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平

        张亚平,分子进化生物学和保护遗传学家,1965年5月生于云南省昭通市。198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1991年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2~1994年在美国圣地亚哥濒危动物繁殖中心(CRES)分子遗传实验室作博士后研究。现任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所长,云南省畜禽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省部共建云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同时还是中国遗传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以及《Cell Research》、《自然科学进展》、《遗传学报》、《科学通报》、《动物学报》、《生物多样性》、《动物学研究》等重要学术刊物的编委。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是目前中国最年轻的院士之一。
        张亚平一直致力于动物和人的分子进化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早在研究生时期,他即与导师一起在国内率先开展分子进化研究,在实验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取得了一批重大的研究成果,完成了“猕猴属线粒体DNA的多态性研究”,关于大熊猫研究的短文还被《Nature》接受发表。
        1994一年张亚平在美国作博士后工作时,他的导师不幸去世,张亚平放弃美国优越的研究条件,毅然决然地回到了昆明动物研究所,接手细胞与分子进化开放研究实验室。他和合作者相继取得重大的学术发现和突破。
        1. 通过对数千个样品的筛选和代表样品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建立了当时最系统完善的东亚和南亚人群mtDNA世系的系统发育关系。对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人线粒体群体基因组学的系统分析,揭示现代人群走出非洲的迁移路线只有一条,而不是传统认为的两条。对印度人群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果支持印度人三次起源的假说。对我国人群的研究发现不同地区的人群存在地理分化。汉族可能是多源的基因库被同一个文化同化、融合的产物。发现B类群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迁移可能有两条路线,证明丝绸之路区域的人群主要是欧亚人群间基因融合的结果。对一些重要文献中古代人群和现代人群的序列数据进行了重新分析,纠正了一系列的数据错误,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解释。
        2. 系统研究了灵长类、食肉类、兔类、啮齿类等哺乳动物类群。在国际上建立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食肉目分子系统树,澄清了该类群系统演化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建立了疣猴科的系统发育关系,提出疣猴类起源于非洲,而后扩散至亚洲,并由西向东辐射的观点。第一次建立了我国野兔、鼠兔、绒鼠等类群的分子系统演化关系。在分子水平证明青藏高原抬升、隔离分化等在一些动物类群进化中的重要影响。
        3. 系统研究了我国主要家养动物猪、牛、绵羊、山羊、驴、马、狗、兔和鸡的起源与遗传多样性,发现东亚、尤其是我国南方及周边地区是家养动物驯化的重要区域。其中对狗的研究最具代表性,证明、形态各异、最早驯化的家养动物——狗大约在1.5万年前起源于东亚,并有多个母系来源。对家鸡和红原鸡不同群体大量个体的DNA序列分析显示,东南亚和南亚可能是家鸡的起源地,其起源的时间大约在1.25万年左右。
        4. 建立了具有国际影响的动物DNA库,系统地研究了我国许多濒危和非濒危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探讨“遗传多样性贫乏与物种濒危的关系”这一重要理论问题。通过对川金丝猴数据的分析,显示该种金丝猴近期经历了瓶颈效应,随后群体得到恢复。系统性的分析揭示,遗传多样性贫乏并不一定是濒危物种的特征,一些濒危动物本身仍然具有适应当前环境而扩张的能力。
        5. 前人的一些工作揭示了分子钟在远缘物种间并不稳定,而张亚平他们在脊椎动物中首次证明了微进化时间范围(种内)DNA进化速度有显著差异的现象,说明使用分子钟时应特别谨慎。
        6. 发现艾滋病毒辅助受体基因CCR5在人群中呈现非中性进化的方式,灵长类中CCR5基因的变异也不遵循严格的中性进化假说,非同义突变在CCR5的整个基因水平是微弱有害的。对灵长类SRY基因的分析发现不同世系中所受到的选择作用有显著的差异。对生长激素基因家族及其受体家族的系统分析发现,受体和配体间存在协同进化;在灵长类中生长激素基因家族的进化非常复杂,存在多次独立的基因重复。感觉系统在动物的适应进化中具有重要意义,他们集中研究了味觉和信息素相关的基因家族。苦味的有效识别有助于动物对有毒食物的辨别,发现该基因家族中的基因是以Birth-and-Death模式进化的,正选择作用于受体的膜外环区,驱动新基因的分化,以适应苦味物质(配体)的多样性。信息素是一些动物种内个体间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信息素受体主要由VlR和V2R两个大的基因家族组成。对不同动物基因组中VlR基因家族组成的比较发现,在具有梨鼻器功能的哺乳动物间,该家族的功能基因数的差异高达23倍,是目前已知基因家族中差异最大的,基因组成的复杂程度与动物梨鼻器的完善程度密切相关。对大鼠VlR基因的深入分析揭示,许多基因复制事件是在大、小鼠分化之前短时间内迅速产生的,发现不同物种新近通过基因重复产生的基因受到了正选择的作用。首次系统确定了V2R家族在大鼠和小鼠中的构成,为V2R家族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基于懒猴中发现的一个新起源的线粒体假基因在不同进化阶段选择压力的研究,提出了线粒体假基因起源过程的一个新假说。这些工作说明基因重复和正选择在新基因产生和生物适应中的意义.
        张亚平已经在《Nature》、《Science》、《PNAS》、《Nature Genetics》、《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发表了100多篇论文,这些论文被引用次数已超过1700。他们的多项工作在顶级刊物上受到专题评论或报道。这些成就使他在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国际竞争中拥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2002年张亚平荣获第三届国际“生物多样性领导奖”。该奖项是国际上专门针对这一新兴学科领域设立的重要奖项,表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中取得突出贡献的学者,他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亚洲学者。他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张亚平先后主持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研究项目等重大课题。2000年,他带领的团队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批资助的15个创新研究群体。先后培养了博士生和硕士生各20余名、博士后2名。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