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钧

        刘大钧,农学家,植物遗传育种学家,1926年7月生于江苏常州。1949年南京金陵大学农艺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2~1955年任南京农学院助教、讲师。1955年留学苏联,1959年获莫斯科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生物科学副博士学位。1960年回国后历任南京农学院(1984年改名为南京农业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副院长、院长。1984—1991年任南京农业大学校长。现任该校教授、细胞遗传研究所名誉所长。曾任《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作物学报》编委,《遗传学报》副主编,中国遗传学会、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常务理事,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副组长,农业部科技委员会常务委员,国际小麦遗传学会议第八届地方组织委员会和第十届国际组织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大钧的主要业绩为:
        一、在小麦育种中应用新技术成效显著
        20世纪80年代初他利用辐射诱变技术改良意大利引种材料,育成“宁麦3号”(即南农701)小麦,在长江中下游推广,年均种植面积20余万公顷。“六五”期间总面积逾100万公顷。增产增收效益显著。\1983年获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90年代又将RFLP、RAPI)与STS等DNA分子标记技术成功地应用于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21、Pr02、Pl/14a和Pm6的筛选鉴定和辅助育种。在他倡导与策划下,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借助于上述技术育成“扬麦158’’的一批抗病新品系,促进了“扬麦158’’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成为DNA分子标记在小麦育种中成功利用的一个范例。1997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二、在小麦抗白粉病和抗赤霉病新基因资源的发掘与利用方面做出重大贡献
        鉴于小麦现有品种丧失白粉病抗性和对赤霉病抗性不强,刘大钧教授自20世纪70年代起即开始在小麦近缘物种中不断搜寻与发掘新的抗病基因资源,以解决小麦抗白粉病和抗赤霉病育种中的抗性欠缺、脆弱与不稳定问题。他在国内外最早发现二倍体物种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高抗白粉病,并用细胞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将该抗病基因定位于簇毛麦染色体6V短臂的近着丝粒区段。1993年由国际小麦基因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Pm21。该基因已被成功转入小麦。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的小组又在国内外最早发现六倍体物种鹅观草(Roegner/a kamo—I)和四倍体物种纤毛鹅观草(R.ciliar蠡)与大赖草(£卵粥racelllDsu~)对小麦赤霉病的抗性显著高于小麦种内现有抗源。上述三物种的抗性均已被成功转入小麦,所涉及染色体的具体归属已被初步确定,并在继续研究之中。
        三、优异抗病种质材料的创新
        他和他的同事们利用染色体工程技术已培育出小麦一簇毛麦双倍体1个、异附加系6个、异代换系5个和一批不仅高抗白粉病,而且综合农艺性状也较好的6VS/6AIj易位系。于1986年、1992年和1996年分别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个、二等奖1个。6VS/6AL易位系经美、英、德、澳、墨等国和国内50余单位引用后,证明其不仅高抗白粉病菌现有生理小种或菌系,还兼抗条锈病菌的新优势小种,目前正作为一个克服抗性丧失威胁的重要新种质广为利用。近年又选育出一批抗赤霉病的小麦一大赖草、小麦一鹅观草与小麦一纤毛鹅观草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和易位系,这些材料除可供小麦抗赤霉病育种利用外,对小麦基因组研究也有重要价值,因而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与关注。
        此外,还通过抗白粉病、抗赤霉病的不同异染色体品系间,以及这些品系与小麦种内抗源或优良农艺亲本的杂交,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近期又创制出聚合了不同抗性基因,农艺性状也好的一批新种质,其育种利用价值更高。总之,刘教授为在我国小麦育种中系统利用新技术做出了突出贡献。
        四、解决了精确鉴定小麦中外源染色体归属的关键性问题,建立了完整的技术体系
        他在国内率先将染色体分带、非整倍体分析、原位杂交与分子标记等技术综合应用于小麦中的外源染色体鉴定,创造性地解决了辨认染色体具体归属的关键性问题,建立了可用不同技术相互验证的、精确检测外源染色体及其所携基因的技术新体系。该体系的精确度与可靠性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8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五-在学科建设、人材培养和学术交流与合作中的贡献
        刘大钧长期主持国家攻关、自然科学基金和国际合作等项目,在小麦遗传育种、植物基因组分析和生物技术等方面发表论文170余篇、编著4部,为植物育种和细胞、分子遗传学在我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创建和领导的农业部作物细胞遗传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多次被评为优秀。他作风正派、治学严谨、实事求是,提携后辈不遗余力。他所培养的梯队学风正、基础好、勤奋敬业、乐于合作、勇于开拓。他先后为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培养博士17名、硕士33名。他们之中2/3在国内工作,大多是单位重要骨干,有的已成为知名中青年学者、学科带头人,在国外深造后回国或受聘于国外的出类拔萃者也不乏其人。在担任中国遗传学会两届常务理事兼植物遗传专业委员会主任期间,曾组织两次以植物杂种优势和遗传工程为主题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受到与会者的好评和学会表彰。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90年代中期经过激烈竞争,连续获得美国麦氏基金的两期资助(1995。2001),卓有成效地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赞赏。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