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钤

        张兴钤,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生于1921年10月16日。河北武邑人。1942年武汉大学矿冶系毕业。1949年获美国科士理工学院物理冶金硕士学位。1952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冶金博士学位。1942~1946年,先后在四川綦江电化冶炼厂、鞍山钢铁公司任副工程师。1955—1963年,任北京钢铁学院教授,金属物理教研室主任。1963年调人第二机械工业部后,历任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实验部主任,基地副总工程师;x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军用局总工程师。1991年,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委员。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曾任中国核学会核材料分会理事长。1991年张兴钤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张兴钤在留美期间师从著名高温合金专家格兰特(N.J.Grant,)开展金属蠕变机制研究,于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因回国受阻,在该校继续做研究工作。在此期间他建立了在位观察蠕变和测量技术,系统地研究了多晶纯铝及其二元单相合金在蠕变过程中的形变和断裂机构,尤其是细致研究了晶粒间界的行为。通过实验获得了晶粒沿其晶界滑移的明确证据。他首先提出晶界裂纹形成和传播模型,以及断裂面形成的机理,揭示了晶粒间界的行为,对金属的塑性、断裂和强度的关系,给出了恰当的解释。由于他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具有明确应用目的性,上述解释对于发展高温合金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他有多篇论文发表在英、美著名学术杂志上。
        张兴钤在学术上颇有建树,他所做的蠕变研究是金属蠕变理论的奠基性工作,受到同行重视并被广泛引用。前几年在麻省理工学院主厅走廊墙上悬挂的照片中还有一张张兴钤在显微镜前工作的情景。1992年出版的“物理冶金”(照Fsical Metallury一),是一部这个领域的世界权威著作。该书引用了他1953年发表的论文中微区蠕变呈现阶梯状的实验结果。
        1955年回国后,他先被分配到北京钢铁学院(后改为北京科技大学)任教,与柯俊教授等同事们一起,创设了新中国的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该领域的教学和科研骨干。张兴钤在讲课时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广征博引,并注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悉心指导他们开展科研工作,使学生们在一流水平上受益。他与青年教师合作编写的《金属和合金的力学性质》,是当时国内惟一的阐述金属和合金力学性质的教材,相继被多所国内高校采用。
        1963年,张兴钤作为科技骨干调到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一接到调令,张兴钤义无反顾地踏上征程。在大草原、在深山沟,几十年如一日,埋头工作。张兴钤曾参与组织领导核材料、爆轰物理、核测试等方面的实验研究。为了便于核装置生产、装配和检验理论设计允许公差,提出并参加了模拟装置放松公差试验,从而使装置的尺寸公差有了更大的自由度。他曾多次参与组织检验核装置设计性能的国家大型试验测试工作,提供了判定核武器性能的重要数据。他参与领导核材料试验基地的建设和研究工作。例如,他支持修改原铀部件成型工艺路线。通过大量工艺试验后,果断决策采用新的工艺路线,为早日投产争取了时间。他指导研究核部件在储存中的腐蚀与保护等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在组织攻关中,他注意发挥中青年科技人员的作用,培养锻炼了一支高水平的科技攻关队伍。由于他为发展我国的核武器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张兴钤曾任中国核学会核材料分会理事长,为开展学术交流和促进学科发展做出了贡献。近年来张兴钤以其丰富的学识和在核武器研制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关注着工程材料学的学科与核军备控制中的科学问题。并极为重视与工程材料学相关的基础性研究,多次应邀做工程材料科学研究进展学术报告。1997年,在斯坦福大学召开的国际裂变材料保护研讨会上,76岁高龄的张兴钤作为中国代表,向世界各地的核材料专家作了《中国核材料控制的实施》报告,阐述了中国政府对核裁军和核材料控制的立场及所采取的措施,引起与会代表的重视。同时,他还把目光凝聚于国民经济主战场,深入思考科研与产业结合的课题,不断在有关学术会议上发言,并把这些思考发表在中国科学院院刊上。
        张兴钤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是全面的、一贯的。他的人生无怨无悔,治学态度和高尚品格,足以为人师表,科技楷模。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