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鸿福

        殷鸿福,男,1935年3月15日生,浙江舟山市定海县人。1956年5月毕业于北京地质 学院地质系。1951年5月~1978年7月在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系任助教。1978年7月~1980 年7月任武汉地质学院地质系讲师。1980年3月~1982年3月为美国自然博物馆高级访问 学者。1980年7月~1986年7月任武汉地质学院地质系副教授。1986年7月至今为中国 地质大学(武汉)地质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年11月~1991年5月为英国大英自然博物 馆高级访问学者。
        殷鸿福为我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湖北省特等劳动模范, 湖北省科协副主席,全国先进工作者,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校长。他还担任全国地层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地球科学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国务 院学位委员会地质学科评议组副组长;国际地层委员会三叠系分会副主席,二叠一三叠系界 线工作组主席;Episodes、《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刊物编委;西北大学双聘教授,南京大 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顾问委员;曾任中国古生物 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地质对比规划359项主席。他曾获多项奖励,包括:中国古生物学会尹 赞勋奖(1987)、中国地质学会李四光奖(1992)、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9)一项、国家教委 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二等奖(1993)各一项、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00,2001)两项、地 质矿产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五项、三等奖若干项。多次被邀任有关国际会议主席。发表专著 22部,论文190篇。
        科技成就:
        一、倡导生物地质学新方向,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在古生物学、地层学新理论方面,他第一个向国内介绍新的演化理论“间断平衡论”, 也很早就评介新灾变论,分支系统学和事件地层学,并提出建立国际事件界线层型的可能 性。在《地质演化突变观》一书中,他通过对居维叶、莱伊尔、达尔文三巨匠的重新评价以及大量国内外的和自己的研究实例,指出古生物演化应包括渐变、突变和灾变(突变的特殊形 式)三种形式;演化的过程不仅是由低级到高级的进步性发展,而且还是由大量绝灭、适应辐 射、稳定发展相交替形成的阶段性发展。这些观点已反映在新版古生物学教程和地史学教 程中。他对中国二叠纪一三叠纪之交的生物绝灭和事件地层界线的研究多次被sCI引用, 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2.应用古生物的地理分布论证板块活动历史是一个新兴的方向,殷鸿福是我国这方面 最早的学者之一,他也最早向国内介绍用古生物地理论证微板块和地体的活动。他从1982 年开始组织《中国古生物地理学》的研究,并于1988年出版。该书根据大规模的资料收集, 系统地提出地史上热、温、寒带生物区系的区别标志及中国各时代的古生物地理区划,为我 国板块活动提供了一个方面论证。该书已由英国牛津大学出版英文版。
        3.他是我国第一部古生态学教程(1964)主编之一。《扬子及其周缘东吴一印支期生态 地层学》是我国第一部生态地层学专著(科学出版社),该书提出了为盆地分析服务的一整套 生态地层学理论和方法,并证明可用于扬子区二叠一三叠系的实践。其系统完整性目前在 国内、外尚未有之。
        4.他提出生物一有机质一流体成矿系统,并在川甘及黔桂两区四个微细粒浸染型金矿 床中,系统地验证了菌藻生物,它们的衍生物有机质,有机流体在此类金矿形成中的作用。 接着,又将其用于铅锌等矿种,证实生物成矿作用不仅对Fe、Mn、P、Al等层控矿床起了重要 作用,而且在Au、Ag、u、cu、Pb、zn、As、Hg、sb等多种化学元素的成矿过程中起了关键的作 用。
        二、三叠系和国际地质界热点——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的研究.
        1.三叠系研究:建立贵州省三叠系生物地层系统(1962,1963),提出中国及东亚拉丁期 大海退(1982),发现华北三叠纪海浸(1979a’b),负责建立西北区第一个海相中生界地层系 统——祁连山区海相三叠纪地层系统(1978)。系统重建了秦岭三叠纪地层系统及印支运动 史。总结了中国的三叠系。以上工作对我国三叠系研究有重大影响。
        2.国际地质学热点——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研究:他(1983)提出的二叠一三叠系界线黏 土岩火山成因说,现已为国内外普遍接受。他于1986国际会议上提出的以微小舟形牙形石 作为二叠一三叠系界线标志的建议获国际上广泛响应。本人被选为国际二叠一三叠系界线 工作委员会主席,“环太平洋、特提斯及冈瓦纳边缘二叠一三叠系”国际地质对比规划(IGCP) 项目主席,国际地层委员会三叠系分会副主席等。在他领导下,全球二叠系一三叠系界线层 型经国际四轮投票,已设在中国,标志着我国此项研究的国际领先地位。
        三、造山带和盆地研究的新思路
        1.他系统地提出了应用古地磁、构造、沉积、地球化学,古生物地理和古气候进行古海盆 的活动论复原方法,并以秦岭和华南为对象探索活动论的古海洋恢复和盆地演化。
        2.他提出古亚洲洋和特提斯洋的板块运动主要遵循的不是威尔逊旋回,而是以造洋阶 段的多岛洋(archipelagk:ocean),俯冲对接阶段的软碰撞(soft coLlison),和由此产生的多旋回(muhicyclicity)为特点的非威尔逊旋回。
        3.他提出运用非史密斯地层学与大地构造相分析,研究混杂岩及其相关岩石组合、结构 构造特征与形式、演化和大陆动力学意义及造山带构造岩片裂解拼合四维复原法,非威尔逊 旋回理论与非史密斯地层学方法成功地应用于“中国西部不同类型造山带及非史密斯地层 区1:2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研究”课题,在国内外引起广泛注意。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