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大钊

        丁大钊,核物理学家。1935年1月12日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5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同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前身)工作。1956年10月开始在苏联联合原子核研究所高能物理实验室参加高能物理研究。1960年10月返回原子能研究院,在中子物理研究室任助理研究员、研究组组长,负责轻核反应研究。1965年调核反应研究室,开展中子核反应研究,历任助理研究员、研究组组长、副研究员、研究室主任、物理部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90~1995年兼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副主任,负责开拓同步辐射应用工作-。1997年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科学技术顾问。1999年任原子能院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主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高级顾问。1991年丁大钊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在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期间,丁大钊参与王淦昌教授领导的寻找新粒子和研究高能核作用下次级粒子产生特性的实验组。在王先生的指导下,丁大钊完成了从100(~MeV质子同步加速器中引出高能兀一介子束和丙烷气泡室实验终端的建设;建立气泡室中带电粒子径迹空间座标重建及分析奇异粒子的运动学方法等工作。在此期间,丁大钊提出了一种在气泡室内鉴别带电粒子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源于他提出的带电粒子在气泡室内成泡核芯是由于6一电子局域加热形成的机制,而不是气泡室发明人D.A.格莱泽((~laser)认为由带电粒子产生正负离子对所形成的。根据带电粒子产生6一电子机率与其速度的关系和利用已知动量兀介子的气泡密度作标准的相对测量法,即可确定其他带电粒子的质量,由此可在气泡室中鉴别粒子。该方法经验证后,被应用到1960年初发现∑一超子的分析工作中。他们发现的超子是一个非常完整的在高能7c一介子核作用中产生∑一超子,并观察到其衰变子体反中子湮没的事件,是从4万多张气泡室照片所记录的几十万个核反应事例中筛选发现的。在该事件中,为认定∑一超子,除一系列运动学分析计算外,确定反中子湮没星的能量平衡是关键,这需要确定湮没星发射粒子的质量。丁大钊提出的粒子鉴别方法为区分质子和兀+粒子起了关键作用。∑一超子的发现进一步论证了微观粒子电荷对称的普遍性;是联合原子核研究所的高能加速器上所完成的最有影响的成果。在研究高能核作用下奇异粒子产生特性的工作中,通过与7【介子多重产生的对比,丁大钊等指出,这些实验结果表明质子内部可能有结构,这是较早对粒子内部有结构迹象的一种推测。
        在20世纪60年代,根据氢弹原理研究的需要,丁大钊负责轻核反应实验组。在系统调研轻核装置中重要的核反应过程的基础上,编写了我国第一份有关数据的编评报告《轻核反应调研》。这份报告除对原子能院的实验工作提出方向外,也对其他研究单位的研究内容选择和青年科技人员的学习具有参考价值。根据当时的条件,轻核反应组确定在高压倍加器及低能静电加速器上系统开展氘一锂系统及中子一锂系统的核反应截面测量。为此在这两台设备上建立了束流引出、靶室等系统,研制了几种高效坪响应中子探测器、建立了测定中子注量率的伴随粒子方法,开发了利用含锂闪烁玻璃进行中子在锂同位素上造氚反应截面测量的方法等。有关实验结果对氢弹的技术途径的定向发挥了作用。在20世纪70年代,根据核装置研究与测试进一步发展和核能开发的需要,丁大钊参与了中子核数据系统的创建,实验上负责开拓中子核反应7射线产生截面及.7谱学的测量研究。先后在高压倍加器及串列加速器上建设了实验终端。在70年代末,利用高分辨率锗探测器获得了一批14MeV快中子核反应产生的7射线谱,这是我国第一批在束高分辨7射线谱。这类工作,现仍在串列加速器提供的更广的中子能区内用更高的精度进行着,以补充及修正国际上有关结果的空白与歧离,为核能研究提供基本数据。
        20世纪80年代,丁大钊参与原子能院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实验室的建设,负责实验区的建设。根据该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规划实验终端布局及主要实验设备的配置,确定数据获取系统的配备及建设,组织并协调工程及工艺的实施,组织论证及确定第一批研究课题。该实验室于1986年建成后,在中子核数据测量、核结构及核反应研究、核技术及核方法应用等诸方面都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国核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高效运行的主要基地。
        由于遭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和长期工作的劳累,丁大钊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罹尿毒症而至肾功能完全丧失。在采取血液透析及行肾移植手术后,他仍坚持在科研第一线,分别指导两个研究小组开展核结构及核反应基础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丁大钊积极参与及推动一些有关核科学技术与核能开发的战略 性科研平台的建设和前瞻性研究项目的开展。他是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实验室升级工程的主要建议人之一。该工程将在原有串列加速器基础上建设一个可以产生及加速放射性核束并可开展中能中子核物理研究的加速器组合,以满足在新世纪开展低能核物理基础研究前沿领域及更广泛的核科学应用基础研究的需求。他是我国先进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上海光源建设的最早的建议人之一。这一光源将为我国广泛学科领域研究提供国际水准的平台。自1995年以来,他主持开展新型裂变能利用——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的原理研究。这是一种解决裂变能应用中放射性废物处置及高效利用可裂变核资源的新型核能系统。1999年,该研究在“探索在我国大规模发展裂变能的科学可行性”的指导下列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丁大钊担任此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丁大钊因参加发现∑一超子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因其他一系列研究成 果,在1980~1996年间多次获国防科工委重大成果和核工业部科技进步二、三等奖。1984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