编图人员由于“中国地质图类及亚洲地质图”这项成果于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创建和发展多旋回运动说
        20世纪40年代,德国地质学家史蒂勒(Stille)的单旋回说在国际上倍受推崇,影响巨大。黄汲清分析中国实际资料后发现,中国大陆及邻区地质发展史实恰与史蒂勒的观点相反,造山带的形成和演化不是单旋回而是多旋回的,因此在他发表的《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专著中提出地壳运动多旋回的见解,创建了多旋回构造运动说,即多旋回说。随着大量资料的涌现和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他进一步划分出巨旋回、旋回和亚旋回,使多旋回说不断完善,逐步被国内外许多地质工作者所接受。他首先将中国及邻区划分为几个稳定的地台和活动的地槽褶皱带,阐述了它们各自的范围、特征、形成时期以及成矿特点等。进一步按主要构造形式、形成时间和机制的不同,分为古亚洲式、太平洋式和特提斯喜马拉雅式。这三种构造形式,分布于三个地区,显示为不同的三大地质块体,即三大构造域。这个成果超越了当时国际流行的单元划分的思路,是一项重要的创新。他提出的三大构造域,大体是板块学说划分的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的范围。他认为,在中生代时期,当古亚洲大陆向太平洋推进时,太平洋以强大的推力回击,向南推进的古亚洲大陆遭遇到向北移动的冈瓦纳大陆的巨大抵抗。这里提到的“回击”和“抵抗”,与板块说碰撞的概念极为接近。他明确指出冈瓦纳大陆向北移动,强烈下插于古亚洲大陆之下而形成喜马拉雅山脉,这与板块说的陆内俯冲或A型俯冲是一致的。他强调印支运动的重要性:“印支运动,不仅在印度支那或华南具有重要意义,即使在亚洲其他部分亦然”。他的这一论断,已被越来越多的地质资料所证实。70年代,板块说传入中国之后,黄汲清根据中国实际资料提出,板块运动也是多旋回的,即多旋回俯冲,多旋回碰撞,产生多旋回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成矿作用等,进而建立了板块多旋回开合手风琴运动模式。该模式认为,一个地方陆壳开裂出现小洋盆与另一地方的洋盆关闭拼合成陆壳,大体是同时的,也就是说,地壳时开时合,此开彼合,这种运动,好像拉手风琴,因而黄汲清形象地称之为“手风琴式运动”。黄汲清将多旋回说与板块说结合在一起,开拓了大地构造研究的新方向。多旋回说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应用价值,多层生油多层储油的提出,即是多旋回说在石油地质中的具体运用。黄汲清对中国地质学所做的贡献,经过了多年实践的检验。尽管40多年来,中国经过大量地质调查,消灭了空白区,地质科学研究也已取得巨大进展,但他所做的基础工作,至今仍有很重要的影响。在国内,无论在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普查中,还是在科研中,其主要成果仍被广泛采用,大专院校编写的教材或教科书,也多以这些成果为基础,他提出的多旋回概念已渗透到地质学的众多领域。
        提出陆相生油论,实现了中国找油的重大突破
        黄汲清一向重视石油天然气地质科学研究,尤其重视大地构造与油气之间关系的研究。早在30年代,黄汲清在对美国进行了3个月的石油地质专程考察后,就决定把主要精力投向找油,之后又多次考察了欧、美、苏的重要油田。1936年以来,他长期坚持中国的石油普查勘探,多次组织并亲自参加野外工作,先后调查了浙江长兴油苗,四川重庆石油沟油苗,永川、荣昌油苗,发现和协助勘探圣灯山天然气田;在四川大渡河畔二叠系石灰岩中发现具重要意义的天然气苗;组织领导威远地区地质构造详查,以其一流的地质成果为后来四川大气田的发现开辟了道路。1937年春,黄汲清任中央地质调查所代理所长时,选派孙健初与“中国煤油勘探公司”聘请的两位美国地质学家组成西北石油考察队,发现了老君庙含油构造,即后来著名的玉门油田。
        1941—1943年,黄汲清先后赴甘肃、青海以及新疆进行以石油地质为重点的考查研究后,发现玉门老君庙构造的储油层和生油层均属陆相地层,新疆某些石油显然来自陆相沉积,而且生油层是多期的或多时代的。经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研究,黄汲清在1943年完成的《新疆油田地质调查报告》中指出,陆相地层也可以形成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油田,并进一步指出大型盆地一般总有好几个不同时代的含油层。黄汲清还在1942年《石油资源之分布》一文中对中国的石油发展远景作了精辟的预言:“吾国石油前途,虽不及美、苏,但亦可达到自给自足之境也”。
        陆相生油论和多期多层生储油论的提出,是石油地质理论的重大突破,对中国后来的找油找气发挥了重要的极有成效的指导作用。1950年,黄汲清与翁文波、谢家荣、邱振馨共同编制1∶800万《全国含油气远景分区图》,从陆相生油观点出发,评价分级,除西部大盆地外,还明确将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划为含油远景区。1955年,地矿部全国第一次石油普查工作会议中虽未将松辽平原列入普查计划,但黄汲清作为石油普查技术负责人之一,由于他在地质学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高深造诣和对东北盆地含油可能性有深刻的预见和洞察,出于对中国石油事业和人民利益高度的责任心,他于会议结束后,专门提出了在松辽平原找油建议,并坚持当年布置普查勘探工作。他根据自己对松辽盆地陆相沉积特点的观察分析,在普查设计任务书中具体提出应沿松花江进行路线调查,以便发现基岩露头。任务书批交东北地质局后,同年8月初,由韩景行工程师带队踏勘,发现了松花江群大片陆相砂页岩露头,其中包括含可能生油的灰黑色页岩和微体化石,当年就打响了松辽普查第一炮。随后又在白垩系姚家组等多处发现富含原油的砂页岩,显示出松辽盆地的重大价值。鉴于松辽平原很有希望是一个大型含油气盆地,地质部与石油部决定密切协同,联合在松辽平原进行石油勘探。1959年2月,黄汲清亲自到松辽石油普查大队,与李奔、韩景行、吕华等会晤,全面了解松辽盆地的地质、物探和钻探资料,做了“松辽平原找油方向”的发言,认为含油层系可能不是一层而是多层,应使用深钻开展深部石油地质研究,敦促布置基准井。同年9月26日,在大通镇长恒上的松基三号井喷出大量原油,一举发现了大庆油田,从而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黄汲清和其他地质学家以“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的地球科学工作”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对我国其他含油气远景地区,如四川、华北、鄂尔多斯、柴达木、塔里木、准噶尔等盆地的石油普查勘探和油田开发,黄汲清也倾注了极大的精力,不仅给予宏观上的理论指导,还经常深入野外实地考察,做了大量艰苦细致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近年来,黄汲清尤为重视塔里木盆地的石油勘探开发,多次向国家提出重要建议。1984年,黄汲清在第三次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座谈会上作了长篇报告,从基底到盖层,从含油远景到重点勘探区的布置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特别强调塔里木盆地多层生油、多层储油的重要性,强调既要注意陆相生油,更要注意海相生油,并提出了可能的20多种油气藏类型。通过80年代的勘探,在塔北的突破及近期在塔中的拓展,他的设想已得到验证。
        1986年,黄汲清以83岁高龄再次奔赴大庆,在深入了解物探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多层生储油的观点,提出在原储油层之下的热河群九佛堂组等中深部地层找油的建议。1989年,在他指出的深部层位钻出工业油流,为大庆油田增加储量作出了新贡献,他因此受到大庆石油管理局的致谢。
        黄汲清自1936年涉足石油地质领域以来,呕心沥血,以其独到的学术思想、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我国石油天然气地质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