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铮

        保铮,雷达专家,1927年生于江苏南通,曾就读于南通中学。1953年毕业于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现名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工程系,并留校任教至今。1978年任副教授,1982年任教授,1983年任博士生导师。历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副院长,1984~1992年任校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现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他还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组成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
        早期主要从事雷达专业和专业基础方面的教学工作,在毕德显教授指导下,为雷达专业建设做了不少开拓性工作。先后编写了《雷达指示设备》(1957)、《脉冲技术》(1962)等六部教材,被国内高校同类专业广泛采用,同时为众多雷达科技人员用作参考书。
        50年代末率先开展气象雷达研究,于1960年作为技术负责人之一,研制成功了国内第一台微波气象雷达,其主要性能与当时国外同类产品相当。 1971年下放劳动期间,他发明埋地电力电缆故障点定位的“冲击闪络法”,将原检测时间从几天乃至十几天缩短为二三个小时,解决了供电部门一大难题,并迅速推广应用到全国各大中城市和工厂,至今仍盛销不衰,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此方法当时未见国内外有报道,多年后国外才出现类似的方法和仪器。
        1972年恢复教学和科研工作后,他敏锐地看到国外60年代开始发展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是雷达及其他信息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决心在这一领域跟踪和追赶国际先进水平。他组织了一个研究小组,开始了数字动目标显示(DM,11I)的研究。先后研制出0.5肛s和O.2弘s的雷达数字动目标显示器。1977年在全国抗干扰会议上做现场演示,受到国内雷达界的广泛重视,并迅速推广到多家研究所和工厂,对数字技术在国内雷达中的应用起到推动作用。70年代末,涉足动自标检测(:MTI))的研究,这时研究小组已发展为电子工程研究所。1982年研制出动目标检测器,1983年研制出可编程动目标检测器。他提出的低速目标检测新方案,使MTI)低速目标检测性能差的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同时还开展了自适应信号处理的研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于1982年研制出对系统多路不一致性有一定自校正能力的雷达天线自适应旁瓣相消器。这些雷达设备都具有我国自己的特色,性能良好,被有关研究所、部队和工厂应用并推广,配置于多种在研和现役雷达。80年代后期,展开空时二维信号处理的研究,结合机载相控阵预警雷达,于1991年提出了性能明显高于传统方法的新方案。雷达成像技术是当前国际雷达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他于80年代后期开展该方向研究。近年来,在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ISAR)的研究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概念和方法。他提出的“距离一瞬时多普勒动态成像”的概念,通过多种方法模拟以及现场实测数据的检验,证明了其有效性。在此期间,他还针对雷达低角跟踪这一难题,开展了相干信号空间超分辨方面的理论及实际应用的研究,提出了较为系统、完整的概念和方法。近十余年来,他更注重将信号处理中的新理论、新方法引人到雷达信号处理中来,如就时频分析、子波变换、高阶统计量等在雷达技术中的应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已取得一批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成果。
        保铮长期工作在高校,为人正直,学术造诣深厚,学风严谨。他讲课独具特色,思路开阔,启发性强,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深受学生爱戴,听过他讲学或报告的人至今印象深刻。20年来,已培养出硕士39名,博士44名。硕士、博士的培养与科研工作密切结合,均为基础性应用课题。他放手让研究生工作,同时又亲自做细致指导和严格要求,研究生普遍反映收获很大,多数人在学期间就已成为科研的主要力量。他所在的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并被批准建立了雷达信号处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1984—1992年保铮出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他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行改革开放,狠抓学科建设,加强办学基础;他强调科研工作对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性,调整科研体制,建立了一系列科研机构;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十分重视校风和学风建设,倡导从细微之处体现精神,提出“管理从严,学术搞活”。此时正值我国改革经历着重大考验而又迅猛向前发展的时期,他勇于负责,真抓实干,体现了较高的思想水平和政策水平,学校的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他还为我国高等教育和电了科技的管理及决策咨询做了许多工作。 保铮在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得到同行的赞赏和上级部门的表彰,他的十多项主要科研成果中,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一项,部级科技进步奖15项(其中一等奖6项,均为第一获奖人)。1984.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1988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获得五一劳动奖章。1992年获光华科技基金特等奖。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