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

        王仁,塑性力学家,地球动力学家,1921年1月2日生于浙江吴兴县,幼年随其父王治心在南京、上海、福州多处教书而搬迁。1930—1934年在福州时曾在英华中学预科和初中学习。1934年转到上海沪江大学附中学习。1938年高中毕业后考上沪江大学物理系。1939年在已开始上二年级课程后,他决心转道越南前往昆明进西南联大航空工程系又从一年级读起。三年级后曾在天南中学兼任两个年级的数学课。1943年6月毕业获工学士学位。毕业后王仁婉谢了王德荣系主任的留校邀请而希望到工厂去做实际工作。于是他先去成都的航空机械学校高级班进修,于1944年春分配到贵阳的飞机制造厂做设计员。此期间还曾到花溪贵州大学机械系兼讲航空概论课程。1945年抗战胜利后王仁被派到台湾参加对日军修理厂的接收和在台中建厂的工作。
        1948年,王仁获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航空工程系任研究助理的机会,到该系做硕土研究生并在高速风洞实验室半工半读。1950年王仁得到知名非线性力学专家罗森堡教授的推荐,获得了罗德岛州布朗大学洛克菲勒奖学金到应用数学部进行博土研究生学习,主攻塑性力学。1953年春,王仁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后一心想回到祖国,他提出申请,却被告知不准离境。1954年夏,他参加了留学生争取回国的斗争活动,终于在日内瓦会议周总理力争下,于是年底收到移民局准予离境的通知。这时他已在芝加哥依省理工学院力学系任助理教授。1955年4月底终于回到了日夜思念的祖国。4周后,他决定应周培源之约前往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为新成立的力学专业工作。刚到校两周即给二年级230人的大班讲授课论力学课,他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得到学生的好评。此后,王仁和叶开元及次年归国的计算力学专家董铁宝等共同创建了北大固体力学教研室。他本人讲了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及一些选修课。1960年力学专业学制改为六年,于是除了为高年级开课,和联系外单位教师来指导毕业论文,还要为留校青年教师提高水平开设讨论班,担任副系主任主管力学工作。
        王仁是我国塑性力学开拓者之一,他在布朗大学进行金属板边缘V形开口附近的塑性力学滑移线分析,那是连续介质理论下的非线性分析,与他导师在张裂假设下的开裂是不同的,可谓后来断裂力学分析的起端。他对固支平板受冲击载荷下的塑性动力响应分析,被称为经典性贡献,为后面一连串的实验和计算工作所引用。归国后忙于教学,后来开始筹划塑性动力学实验。1979年后他和他的学生进行柱壳在轴向冲击下的塑性稳定性实验和分析,在获得与文献中一致的初次失稳冲击速度后,若增加一倍(后来杨桂通等用不同材料做的实验还不只一倍)速度,圆柱壳将从轴对称的失稳形态变为非均匀、非轴对称的形态,他们称之为第二临界速度,并提出了相关的能量原理,可以用以提高圆柱壳的设计能力。
        1971年在“文革”中,他被调到地质地理学系,意欲继续李四光的地质力学工作,他和力学系后来调来的丁中一、黄杰藩等先为学生开设结合地质构造分析所需的力学课程,继而对李四光提出的地球自转变速为全球构造驱动力的想法做了严格的弹性力学分析,首次把地球分成15层以上。其结果也可用于日、月引潮力的响应,在用于解释引潮力触发地震的关系上,得到较好的效果。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他和学生们一起用有限元计算方法计算了华北地区700年间历次大震后应力场变化和它们的继承关系,用以推测后继大震可能发生的地点,是国际上最早的时空反演计算。目前他们还在努力完善这个理论,希望由此能预测未来地震的时间和地点。这是一种用历次地震的后果来反演地震发生的驱动机制的方法,后来发展到用全球形变测量结果和地震纪录,应力测量等来反演亚洲、美洲以至全球构造运动的驱动力,他和研究生王世民已得到初步结果,引起国际学术界的注意。
        王仁1980年被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1986年任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还曾任国际理论和应用力学联合会理事和执行局委员,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名誉理事。曾3次主持在我国召开国际理论和应用力学联合会(1UTAM)的研讨会,两次关于塑性力学和流变力学的,一次关于地球动力学的,并主编了这3次会议文集。他编著了固体力学基础(地质专业用),塑性力学基础、塑性力学引论,还主译了固体中应力波、塑性数学理论、地球动力学原理等。他曾是《力学学报》、《地震学报》、《Tectonophysics》、《PAGEOPH》等学报的编委,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70余篇。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