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水

        王水,空间物理学家,1942年4月12日出生,江苏南京人。1956年从南京市第三中学毕业后,考入南京大学气象系读书。1961年9月分配到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在原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地球物理系首任系主任赵九章教授的指导下,开始从事高空大气物理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70年初随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迁到安徽合肥。近40年来,先后主讲过11门课程,指导过20余名博士生和硕士生,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了100多篇论文。他于1978年9月被评为副教授,1985年10月晋升教授,1986年6月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3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客座教授。
        1972年王水和同事们率先在我国开展哨声和甚低频发射的观测和研究,利用自行设计制作的接收设备,于1973年1月在辽宁省新宾县首次在我国观测到典型的哨声。后又与合作者根据海南三亚地区的观测资料,提出了低纬导管哨声的观测证据,指出导管哨声的临界截止纬度应在低于磁纬7.04~N的区域。这些工作推动了我国中低纬哨声研究的发展,部分成果获1978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
        国际上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太阳大气动力学的数值研究,但大多数借助于一些流体力学中已有的计算格式。80年代初,王水与合作者一起设计和发展了球坐标中的Euler全隐式计算格式和多维时变流动的近特征边界条件,可用于研究光球层缓慢运动引起的太阳大气动力学过程以及由亚声速直到超声速的磁流体力学流动,提高了计算精度和稳定性。他们还提出了一种解析和数值相结合求解磁静力平衡和磁流体动力学平衡日冕基态的新方法,得到具有冕流结构的磁场位形。应用上述方法和基态,系统地开展了太阳大气动力学的数值研究。首次模拟出日冕扰动传播过程中物质运动和波动传播的不同特征;发现日面扰动将引起日冕磁场的重大变形,闭合区域上空部分磁力线弯成下凹状,以支撑冷而密的等离子体;提出太阳风对日冕扰动传播加速有重大影响。所发表论文被国内外同行广泛持久地引用。这些工作推动了太阳大气动力学磁流体力学数值研究的发展,并为形成我国磁流体力学数值模拟队伍起了重要作用,先后获1992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199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世纪80年代中期,王水和合作者率先研究了具有超Al如’en速流动电流片的稳定性,讨论了不同情况下这种耦合模不稳定性的物理性质和非线性演化。他们提出ISEE 3飞船在地球远磁尾中观测到的B。-符号变化是由于流体腊肠模或流动撕裂模不稳定性引起的,得到了负责该实验项目科学家的赞同和支持。基于ICE飞船对Giacobini-Zinner彗尾的直接探测资料,提出了等离子体彗尾中各种分立结构的形成机制。还对其他空间等离子体中的波动和不稳定性问题开展歹系统研究,解释了Voyagerl和2等飞船在日球层电流片中的一些观测结果。获1996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王水和合作者着重研究太阳系等离子体中的磁场重联问题,提出磁力线根部的剪切运动可以触发日冕电流片中发生磁场重联。进而根据太阳大气的实际情况,系统地研究了考虑太阳引力场的日冕电流片中的磁场重联过程,并用于解释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的形成,有关论文已多次被国内外学者所引用。在多年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与合作者撰写了第一本关于“磁场重联”的专著,得到了此领域科学家们的好评。当前,除继续开展日冕物质抛射和磁场重联的研究外,正大力推动我国空间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工作的开展。
        自1979年以来,王水多次应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赴国外开展合作研究。1986-1988年先后担任美国Alabama大学和Alaska大学地球物理所的访问研究教授;1984-1990年被选为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1CTP)会员;1995年至今担任日地物理科学委员会(SCOSTEP)的科学培训代表;他还是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会员,国际天文学会(1AU)会员。所在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于1993年首批被第三世界科学院选为设在中国的三个高等研究中心之一。
        王水积极推动我国空间事业的发展,1980年参加了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的发起和筹建工作,并被选为常务理事(1980—1987,1995至今)。还担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1979—1998)、常务理事(1998至今),中国空间研究委员会(CNCOSPAR)委员(1993至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评审组成员(1990-1995,2000年至今),国家学位委员会地质和地球物理学科评审组成员(1998年至今),以及《空间科学学报》,《地球物理学报》,《天文学报》等刊物的编委,为发展我国空间物理事业贡献了一份力量。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