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洵

        侯洵,光电子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6年生于河南灵宝。1949~1955年,曾先后就读于陕西省西安二中、陕西省西安高中。1959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物理系,人中国科学院西安原子能研究所工作,在该所参加过核反应堆及受控热核反应的研究工作,并于1960年3月至1961年3月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今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王承书先生领导的研究室进修过一年。1962年3月随该所与其他研究所合并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至今。他1964年晋升为助理研究员,1972年起任研究室副主任,1979年8月至1981年11月受中国科学院派遣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物理系光学组进修,在英国皇家学会会员D.J.Bradley教授的指导下研究变象管高速摄影技术。1981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82年起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1986年晋升为研究员,同年6月起任所长,直至1995年3月。1984.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85年被国家计委、经委及国防科工委联合授予“国防科研协作先进个人”称号。198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2年被国家科委聘为攀登计划项目“飞秒激光技术与超快过程研究”首席科学家。1997年被国家科委聘为“九五”攀登计划预选项目“强场激光物理与飞秒超快过程”专家委员会两召集人之一。现任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及高速摄影与光子学专业委员会主任、陕西省科学技术学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西北大学双聘教授,北京理工大学顾问教授,光子学报主编。
        自1962年下半年侯洵在龚祖同所长指导下从事克尔盒高速快门研究至今,他一直从事瞬态光学技术的研究。35年来,他先后以主要参加者、学术带头人和题目负责人身份亲自参与研制了一系列电光与光电子类型的高速摄影机,主要有:我国首次核试验用的克尔盒高速相机、地下核试验用的电视一变象管高速相机及光纤一变象管毫微秒扫描相机、激光核聚变及多种超快过程研究用的可见光皮秒扫描相机、x射线皮秒扫描相机、四通道纳秒变象管分幅相机、红外皮秒变象管扫描相机、皮秒变象管分幅相机、研究导弹重返大气层表面烧蚀情况用的变象管高温测量仪等。上述相机均为国内首创,其中多数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且都曾经是西方对华禁运的高技术产品,有些至今仍属禁运。双楔型克尔盒的理论分析及所推导出的计算公式比国际上发表的结果早两年。变象管高速相机综合了现代物理、光电子学、精密机械、电子学与计算机技术,满足了我国现代国防科学技术发展的急需,1985年与其他靶场观测仪器一起获得了题为“现代国防试验中的动态光学观测及测量技术”的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侯洵同志排名第五,获个人获奖证书。上述一系列超高速瞬态现象观测设备的研制成功使我国超快现象研究的时间分辨率从微秒进到了皮秒,提高了六个数量级;响应波段从红外覆盖到了软x射线,赶上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些成果分别获得了国家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侯洵本人继龚祖同、王大珩院士之后于1990年成为国际高速摄影与光子学会议的中国国家代表。自1978年以来,他参加或带团参加过多次国际高速摄影与光子学学术会议,并作为节目委员会主席,协助王大珩院士组织了1988年在西安召开的第18届国际高速摄影与光子学会议,获得圆满成功。
        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瞬态光学技术和促进超快现象研究,他倡议并组织了“瞬态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申请立项工作,获得成功。1989年以后他侧重研究超短激光脉冲的产生与测量。1991年组织“飞秒激光技术与超快过程研究”“八五”攀登计划项目立项申请,获准后被国家科委聘为该项目首席科学家。该项目包含飞秒激光技术、超快速测量技术及超快过程研究三部分,由六所六校的有关科技人员共同承担,完成得很好:创造了两项该领域技术指标国际领先的成果,研制成功九种飞秒激光器、条纹相机与瞬态测试设备,推动了我国超快过程研究的发展。超快过程研究在光合作用原初反应、半导体超快速光学特性、稀土离子配合物超快速光谱、有机分子超快非线性特性等方面都有所发现,在国际一流杂志上发表了不少文章。承担的以上项目在1996年国家科委验收时整体被评为A级。目前承担着“九五”攀登计划预选项目“强场激光物理与飞秒超快过程研究”的超快过程研究部分的组织工作与课题研究。
        此外,侯洵同志在光电阴极及象增强器方面在做了不少创新或国内首创的工作。例如,在国内首创转移阴极与铟封技术,研制成功磁聚焦云母片耦合四级象增强器;80年代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双近贴聚焦象增强器;在国内最先研制成功了透射式砷化镓阴极和场助光电阴极;发明了长波响应高、面电阻小、稳定性好的钯银氧铯光电阴极和使用电子陷阱材料的组合式红外光电阴极;发明了一种新型高效x射线光电阴极并获得了我国和美国发明专利;1990年研制成功直径100毫米的微通道板X射线象增强器,当时在国内外领先,获我国专利和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为解决常规武器靶场探测暗、小、快、多目标的难题,他提出了采用脉冲激光照明、干涉滤光片抑制背景、象增强器增强目标图像的办法,成功地研制出了我国新一代靶场光测设备,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他至今先后与合作者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国家发明奖三等奖一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三项、二等奖四项、三等奖三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1996年获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他与合作者共发表论文140余篇。
        侯洵十分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他先后培养了23名硕士,20名博士。他(她)们后来大都成了瞬态光学或半导体光电子器件领域的骨干。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