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柏林

        郝柏林,物理学家,1934年6月26日生于北京。1954年到前苏联乌克兰哈尔科夫工程经济学院学习矿山工业管理,1956年转到哈尔科夫国立大学物理数学系,1959年获优秀学士证书。其关于金属在红外波段表面光学性质的论文,后发表于中国《物理学报》,所建议的每一级近似均满足边界条件的叠代求解相应积分方程的方法则与合作者用于另一问题并联名发表在俄文《固体物理》杂志。1959~1961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新成立的理论研究室任研究实习员,随即参加高分子半导体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并参与组建新的研究室。这一时期与陈式刚合作的计算长高分子链电子能谱的论文1979年被《中国量子化学30年》综述提到。
        1961年10月郝柏林被再次派往前苏联,在莫斯科大学物理系和苏联科学院物理问题研究所做研究生。先师从兰道(L.D.Landau)[~ ,兰道因车祸丧失工作能力后随阿布里科索夫(A.A.Ab^kosov)工作。因中苏关系恶化,1963年暑期回国休假后未再返校,留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理论室任助理研究员,随后任该室副主任。
        研究论文则由郝独立完成,发表于《物理学报》。在这项研究中使用电子计算机做数值计算,从此与计算机结成不解之缘。不久,承担了与氢弹外围课题有关的理论任务,郝教会任务组成员使用计算机,在我国首次完成固体能带结构的数值计算。国防任务走上正轨,几位组员继续计算,郝柏林与理论室的多数成员奉命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4年 10月16日傍晚,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的广播传来时,郝正在北京火车站登上去四川的列车。郝带在身边的惟一业务书是普里高津(I.Prigogine)的《非平衡统计力学》。
        郝柏林于1965年底回到物理所,立即参加“技术物理实验中心”的筹建。这是周恩来总理批准的三线建设项目,要投资7500万元人民币,建立规模达3000人的包含固体、低温、高压、强磁场、等离子体等部门的实验基地。郝参加了为“中心”确定研究方向的全国范围的调查研究。在支援越南抗美战争背景下,“中心”固体部决定以全固体化的战场监视雷达为核心来组织研究。1966年“文革”爆发之后,郝还参与在陕西南部丛山中为“中心”选定地点。物理研究所党委决定,由郝柏林为我国反导弹体系的基础研究部分组织理论队伍。他本人也开始钻研导弹再人大气层的物理问题。1967年2月,郝被迫离开任务组。
        1968年秋,理论研究室被解散,郝被分配到胰岛素晶体结构分析组做劳动力。1969年10月19日周恩来总理布置天线小型化战备研究任务(简称“1019任务”)后,郝柏林主动请缨组织理论计算队伍。“1019”任务做了将近4年,郝执笔写成4篇总结和“关题报告”。“文革”结束后以这些总结为基础,在《物理学报》发表了两篇集体署名的论文。这一时期,郝重新在物理所组织了一支小小的队伍,依托一台从日本技术展览会争取到的美国小型计算机,开展理论研究并在科技人员中推广应用电子计算机。这台计算机使国内第一次见到“操作系统”。郝柏林和合作者们硬是“反汇编”了全部代码,恢复了操作系统的流程图。1974年郝举办为期一周、面向全国的讲习班,培养我国第一批操作系统人才。1975年在下放“五七干校”劳动期间,郝利用自由活动时间开始撰写面向科技人员的FORTRAN语言教科书。这是郝编著的第一部书,前后共出三版。
        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震后一周,郝主动到国家地震局请求用组内计算机为地震预报服务。这导致他与地震界数年合作,曾在《地球物理学报》发表一篇论文,还出了一本小册子。“文革”十年中,郝柏林白天参加“运动”和做“任务”,晚上在家里潜心研究统计物理学中的一个难题:三维伊辛模型的严格解。
        他虽未能解决问题,却得到一个相关三维模型的严格解,后者给出伊辛模型的封闭的近似解。我国统计物理学前辈王竹溪先生曾称之为“三维问题迄今的最好结果”。
        郝柏林在1978年国家恢复科学技术职称之初,即被破格从助理研究员提升为研究员,1980年又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学部委员(1994.年改称院士)之一。从1980年开始,郝柏林在国内倡导非线性科学的研究,发展以实用符号动力学为特色的混沌动力学。他提出了确定一维映射超稳定轨道和最终周期轨道参数的“字提升方法”,简捷地导出分岔图中全部暗线的方程,完全解决了多峰映射周期轨道的计数问题,他还把符号动力学方法用于常微分方程中周期和混沌“谱”的研究。他与合作者在18年内发表近百篇论文并出版中英文专著各两种。
        从1985年应邀参加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关于生物学发展战略会议以后,郝柏林就为把研究目标转向生物这个最复杂的非线性、非平衡系统做准备。1991年开始,在组内和所内多次邀请生物学家作学术报告,自己也阅读了不少专业书籍和综述。1993年理论物理所接通国际互联网后,开始钻研网上生物数据库资源。1997年把英文专著《实用符号动力学与混沌》的书稿寄给出版社后,即全力以赴地投入生物信息学研究。从1995年开始,独立生活的物种的完全基因组数据日益增加,郝把完全基因组的分析作为切人点。他的第一项研究就是发展了一种视象化方法,分析细菌完全基因组中的缺失和稀有字母串。他与合作者用组合学和语言学方法解决了从图形斑纹中抽象出的一个数学问题。他积极促进我国建立国家级的生物信息中心,并亲自讲课,培养人才。
        郝柏林获得过多次国家和中国科学院的奖励。“套磁介质天线的研究”获1978年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三维晶格统计模型的封闭近似解”获1987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漫谈物理学和计算机》一书获1990年中国物理学会第一届优秀科普书刊编著奖,“实用符号动力学的研究”获1992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199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实用符号动力学》一书获1995年国家新闻出版署第7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二等奖,“强迫布鲁塞尔振子的分岔与混沌”1997年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统一描述平衡和非平衡系统的格林函数理论研究”获1999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相关论文2000年获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颁发的1981~1998年“经典引文奖”。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