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义

        李朝义,神经科学家,1934年7月28日出生于重庆。1956年中国医科大学毕业,1958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研究生。1961年研究生毕业,到中国科学院生理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1981~1997年期间,先后在德国.Max—Planck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美国Princeton大学、比利时【euven基督大学、加拿大McGill大学和日本九州工学院等国外大学和研究所任客座教授和客座科学家。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11月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成立,李朝义受聘为该所高级研究员,领导“视觉与认知”实验室,从事视觉与认知的大脑机制研究。他受聘为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暨南大学和第三军医大学的兼职教授和荣誉教授。现担任国际脑研究组织(IBRO)亚太地区委员会理事。曾参加多项国家重大神经科学研究项目,目前担任中国科学院重大交叉前沿研究项目“脑和意识研究”首席科学家。
        李朝义主要从事视觉中枢神经机制研究,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
        发现在视觉系统各级神经元(视网膜、外膝体和视皮层)的感受野外面,都存在着一个面积比传统感受野大数十倍的感受野外区,并对这个大区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感受野“三重结构”的新理论,建立了新的感受野数学模型。这个理论和模型已被国外科学家用来解释人脑对图形的电反应,以及应用于神经网络研究和人工智能领域。其理论意义获得了国外科学家们高度评价。有的论文被美国Pennsylvania大学列入近50年来视觉重要文献清单。
        首先揭示视觉神经元感受野的结构是动态可变的(传统理论认为感受野的结构是固定不变的)。李首先观察到,感受野能根据图像的空间(形状)和时间(速度)特征,自适应地调节其自身的时一空滤波参数。这种动态的自适应特性对于复杂图像信息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这项结果被国外学者引用作为支持“皮层一外膝体反馈”理论的主要实验证据。其中一篇有关论文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该文推荐人T.N.Wiesel是国际脑研究组织(IBRO)现任主席,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得主。
        首次揭示视皮层简单细胞的非线性特性。即在非最佳方位、非最佳运动方向和刺激非优势眼时,测量到了对比度一反应曲线的向下移动。最近在Science等多种重要国际刊物上,对这种非线性特性的功能意义展开了讨论;国外科学家认为,这项结果实际上否定了简单细胞是线性运算器的传统观点,是“对于编码方位信息至关重要的”发现。
        近年来,李在感受野和感受野外区研究方面,在国际刊物上发表了二十余篇论文。这些论文指出了传统感受野理论的缺点和局限性,揭示了在整个视觉系统中大范围感受野外区的普遍存在,详细地阐明了这个大区域在复杂图像信息处理中的重要性。李关于感受野外区的研究受到了国外同行科学家们的高度重视,被广为遇他曾两次在国际会议上作大会特邀报告,在十余所国外大学和研究所作专题报告。有鉴于感受野外区的重要性,目前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前沿视觉实验室都已将研究重点从传统感受野转移到了感受野外区。关于这个新区域的功能和结构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热点。
        由于李朝义在视觉神经科学领域所做出的贡献,他被授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1年)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7年)。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