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滂

        张滂,有机化学家,1917年8月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七七”事变前夕毕业于天津南开中学,时值抗日战争期间,先后就读于前燕京大学化学系和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清华和南开三大学因战时联合组成)化学系,1942年毕业。1942~1945年在前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师从吴学周研究员从事紫外光谱研究。1945年初考取英国赠给中国研究生名额去英国,先后在里兹(keds)和剑桥大学化学系从事糖类和核苷的合成研究,1949 年获博士学位。随即返回,先在前燕京大学化学系任教。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并人北京大学化学系,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军防化兵部队的有机化学教学,为时两年,其后一直担任有机合成的教学。20世纪50年代末他独力翻译了Fieser夫妇合著的《有机化学(第二版)》。这一大部头的教材(译文达到128万字)与流行的德国有机化学教科书有所不同,具有组织活泼、内容丰富生动,可读性强等特点,出版后颇受欢迎,在充实大学和研究生教材上起了一定的作用。
        1953年各大学迎来了解放后第一批研究生。1953—1957年,张滂带领研究生完成了两项课题,即“5一羟基嘧啶的合成’’和“5一去氧戊内醚糖甲基苷的合成”。论文发表的同时亦见有国外内容相同的论文报道。两篇论文与核酸和与抗生素有关。此外,张滂等还实验证实己糖苷的2,3一内醚在微量碱存在下重排成3,6一内醚。
        5一羟基嘧啶不存在于核酸中,但有其特征。它们的5一位羟基是酚型的,而嘧啶其他位的羟基属于酰胺型的;因此,5一羟基嘧啶对于体内的嘧啶可能会发生拮抗作用。
        1962年,高等院校的基础性研究再度开始。在短暂的三年中,张滂等取得的成果包括tt氧杂环丁一3一醇的合成”。氧杂环丁一3一醇可以被开环生成甘油,它的对甲苯磺酸酯具有用作烷基化剂的功能,而甘油的1,3一缩醛的对甲苯磺酸酯却没有烷基化剂的作用。另一课题是“维生素B6的合成改进”,其特点是发展了一个直接合成3一羟基吡啶衍生物的方法。
        1977年高等院校的化学研究又再次上马。北京大学化学系在胰岛素合成的基础上开展多肽的合成。当时,这个领域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在多肽链增长的同时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显著下降以至难以进行合成操作。与此同时,国际上出现了以加水的混合溶剂作为反应介质的措施以改善肽类的溶解度。张滂设计合成了N,N一双[三(三甲氧甲)甲基]碳二亚胺,并证实这个试剂可溶于任何比率的有机溶剂和水组合的溶剂中,并适用肽链的形成。他还设计合成了对氯化三甲铵基取代的水溶性苄氧酰氯作为氨基的保护基,以供多肽的合成。
        在上述维生素&的改进合成中意外发现合成原料1,3一二甲氧基丙酮在放置时自发重排为丙酮醛二甲缩醛。为了解这一重排的一般性,设计合成了烷基、芳基和酰基取代的二甲氧基丙酮,证实均能以满意的产率重排成相应取代的丙酮醛二甲酯醛,从而提出了一个普适性的合成取代的丙酮醛方法。此外又通过核磁共振跟踪重排速度和应用Hammer,方程推定p=O,证实为一甲氧基以单键[1,3]转移过程,不同于糖化学中称为I.obry de Bmyn—Alberdavan Ekenstein的转化过程。
        张滂等又察见对羟基苯乙酮及其同系物在合成乙二醇缩酮的反应条件下不形成缩酮,而是发生羰烷碳碳键的断裂而生成对羟基苯甲酸和异丙烯基苯酚,后者在带有羟基邻位取代基时发生二聚而形成多环化合物。
        20世纪80年代,张滂等开始从事竹红菌素的合成探索。这是一种由昆明微生物研究 所分离的来自寄生于竹上的真菌的天然产物色素。。竹红菌素在中药中用于治疗妇女的白化病,经测知是一类茈醌化合物,又有一同类的弗来菌素具有抑制蛋白致活酶的活性,受到重视。此前曾有两个研究小组试图合成天然茈醌未获得成功。1988年张滂等以十八步反应完成了一个天然茈醌合成路线,差别只在于合成物的侧链是两个乙酸基,而天然的是两个丙酮基。通信报道后由三个研究小组引用先后合成了弗莱菌素及其衍生物。以外,在上述天然茈醌的研究中还发现具有一定结构的1,2一萘二酚可以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双偶合反应而形成天然茈醌结构的产物。
        张滂的其它研究成果还包括设计了一个通过烯胺的酰基化,继以催化氢化和稀酸水解和失水而生成a,13一不饱和酮的合成方法。
        菁染料是照相底片的增感剂,它们都是由氮杂环组成的化合物。张滂在研究4一氯苯 丁酮及其4一同系物的反应中发现以氢化呋喃盐组成的新型菁染料。
        张滂等又在烯胺的研究中察见13一二酮的烯醇芳香酸酯在稀盐酸处理下发生重排而生成l,3,5一三酮或吡喃酮。
        张滂在有机合成和天然产物的研究中侧重在基础理论方面,在合成设计上多有新意,对有机合成反应机制和方法有所发现。他在1977年前指导过教师5人、研究生9人;1977年后指导硕士12人和博士11人,发表论文50多篇,体现了他的学术水平和造诣。
        在化学教学方面,除前述教学和翻译外,曾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兼任有机合成学术组长(1984。1990年)和有机化学名词审定小组组长,多次组织有机合成学术报告会,组织有机合成专题讲座,同时主编了《有机合成进展》(199l,科学出版社),任教委化学系课程结构研究小组组长和北京化学会理事长,对促进我国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推动学术交流和开展做出了贡献。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