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桥

        关桥,焊接专家。1935年7月2日生于山西省太原市。1952年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在全国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中,以优异的成绩被选拔入北京外国语学院留苏预备部专修俄语。1953~1959年就读于莫斯科包曼高等工学院,在机械工程系焊接专业学习。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在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工作。1959年底再度赴莫斯科包曼高等工学院研究生院学习,师从焊接结构专家尼古拉耶夫院士,1963年初完成了“钛合金焊接构件的残余应力和变形控制及强度问题”的学位论文答辩,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回国后至今,在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从事航空特种焊接技术的工艺和设备研究及焊接力学的应用基础研究。历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和研究所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87~1988年间,应英国皇家学会邀请,在剑桥英国焊接研究所(TW)从事合作研究。1990年,他当选为中国焊接学会理事长(1990~1995),曾任国际焊接学会(IIW)副主席(1992~1995)和该国际学术组织的学术委员会委员(1996~1999)。1994年,他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副主任。关桥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和清华大学兼职教授。
        关桥在焊接科技领域中,在焊接力学基础研究与航空特种焊接技术应用研究中,取得一系列创造性和开拓性成果,荣获国家和部委多项奖励,作为第一作者先后在国内外重要专业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著50多篇。他的科技成就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他建立了“低应力无变形焊接”理论,是这项新技术的发明人。从理论上阐明并论证了在焊接过程中主动控制应力变形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突破了焊接变形“不可避免”的传统认识,解决了焊接科技与制造工程中的一大难题。用这一理论指导“薄板构件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方法”的应用研究,获国家发明专利。该技术应用于航空涡喷系列发动机的研制和航天运载火箭生产,防止了质量隐患,解决了新型号研制中的关键技术难题,效益显著,实用效果突出;先后获航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航天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鉴于这项成果属于在焊接结构变形控制领域中的重大突破,对保证航空航天薄壁焊接结构的可靠性、完整性有重大作用,对焊接力学学科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该项成果于1995年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近年来,他又进一步采用“热源一热沉”系统,实现了动态控制焊接热应变的新构思,赋予“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技术”以更好的工艺柔性,并应用于新飞行器制造;再获国家发明专利。
        他在焊接力学和焊接结构完整性研究中,针对传统的焊接力学理论中平截面假设的局限性,提出了“内拘束度”概念,给出了焊接不协调应变的“预置温度场静态控制”和“多源统动态控制”的物理数学模型,开拓了焊接力学研究和接头热应变损伤定量分析的新方向。他坚持数值模拟必须用实验来验证,发展了在焊接局部高温、大温度梯度、大应变梯度特殊条件下的“焊接瞬态热应变云纹测试技术”,用以验证所开发的软件;这项高难度的研究成果,把我国焊接力学研究推进到工艺力学研究的国际前沿,获得航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他在国际焊接学会(11w)年会上多次发表论文,引起同行关注,他的系列论著被推荐在I耐权威刊物《Welding in the World》上刊出。
        30多年来,他在科研和生产第一线主持和指导了多项航空工业急需的特种焊接新技术研究开发和工程应用,如扩散焊、SPF/DB组合工艺,脉冲’FIG、MIC悬空焊工艺,焊缝滚压和预变形工艺,真空电弧焊与钎焊,搅拌摩擦焊等,开拓了我国航空特种焊接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为新飞行器研制和工厂技术改造提供了先进技术保证。80年代末,基于对国际上材料加工领域中多学科交叉前沿发展态势的分析,提出建立“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议,并参与组建了该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指导开展电子束、激光和等离子体在先进材料加工与制备领域中的技术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1998年,在他的倡导下,又组建了“航空连接技术”重点实验室,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他注重人材培养,带出了一批年富力强、高素质的专业科研队伍,培养的研究生和青年骨干多已肩负重任。为表彰他所做出的贡献,先后授予他全国科学大会奖、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航空金奖和光华科技基金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关桥在中国焊接学会历任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理事长,注重学科发展为经济建设服务,并多次率团参加国际焊接学会(IIW)和国际学术会议,宣读学术论文,促进国际交流。1994年作为国际焊接学会副主席和东道主中国焊接学会理事长,成功地在北京主持了国际焊接学会第47届年会,在国际焊接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为我国焊接科技走向世界打下良好基础。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