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贝睿

        朱永贝睿,核化学化工专家。1929年12月15日生于上海市,原籍安徽省泾县。1947年毕业于上海南洋模范中学。1947年秋到清华大学化学系学习,1951年毕业。毕业论文是合成治疗血吸虫病的锑剂,由冯新德先生指导。毕业后留校,任张青莲先生的无机化学助教。’1952年院系调整时留清华,在张子高先生领导的普通化学教研组从事工科大学化学教学。1955年底,调入筹建中的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为原子能专业准备放射化学课程和实验。通过自学和在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及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杨承宗先生的研究室进修,完成了任务。1958年起,在何东昌、汪家鼎、滕藤同志领导下筹建我国高校惟一的人工放射性物质工艺学专业,培养核燃料后处理的工程技术和研究人才。该专业于1960年归人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他1970年到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现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工作至今,曾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现为核研院学术委员会主任。1978年晋升为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50~60年代,核燃料后处理的目的是从辐照核燃料中提取核武器材料钚,属于高度敏感的技术,国外严格保密,只有通过自己的科研实践才能掌握其技术关键。朱永朱永贝睿和同事们选择当时最先进的磷酸三丁酯溶剂萃取法为主攻目标,通过科研和教学紧密结合,开展了该方法的化学、工艺和设备研究。他负责化学和工艺部分。50年代前苏联曾答应援建我国的后处理厂,提供了一个落后的沉淀法流程,分离效果差,收率低,还产生大量放射性废水,核工业部门的研究和设计单位做了多年工作,难以工业实施。在清华大学汪家鼎、朱永贝睿、滕藤等人工作的基础上,1964年领导部门决定放弃沉淀法,改上萃取法,用总理专款在清华大学200号(核研院现址)建造“热”化学实验室,进行公斤级辐照核燃料的全流程萃取“热”实验。朱永贝睿于1964~1965年带队去二机部原子能研究所完成了验证性“热”实验,又于1966年在清华200号新建“热”实验室内完成全流程“热”实验多次,获得核纯钚和大量数据。在此基础上,国家建成萃取法核燃料后处理厂,1968年就为氢弹提供了钚装料。70年代又用此法在三线建造了第二座后处理厂。采用萃取法建厂,使我国后处理工业技术达到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除节省大量投资外,还使建设进度提前,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在开始签署核不扩散条约的1970年和恢复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1971年,我国已是铀、钚原子弹、氢弹都有,和美、英、法、苏平起平坐的核大国。朱永贝睿还和同事们结合这项研究任务,培养了二百多名大学本科生和十多名研究生,其中很多人已成为我国核能领域各条战线的领导和骨干。
        70年代末,清华200号定名为核能技术研究所,1990年更名为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朱永贝{芋一直在此从事核化学化工研究。从70年代末起,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他领导同事们研究开发了从高放射性废液中回收超铀元素(镎、钚、镅、锔)的三烷基氧膦萃取法——’YRP()流程。超铀元素是铀核燃料发生链式裂变反应时的副产物,其中一些核素是很长寿命的a放射体,成为核废物长期放射毒性的主要来源。把超铀元素从高放废液中提取出来后,可使a废物体积大大减少,提取出来的超铀元素还可以通过核反应嬗变成短寿命或稳定核素,使核废物长期毒性大大降低。‘FRP()具有适当的萃取能力,既能有效地萃取镅,又能顺利地反萃钚,而且萃取容量大,物性良好,稳定性高,价格便宜。’I’RPO流程已通过动力堆和生产堆高放废液热验证,现正研究用于我国现存高放废液的处理。此流程被国际核科技界公认为优于美国、日本等国的流程,是现有两个最佳流程之一。此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3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998年),并取得几项中国发明专利。 .
        三价镅锔和稀土元素性质十分相近,由‘FRP()和类似流程回收的镅锔总是和裂变产物 稀土在同一组分中,量仅占此组分的百分之一二。为了进一步减少a废物量,并利于将镅、 锔进行嬗变,必须把镅锔与稀土分开,多年来未找到可供实用的分离体系。朱永赡从80年 代中起开始研究此问题,在1993~1994.年间发现二烷基二硫代膦酸对于从稀土中萃取镅有很高的选择性,分离因子达到1×1 0=j以上,用不多级的逆流萃取即可达到很高的分离效果。此法被国际同行评为中国研究在本领域的最重要贡献。不少国外实验室进行重复和开展进一步研究。本成果已取得中国发明专利。
        此外,朱永贝睿在高温气冷堆钍铀核燃料循环及后处理、镧中放射性锕的去除、超铀元素a核素的萃取一液体闪烁测量方法、f区元素萃合物配位结构等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他参加了“Handbook on the:Physics and(:hemistry of the Actinides,‘Vot.3”,“’rransuranium Elements:AHalf(2enturv”等专著的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