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炎

        王永炎,中医学家。1938年生于天津市,少年求学于北京第十三中学,1956年9月~1962年9月就读于北京中医学院,本科六年毕业。后留校历任助教、主治医师、副教授,1983年12月任北京中医学院院长,1985年以后晋升为教授、主任医师,199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j脑病研究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学、中药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卫生部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副会长;1997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永炎教授从事中医内科科学研究、教育、医疗3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是中风病与脑病的I临床研究。先后承担国家“七五”、“八五”与“九五”中医药防治中风(脑血管病)、老年期痴呆等攻关课题及部级以上课题8项;还承担有WHO科研合作项目脑血管病的中医康复。通过对缺血性中风系统临床研究观察,总结了证候演变、辨证治疗、调摄护理的规律。针对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证、痰热腑实证而设计、研究的化痰通腑汤与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疗法,提高了显效率,减轻了病残程度。曾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部市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已培养医学博士23名。
        对于中风病的研究,遵循中医理论体系,继承历代各家学说之长,引入与应用医学计量学、影像诊断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病理学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一步阐明病因病理,总结证候特征,探讨证候演变规律,力求揭示复方干预证候的药效物质基础和疗愈机理,优化防治方案,制定与验证诊疗、预防、康复、护理规范,提高了防治水平。
        王永炎教授主持制定的中风病中医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已经被推广试行,该《标准》首次应用医学计量学记分方法评价疗效,并应用辨证量表、CT、MRI、临床流行病学等方法进行了深化研究。为提高中医临床学科的科学性起到重要作用。先后获1986年卫生部重大科技成果乙级奖,1995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针对中风病急性期最常见的痰热腑实证,设计、研制了化痰通腑法,并用创制的化痰通腑汤进行治疗,15天内的显效率达51.3%,专家鉴定认为:化痰通腑治疗中风急症在继承基础上有发展和创新,居国内领先水平。为了研究系统中药汤剂和冲剂的疗效机制,以王永炎为主要设计者,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到化痰通络汤、冲剂,化痰通腑汤、冲剂,益气活血汤、冲剂具有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体内纡溶活性的作用,并可明显地延长实验动物体内血栓形成时间,说明系统方药从不同环节起到了防治血栓形成的作用。王永炎教授作为中医急诊必备用药清开灵注射液的主要研制者之一,首次应用清开灵注射液开展治疗中风病痰热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清开灵是针对急性期重症病人而研制的安全、有效,并从静脉滴注给药的急救用中成药新剂型,运用国际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其显效率达53%,与国内外同类研究比较,居领先水平。实验研究表明在改善中风患者红细胞膜流动性,调整微量元素铜、锌比值,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实验动物脑血肿吸收等方面,具有明显作用。本项研究获1989年部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年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王永炎近十年来重视中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连接的研究。提出了中医学的定义并刊载于其作为主编的《临床中医内科学》一书的弁言;提出了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它以生物学为基础,与理、化、数学交融,与人文哲学渗透,它具有丰厚的中国文化的底蕴,其辨证思维为主导的病证结合辨证论治体系显示了学科的优势与特色;积极倡导运用分析与综合集成相结合的方法,以大学科的观念为指导,汲取相关学科与前沿学科的理论与手段,开展实证研究,体现中医研究的混沌理论,动静结合与整体观念,阐示中医药诊治疾病的科学原理,推动中医学现代化、国际化进程,提高中医学术水平,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中医学术与管理规范的研究是中医学术建设的基础工作。王永炎教授1982年参与并主持了中医病案书写规范的制定,1983年即被卫生部采纳,修订后推广全国试行,又于1992年总结经验再次修订实施。他参加了卫生部药政局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编写、论证、定稿工作。它是我国新药开发的重要依据。参加了《中医医疗事故纠纷的防范与处理》的编写工作,任副主编。这是带有法制性的中医规范,是当前处理事故、纠纷的主依据。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zY]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编写、论证、定稿工作,已于1995年1月发布实施。
        王永炎教授热爱祖国,勤奋好学,治学严谨,为人师表,学风正派。重视医德修养,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为人民服务,受到病人的广泛赞誉。他常讲:“三人行必有吾师焉”,他提出不仅要向老师学习,还要向同仁学习,向朋友学习,甚至向病人学习,向学生学习。在教学工作中尊师重教,为培养青年学术带头人,指导博士生及博士后认真负责,能够毫无保留地传授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有3名助手被破格晋升为主任医师与研究员。为中医医疗、教育、科研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与骨干力量。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