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生

        陈建生,天文学家,1938年出生于福建福州,1957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物理专业。1959年专业调整,进入地球物理系天体物理专业学习。1963年7月毕业后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先后担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现兼任中国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共建的北京天体物理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天文学系主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历任数理学部常委、副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人事部博士后流动站、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担任美国宇宙物理基础(Fundamentalsof CosmicPhysics)的副主编AssociateEditor,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及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
        20世纪70年代陈建生对流行40年之久的食变星光度变化曲线Kopal迭代法收敛性进行研究,首次指出该迭代法何时收敛,在什么情况下收敛的结果不是正确解,发展了用优选法来替代Kopal迭代求解食变双星的轨道参数。
        20世纪80年代以来陈建生开展类星体吸收线研究及类星体巡天的工作。类星体吸收线是研究星系际物质,特别是高红移星系际空间的最重要手段,陈建生从观测上证明了,在高红移宇宙空间,存在有丰富的原始氢云,他得到最好的In/邛及Ia/LY谱线的强相关,从而为In云的存在确定了坚实的基础,并系统地研究了Id云的物理性质,以及在宇宙时标下的演化。他还通过类星体吸收线研究高红移星系的化学组成在百亿年跨度上的演化。类星体是离我们最遥远的天体,因而它是研究宇宙早期物质分布、星系形成、宇宙大尺度结构的起源与演化的重要天体,样本的完备性问题至关重要。陈的工作涉及许多类星体巡天与样本的建立,早期利用物端棱镜光谱进行类星体巡天,近年来发展基于15色测光基础上的天体光谱能量分布(SED)的类星体巡天方法,可望更好地克服类星体样本选择性问题。陈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关于星系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触发星系活动性的重要环境因素:利用CFA红移巡天样本,他得到活动星系的出现与它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活动星系以很高的比例出现在有相互作用的星系环境中,这个结论为近年来的众多观测事实支持,尤其是红外卫星上天后,所发现的一批红外极强的星系,以极高的比例存在于相互作用的环境中,成为当代天体物理的热点问题之一。为了研究星系的结构,需要天文照相底片的特性曲线信息,他和合作者最早提出恒星的光度(对不同亮度恒星亮度的测量)应当包含有底片特性曲线的信息,并可以反解出来,由此发展一套计算机算法,这个方法后来成为20世纪90年代哈雷彗星回归时,国际天文学会指定的哈雷彗星大尺度光度结构标准定标方法。
        陈建生年轻时喜欢数学与理论物理,也希望从事这一方面的研究工作。但天文学是一门观测科学。天文学的生命在观测。国际上天文学研究的竞争归根到底是观测能力的竞争。全世界都在纷纷投巨资建造最大空间与地面的望远镜,如哈勃空间望远镜(投资30亿美元),Koch地面口径10米的光学望远镜以及无线电波段及高能波段的巨型望远镜。中国目前无论在国家财力还是技术水平上都无法与国际强国竞争。陈建生花很多精力考虑,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如何用投资不大的中、小型设备在天体物理的前沿领域开展有特色的研究,以便在国际上占一席之地的战略问题,陈提出了大样本,大尺度天文学,走出一条穷人搞大科学的路线,这一思想成为“九五”国家大科学工程LAMOST的科学基础;他着手改造现有的小型望远镜,用创新的科学思想在国际上最早将CCD探测器引入大视场施密特望远镜,并发展了15色大视场高精度多色测光系统,它的建成开辟了众多新的研究方向。如:对侧向星系NGC5907的观测,极限星等达到29米每平方角秒,和哈勃空间望远镜的极限星等同水平,但视场比哈勃空间望远镜大900倍,对星系晕中是否存在正常物质的暗物质晕这样重大问题的研究提供坚实的观测证据。又如利用这套系统发现了许多H—H天体,提供这类天体的大尺度分布,为恒星形成的研究打开新路子;获得对恒星演化有决定性作用的疏散星团M67的赫罗图,它是目前国际上该天体最好的赫罗图;建立在这套系统上的类星体巡天是目前国际上惟一的用15色系统寻找类星体,可大大地改善样本完备性;作为这套观测系统的副产品,在小行星巡天方面,获得小行星发现数目国际排名第三,同时发现了若干重要的近地小行星,它是目前国际上所关注的对地球有潜在性毁灭性威胁的天体;利用这套系统还为我国航天部门找回丢失的卫星夸父一号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