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渭康

        袁渭康,化学工程学专家,1935年7月生于上海。年华东化工学院毕业,1962年同院研究生毕业。1962。1973年在北京化工学院任教,1973年起到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工作至今。其间于1979~1981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修;1989—1990年学术休假期间任丹麦技术大学和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客座教授。1984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化学反应工程研究所所长。多项学术兼职中包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重点化学工程联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等。
        袁渭康教授长期从事化学反应工程的模型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60年代初中期,在研究生学习后期和毕业以后,曾先后在《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等杂志发表了数篇关于流态化模型研究的论文。由于当时国际上模型化方法的研究也起步不久,国内基本上尚属空白。他的论文当时曾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对推动有关研究起了相当的作用。
        他的专业研究生涯始于70年代。70年代初,他以北京燕山石化公司丁烯氧化脱氢流化床反应器为背景,开始了浓相颗粒状固体输送问题研究,并成为后来获得一项国家发明奖的基础。70年代末,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修期间,当时正值石油危机,美国很重视关于煤作为能源的研究。他从事美国能源部一项移动床煤气化器的计算机模拟方法的研究。这是主要以计算机模拟及从数值计算结果来分析气化器行为的研究,比较缺乏理论上的深度。他在完成了这项工作后,主动提出了对气化器模型发展一种近似解析方法的设想。在著名数学家林家翘(C.C.Lin)教授和化学工程专家韦潜光(J.Wei)教授指导下,他完成了一种可以用于一类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相平面分析方法的研究,后来他又将这种方法拓展为一种分析非线性自治型常微分方程组的相平面分析法。此外,在美这段时间他应邀到美国多所大学和工业公司访问,报告研究成果,交流见解,了解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最新研究动态,广交朋友,为后来的国际学术交流做了准备。
        袁渭康于1981年年底回国。1984年经国家教委特批为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曾任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主任,1985年起任化学反应工程研究所所长至今,主持该校反应工程学科的研究发展工作。1987年,经国家计委和国家教委批准立项,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的同事们一起筹建国家重点化学工程联合实验室,并任反应工程实验室主任至1997年。目前他担任联合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主任。
        他的研究工作集中在各类化学反应工程问题的模型化方法以及其工业应用。他与同事们在承担丁烯氧化脱氢反应过程和反应器开发这一国家重大项目时,发现了实验室小型反应器存在多重定常态现象,而在直径较大反应器中观察不到。由于这一现象涉及到反应器大型化以后的整体行为,是工业化的关键因素,因而十分重要。经过理论研究,建立了模型以及模拟方法,并在通过实验室反应器验证了模型预测和实验现象的一致性。实验结果不经过中试而直接放大,成功实现了万吨级的生产,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在这一基础上,他系统地研究了固定床反应器的三类多重定常态的模型化和模拟方法,由此获得的反应器多重定常态的成因,机理和判据等,对于指导实际过程有重要参考价值。
        80年代后期起他系统地开展了对多种非定态过程的研究。与传统的将过程视作定态不同,从学术的角度,非定态过程引入了时间变量,是本学科的前沿方向之一;从应用视角,非定态过程从概念上拓宽了定态过程的局限性,发展了众多的非传统的应用途径。他的研究工作包括非定态条件下的过程辨识,强制的非定态操作,在线的过程优化等。在强制的非定态操作方面,他根据一类有机电化学反应过程的历程特点,通过强制的电流振荡获得了目的产物的高收率。一项重要成果体现在他研究了固定床反应器的强制的换向操作,实现了冶炼厂废气中S0’的脱除和回收。冶炼厂排放废气的特点是S02浓度波动大,气量波动大,且其治理必须是低成本、低消耗的。他从这种反应器的模型研究出发,发展了一种快速的算法,形成了专用的软件,依据模型计算的结果,获得了反应器的各种特征行为,优化条件,以及现实可行的控制方案。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上的处理,这项研究成果已用于一个大型冶炼厂的废气治理,效果十分显著。此外,还研究了一种通过气体的强制振荡,使涓流床反应器在较低的气体和液体流量下表现出脉动流型的方法。
        在线优化也是一种非定态过程。袁渭康带领他的博士生们研究了用于在线辨识和在线 优化的多层次模型方法,其中应该提到的是利用以K—L展开为预处理器的人工神经元网 络模型可以大大简化网络结构,从而显著减少计算工作量,使过程的在线优化成为现实。对 于复杂的化工类过程,影响因素众多,非线性性质表现强烈,这种方法尤为有用。 袁渭康的研究工作涉及到反应工程的多个方面,如超临界反应、多相反应、电化学反应、 反应器的动态学和优化等,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等方面都做出了贡献,他的工作在国内和。 国际都产生了相当影响。历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20篇以上,出版专著四本,曾 获国家和部委奖7项。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