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承业

        袁承业,化学家,1924年9月出生于浙江省。1948年毕业于南京前国立药学专科学校(现中国药科大学)。1951~1955年在莫斯科全苏药物化学研究所学习,以优异成绩获得科学副博士学位。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由国家派出去前苏联的研究生,从事氨基酸及其代谢撷抗物的设计与合成,1956年调到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1958年开始根据国家需要建立与领导了核燃料萃取研究组,解决了我国国防工业急需,其间所研制的 产品均用于铀、钍生产,他们不仅赶中有超,还研制成功结构有特色、性能优越的新型高效萃取剂,他们研制的萃取剂不仅类型齐全,而且品种系列化,能满足有关部门需要,为此,袁承业教授获得国防科工委颁发的“献身国防事业”奖章与奖状。1960年晋升为研究员,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袁承业院士作为中国科学院40名代表之一参加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的接见。1994年起至今两度当选国际主族元素委员会理事,他还是三种国际学术刊物《杂原子化学》、《磷、硫、硅》及《溶剂萃取与离子交换》编委会委员,从1983年开始为历届国际有机磷化学会议的学术委员会委员。
        在完成国防任务后,袁承业很重视将积累的经验用于经济建设,他多次参加由方毅同志主持的包头、金川及攀枝花三大有色金属基地的科技攻关会议,并积极承担任务。如P507应用于单一稀土的生产,在我国由稀土资源大国转为高纯单一稀土出口大国方面起了关键作用。此外在钴镍的萃取分离及贵金属纯化与生产方面也取得显著成果。为此,袁承业教授获得国家科委颁发的在金川资源综合利用攻关中取得重要成果荣誉证书。他们还利用N503的结构特点,从氢氟酸体系中分离铌、钽及从废水中萃取回收苯酚及其衍生物,后者对环境保护有重要影响。
        袁承业十分重视基础研究,并能总结规律,善于用基础研究成果指导实践,“立足基础,着眼应用”是他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准则。袁承业和他的同事们在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萃取剂的结构与性能研究”,认为萃取剂分子中取代基的极性效应,空间位阻及溶解度是决定其性能的重要因素,以后又用量子化学,分子力学,模式识别,因子分析及相关分析处理萃取剂的化学结构与萃取性能的关系并阐述于与徐光宪教授等合著的《稀土溶剂萃取》一书中。该书曾获得国家出版署颁发的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从而将萃取剂化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根据在磷型萃取剂的合成方法及结构与性能研究方面的积累,结合有机化学研究所发展的规划,袁承业和他的学生们又继续在具生物活性有机磷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结构方面开展基础性及应用基础性的研究,他们研究成功氨基膦酸及磷肽的多种简便合成方法,对这类化合物的手性合成也获得开创性成果。继而,他们又在多官能团膦酸衍生物的合成策略方面作了多途径的尝试,取得很好的结果。如所预期,三氟甲基的引入对提高有机磷化合物,特别是磷酰基杂环的生物活性有显著效果。此外,他们还对含膦酰基的氮酸硅酯与烯炔的分子内偶极环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与相应的硝酮与烯炔的环加成反应作比较,他们对有机磷化合物结构与反应定量关系研究中的取代基极性与空间参数也作了考察。此外,他们还积极开展有机磷化合物的酶催化反应的研究,从而为手性磷化合物的制备开辟了新途径0这些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已完成及在研究基金课题10项,其中“含磷的碳环及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能’’及“农药创新研究”分别被列为“八五”及“九五”基金重点项目,已通过基金委专家组验收,评为优秀。袁承业已培养出博士研究生15名,硕士研究生24名。在频繁的国际交流中,他们的工作受到同行的重视。 ’
        袁承业已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半数以上发表在国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另获美国专利2项,获得国家级奖励6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等奖一项.国家发明三等奖三项。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