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应年

        余应年,病理生理学家,1932年5月出生于江苏南京。1954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上海医科大学)医本科。1953~1954.年在广州中山医科大学接受病理学师资培养。1989~1990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肿瘤研究所任高级访问学者。1954.年起在浙江医科大学(现浙江大学医学院)任教至今。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宁波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CAMS)浙江分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省医学分子生物学重点研究实验室主任、省级重点学科病理生理学学科带头人。兼任浙江省学位委员会委员、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国际环境诱变剂学会联合会(nEMS)中国理事、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常务理事,《癌变畸变突变》杂志副主编,《l?~eviews in:Mutation Research》、《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国药理学和毒理学杂志》、《实用肿瘤学杂志》常务编委。曾任浙江医科大学基础部副主任(1984~1987年)、主任(1991~199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连续三届(1991~1996年)学科评审组成员、浙江省第八届(1993—1997年)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早期进行休克状态下的心血管和呼吸中枢功能的研究和当时主要的抗血吸虫病药物酒石酸锑钾的心脏毒性和消化道吸收的研究。用离体灌注技术证明在休克状态下心血管中枢和呼吸中枢的功能在相当阶段仍维持良好,而不是在当时流行的由大脑皮层抑制扩散至有关中枢而导致休克时心血管和呼吸功能低下的说法。根据酒石酸锑钾心脏毒性的临床特点,用动物实验在国内外第一次证明有拮抗交感一肾上腺系统兴奋时的心功能增强作用,并有促进肾上腺素性心率不齐作用,从而对锑剂心脏毒性发生,在迷走神经机制的基础上,有一个更为全面的理解;在口服锑剂的研究中,阐明了各段消化道的吸收规律,为口服锑剂的研制提供了基础性资料。
        近20年来,余应年致力于肿瘤化学病因和化学致癌机制的研究。在该领域内先后承担和指导国家级研究课题18项、省部级课题12项。在第一个十年中,用一组短期实验筛选化学物质的遗传毒性和抗突变活性并为卫生部在制定食品安全控制中的遗传毒性实验标准进行工作;探索细胞在化学致癌物作用后早期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证明在某些特殊的非遗传毒性致癌物作用后的细胞中新合成的DNA发生普遍的甲基化水平低下,而遗传毒性致癌物则无此种改变。系统研究了ADP一核糖基转移酶的细胞周期依存性波动和DNA损伤后该酶活性升高的机制。设计了一个在同步化细胞中以ADP核糖基转移酶介导的细胞NAD含量降低为指标的DNA损伤检测技术和鉴别由DNA损伤和非DNA损伤引起的NA5D含量降低的简便方法。改进了非程序性DNA合成实验法并第一次在微机上实现了化学物质致癌性的计算机辅助的构效分析预测,其预测结果与国外用大型机获得的水平相当。
        在最近的十年中,他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致癌物代谢活化酶系的研究和致癌物诱发突变的机制研究中。在致癌物代谢活化酶系的研究中着重于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克隆和表达研究。系统地研究了培养人羊膜细胞的CYP基因的诱导动力学,并将CYP诱导细胞用于哺乳细胞遗传毒性检测实验中;证明茶多酚在动物中的抑癌作用是由于它对CYP同功酶及其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即抑制了化学致癌物的代谢活化。但却增强了由CYP同功酶介导解毒的外来化合物的毒性。克隆了中国人重要CYP基因:CYPlAl,1A2,2A3,2A6,286。2C9,2C19,2D6,3A4等的cDNA,发现并登录了一些新序列,建立了它们的转基因表达细胞系。并用于或提供给其他实验室,用于遗传毒理学和药物代谢研究。
        余应年最重要的贡献是关于基因突变形成机制的基础研究。用细胞基因组和靶基因可分隔处理的系统在高等动物细胞中证明化学致突变物/致癌物诱发的基因突变还可发生在未受直接攻击的靶基因中(非定标性突变)。这种突变有好发的序列特异性,是延迟发生的并依存于致突变物诱发的基因表达改变;已从致突变物处理细胞中分离到30余个表达序列标识(EST),其中2个ESrl、的相关基因分别对突变的发生有增强或抑制作用。在致突变物处理细胞的DNA复制保真度明显降低,伴有DNA聚合酶酶谱改变,但DNA错配识别和校正能力并无改变。还证明致突变物作用后细胞的cAMP一蛋白激酶A和应激性MAPK信号转导通路被激活。在这些基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致癌物诱发哺乳细胞突变机制的新观点。
        余应年迄今在国内外已发表论文130余篇,主编专著2部,参编专著5部;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17项。培养硕士(16人)和博士(18人)研究生34人,其中已毕业并授予学位的27人(硕士15人,博士12人)。余应年多次参加国际肿瘤学术会议和代表我国参加国际环境诱变剂学术会议和nEMS的理事会。1986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7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一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并被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EMS)常务理事会推荐为1999国际诱变剂学会联合会(nEMS)突变研究奖的候选人提名。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