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崇柏

        刘崇柏,肝炎流行病学家,1927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县。1955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1960年罗马尼亚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1960年起作为流行病助理研究员和副研究员、研究员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工作,至2000年。
        刘崇柏同志从事肝炎研究30余年,是肝炎流行病学研究的开拓者。他在1979~1980年组织并参加完成了全国病毒性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随机抽样及采血27万余人,首次证实了中国是甲、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达一亿多人,阐明了其地区分布及儿童4岁以下为感染增长的高峰时期。1992年他又作为首要技术指导者及组织者进行了第二次流行病学调查,抽样6.7万人,进行了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的调查。两次调查对我国大陆肝炎流行特征,某些流行因素,血清亚型分布等有了全面的了解。他在1983~1986年间对中国乙型肝炎的传播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包括乙型肝炎病毒胎内传播、输血传播、家庭内传播,新婚夫妇传播,幼儿园传播等作了前瞻性详尽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数据,由于设计严密、并有对照的前瞻性观察,其资料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卫生部采用这些信息制定防止对策。他首先证明HBV围产期传播主要发生在分娩过程中,用流产胎儿肝切片,以原位杂交法证实乙型肝炎胎内传播占5%。医源性传播在中国也是重要的传播因素,对村医生提供消毒的注射器、穿刺针、输液器以保证一人一针一管,在出生后一岁至2岁的婴儿中表面抗原携带率比未提供消毒用品前下降50%以上(从11%下降至3%)。
        他在1983年开始对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在400万人的城乡人口中进行实验观察,证明新生儿对乙型肝炎疫苗有良好的免疫应答,同时疫苗对新生儿没有严重副反应,免疫后最少可保护15年,保护率在85%以上,由于他实验了不同免疫程式和不同免疫剂量,推算了每种剂量的成本效益,因实用性、科学性很强,因而在1991年被卫生部采纳作为中国以新生儿为主的免疫策略,在全国实施取得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此他曾5次获得政府科学奖励(1983~1998)。
        刘崇柏曾乒/中华医学会医学病毒学会的常务委员、副会长和科学技术顾问。自1983年开始至今担任卫生部肝炎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副主编(至1995年),《医学病毒学基础及实验技术》的副主编,《中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的副主编(上、下册)。
        他在肝炎流行病学和乙型肝炎疫苗实验方面发表50余篇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和论述。在国内外有很大影响。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