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逵

        李庆逵,土壤学和农业化学家,1912年2月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3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进人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工作。1944年留学美国伊利诺斯大学,194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仍工作于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任副主任。1950年当选为第四届国际土壤学会副主席。1953年组建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任副所长、研究员。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称院士)。1956—1987年间历任中国土壤学会第二至第五届理事长。1978—1983年兼任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所长。曾任中国农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肥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科委副主任、江苏省科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全国人大第二、三、五、六、七届代表。1982年受聘为摩洛哥国际磷酸盐研究委员会委员。1985年以来,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
        李庆逵是我国土壤学和农业化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在他的倡导、组织和参与下,在中国最早开展了红壤和土壤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农业化学研究工作,并成立了相应的研究组织。
        李庆逵长期从事红壤研究,对中国红壤的基本性质、发生分类、肥力特点和利用改良等基础理论,有许多创见,发展了土壤学。20世纪50年代,他对我国红壤地区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主要类型土壤、成土母质进行了化学和物理性质的研究。先后发表了《中国红壤的化学性质》(1957)、《华南土壤的黏土矿物组成》(1958)、《中国热带土壤发生与分类的一些问题》(1958)等论文。详细论述了红壤的发生分类及基本性质,提出了在自然植被下,红壤是一种土壤,纠正了当时认为红壤是一种母质的观点。并根据红壤的化学性质,指出在红壤荒地利用中,必需施用石灰、磷肥和钾肥,只有当矿质养分得到一定保证,才能通过生物固氮作用,提高生物积累量,增加土壤有机质,逐步提高土壤肥力(1957)。这些论点,对红壤的开发利用和改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983年由他主编的《中国红壤》专著,系统地总结了半个世纪以来在红壤地区的研究成果,为综合持续利用红壤资源提供了有价值的科学资料。 在此基础上,1983年11月在南京召开了国际红壤学术讨论会。我国红壤研究的成就,受到与会者的好评,许多学者认为,中国红壤利用改良的经验在世界各地,尤其对非洲、拉丁美洲国家很有参考价值。《中国红壤》专著,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及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李庆逵和他的同事们,从土壤、植物营养和肥料三者关系出发,对中国土壤中的磷素、钾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形态、转化规律及施肥效应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为我国农业化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20世纪50—60年代,先后在华南(1953—1963)、华中(1952-1956)红壤区,华东(1960-1963)黄褐土区和淮北石灰性冲积土区进行土壤磷素形态及其转化规律、土壤性质和作物习性对不同品种磷肥肥效的影响、土壤氮素供应状况和磷肥效应的相互关系等课题研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成功地区分了红壤地区主要土类中无机磷的形态。指出红壤中磷素主要以磷酸铁形态存在,其中以氧化铁胶膜包蔽的蔽蓄态磷酸铁为主,占土壤矿质磷总量的60%-80%以上。可溶性磷肥施人酸性红壤后,会被土壤所固定,难以为作物吸收利用,因此在红壤旱地中,作物对磷肥的效应特别明显(1963)。进一步研究后发现,稳定性晶体磷酸铁[PeP042H20],在淹水还原条件下,可以逐步转化为有效性的无定形磷酸铁而为水稻吸收利用。从而阐明了在酸性或中性土区,为何旱作时缺磷,而植稻时缺磷现象即得到缓解的原因。由此,他指出:对水稻土而言,磷肥宜首先施用在旱作上;新垦红壤荒地和极贫瘠的土壤上,只有在氮肥足够供应的条件下,磷肥的肥效才能充分发挥出来;选用磷肥品种应因土而异(1963)。这些结论,不仅指导了红壤地区合理使用磷肥,而且对磷肥工业的发展和磷肥品种的合理布局具有重要意义。这项研究进展,当时在国际上也是处于领先地位的。1964年,李庆逵在北京科学讨论会上宣读了题为《土壤磷素组成及磷肥品种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的论文,受到与会者的高度评价。继后在取得大量试验和分析数据的基础上,1978年编制了《中国土壤磷素图》,对我国不同类型土壤的磷素含量状况,直观地作了指示,对生产、科研和教学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为了充分利用我国的磷矿资源,李庆逵和他的同事们,对直接施用磷矿粉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1939—1988)的试验研究,持续地对全国主要大、中、小型磷矿的几百个矿样进行了物理、化学性质的鉴定,在江西、广东、浙江和江苏等主要土类上做了大量生物试验,先后发表论文40多篇,推动了磷矿粉的农业利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他主编的《中国磷矿的农业利用》专著,在理论上阐明了:土壤性质对磷矿粉肥效的影响;植物对磷矿粉的吸收特性;磷灰石的结晶性质与肥效的关系;磷矿粉合理施用技术等问题。这部专著对中国磷矿资源的合理利用、发展磷肥品种的技术政策和合理施肥等都有重要参考价值。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迫切需要发展橡胶生产,李庆逵接受国家任务,带领科技人员参加橡胶宜林地考察。提出选择北回归线以南种植橡胶树的土壤学依据。通过对橡胶树生长气候、土壤条件和有效施肥的研究,成功地将栽培线推广到北纬18‘—24‘,为世界上热带北缘种植橡胶树提供了样板。目前我国橡胶树栽培面积达49.4万公顷,占世界第四位,1986年生产干胶21万吨,占世界第五位。这项成果,1982年获国家科委发明一等奖。
        20世纪70年代初,碳酸氢铵是我国主要的氮肥品种,但因其易挥发,损失严重,利用率不足30%。李庆逵为解决这一实际问题,建议进行提高碳铵肥效的研究。他从改变碳铵的物理性状减少挥发损失着手,发展为机械造粒。用碳铵粒肥在不同土壤,不同作物上进行大量试验,提出了碳铵粒肥深施技术。碳酸氢铵粒肥深施可以提高氮素利用率1/3以上,在生产上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保作用。这项成果,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
        李庆逵从事土壤科学工作60余年,为我国土壤科学事业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国内外土壤学界享有盛誉。他先后主编了《土壤分析法》、《中国红壤》、《中国土壤》、《中国磷矿的农业利用》和《中国水稻土》等专著,刊出中外文论文百余篇,培养了一批学科带头人及十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曾任《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土壤学报》、《土壤》、《农业现代化研究》等全国性学术刊物的编委及国际学术刊物《FertilizerResearch》的编委。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