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银

        李崇银,气象学家,1940年4月生于四川省达县(现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农村。先后就读于四川省达县初级中学(一中)和达县高级中学,1958年考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地球物理系。1963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从事气象研究工作,1966年大气物理研究所成立,便到大气物理所工作。1985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87年晋升为研究员,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200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崇银先后担任大气物理所香河综合观测站业务负责人(1976~1978),大气环流和地球流体力学研究室主任(1984—1995)兼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副主任(1985~1993),大气物理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88~);同时还任南京气象学院、云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等院校的兼职教授,中国气象学会动力气象学委员会主任(1987~)、热带气象学委员会副主任(1995。)。“八五”期间任国家攀登项目“气候动力学和气候预测理论”专家组成员和课题组长,“九五”期间任国家攀登项目“南海季风实验研究”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计划)“我国重大气候灾害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专家组副组长和课题组长。1980。1981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Illi.:nois大学进行合作研究一年多,1991~1992年作为访问教授在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大气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近半年。
        到2001年底,李崇银单独及与他人合作已出版《动力气象学概论》(1985)、《动力气象学》(1988,1998)、《大气低频振荡》(1990,1993)和《气候动力学引论》(1995,2000)等著作9部;在中外主要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90余篇。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次(1987,1997);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次(1996);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和自然科学三等奖3次(1982,1987,1990)。李崇银在中国和国际动力气象和气候动力学的发展中作出了一定贡献,他的科学研究和成就也得到国际同行的承认,先后被推选为国际动力气象学委员会委员(1991一)、亚一澳季风专家委员会委员(1995~2000)和国际“气候变化及可预报性研究(CIJ、,AR)”计划科学指导组成员(1997~1999)。
        20世纪70年代,李崇银被派参加我国气象卫星研制的理论工作,在红外遥i贝0大气湿度方面,同曾庆存院士一道不仅指出了国外在卫星红外测湿上存在的严重问题,也为我国气象卫星提出了合适的遥测通道。同时,针对当时我国某种卫星的问题,通过计算研究指出了其中某种设备的严重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为其后的正常工作提供了科学保证。
        台风是影响我国的重要灾害性天气系统之一,20世纪80年代李崇银不仅研究了西太平洋台风活动的规律,还深入进行了动力学理论研究。他将环境场引入动力学理论,既对台风等强对流系统发生发展中的一些重要现象作出了很好的动力学解释,还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第二类条件不稳定(CISK)理论。李崇银还在国内外较早就指出了对流加热廓线在热带大气系统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1984),从一个侧面说明测量热带降水垂直分布的重要性。
        大气低频振荡及其动力学是近代大气科学的前沿之一,李崇银白20世纪80年代初起就从观测事实、动力学理论和数值模拟几方面系统地研究了热带及中高纬度大气季节内振荡(ISO)的形成和传播机理、低频遥响应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他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对流加热反馈((]ISK)对激发产生热带大气IsO的重要作用(1985),指出由对流加热反馈所激发的CISK—Kelvin波和CISK—Rossby波是热带大气IsO的主要驱动机制。还研究指出单纯的蒸发一风反馈不可能激发大气季节内振荡;只有在同时存在对流加热和蒸发一风反馈情况下,其所激发的热带波才与观测的季节内振荡更为一致。他既揭示了中高纬度大气ISO的活动特征及与热带ISO的原则区别,还从理论上证明了大气对外源强迫的低频响应、基本气流的不稳定、非线性相互作用是激发产生中高纬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主要动力学机制。他提出了大气低频遥相关理论,指出全球大气存在着几种基本低频遥相关型(波列);还首先在国际上提出大气对外强迫的响应主要是低频(30~90天)遥响应,并从理论上指出了这种低频遥响应的产生机理。通过资料分析、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又在国际上提出了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与厄尔尼诺(El Nino)的相互作用理论。
        ENS()循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全球的天气和气候有重大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为国际上的前沿科学领域,尤其是关于.ENS()的动力学机制。李崇银瞄准国际科学的这一重要问题,通过大量分析研究不仅揭示了ENS()对我国东部温度和汛期降水以及对台风活动的影响;更主要的是在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机制研究上取得了创新性成果。他指出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前期征兆是在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并在国际上首先指出异常强的东亚冬季风对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起着重要激发作用;以及东亚冬季风与ENS()的相互作用理论及其物理过程。通过最新的资料分析和海一气耦合模式的数值模拟,强调指出了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海温异常及向东传播对ENS()的发生起着关键性作用。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沿赤道和10。N/10~S两个纬度带的温跃层存在明显的年际循环,并与ENSO循环紧密相连;进而提出了ENS()本质的新思想,即ENSO循环实际上是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异常纬向风(它主要由异常东亚冬季风所引起)所驱动的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的循环。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