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永新

        俞永新,医学病毒学家,1929年3月出生于福建省仙游县,1947年考入福建协和大学,1953年3月福州大学生物系本科毕业。同年分配于卫生部生物制品检定所任职至今,主要从事病毒学基础研究,病毒疫苗研究开发和疫苗质量控制和标准化。在该所历任病毒疫苗室、病毒一室副主任、主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生导师。现兼任卫生部自然疫源性疾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卫生部生物制品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卫生部新药审评委员会顾问,并担任《病毒学报》、《中国生物制品学》和《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期刊编委。
        俞永新1953年开始从事乙型脑炎病毒研究和疫苗质量控制工作,由于乙型脑炎在我国每年数万人发病,病死率很高,一般为5%。35%,而活存者中还有很高的神经和精神上的后遗症(约1/3),严重危害儿童的生命健康。疫苗接种是唯一有效的预防措施,因此当时国内大量应用一种由脑组织制成的鼠脑疫苗。但是50年代中后期疫苗出现接种后副反应很大,卫生部下令停产,疫苗必需改进提高或研究新制品。当时任乙脑小组组长的俞永新在室主任李河民的倡议和指导下开始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研究。由于国外尚无这类制品,研究只有依靠自己探索。开始他们采用鸡胚细胞体外长期培养减毒的办法,效果不明显。俞永新根据文献报道地鼠肾细胞对乙脑病毒十分敏感,提出改用地鼠肾细胞培养减毒的办法,结果在将SA14乙脑病毒传至100代时病毒对小鼠的脑内注射几乎不致病。他们经过多次单一病毒颗粒蚀斑技术进一步挑选,获得一株毒力低、稳定的弱毒株。然而正当这一株病毒有希望进入临床观察时,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他不顾当时的种种压力,坚持带领小组人员进行临床前疫苗试验并亲自到山东、福建等基层进行人体观察。观察结果,他们所研究的减毒疫苗对人体十分安全,无不良反应,这大大鼓舞了他们,但是后来的血清学结果证实疫苗的免疫性不够好,抗体阳转率不比当时使用的地鼠肾灭活疫苗高,再作下去困难很大。但是他认为减毒株对人体的安全性是最重要的。经过精密的试验设计,采用不同动物以不同途径接种,不同取材的传代方法进行试验,发现病毒在乳小白鼠皮下连续传代的方法免疫力提高最为明显,再经过蚀斑挑选,获得了一株对小白鼠和猴子脑内接种不致病的高度减毒、稳定而免疫力好的弱毒株(SAl4一14—2)。并且又经过人体三次观察证实其不但安全,而且免疫性,大大提高,抗体阳转率达85%~100%,高于原来的弱毒株和灭活疫苗。
        1989年用这一弱毒株与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协作研制成功了预防大脑炎的减毒活疫苗。这种新型疫苗较国内外当前使用的死疫苗具有反应轻、免疫性强、免疫持久性长、使用方便(注射量和次数减少一半)和价廉的优点。1989年投入正式生产,目前年生产量达3500多万人份,在全国应用后对当地的乙脑发病率降低十分显著,有效保护率在95%以上。有关研究成果发表后深受各国关注,由美国几家医学研究单位和我国四川医科大学组成了中美专家小组通过在四川省对1~6岁儿童接种活疫苗后的实际调查,在1996年《柳叶刀》医学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说,中国制的这种新疫苗预防脑炎效果好,疫苗的有效率达到97.5%,无疫苗引起的不良副反应。由他主持的这项成果1989年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0年被《科技日报》评为1990年十大科技成就之一。
        94年被评为1994年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之一。另外乙脑减毒活疫苗对预防猪感染乙脑病毒后引起大批母猪流产、死胎和公猪睾丸炎的效果也十分显著,目前已在全国普遍应用。1981年曾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80年代流行性出血热在我国的流行逐渐扩大;每年发病人数达6万~8万人,死亡数千人。由于出血热病毒已经分离到,为研制疫苗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八五”期间6个疫苗研究单位组成了一个疫苗攻关协作小组,推举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为牵头单位,俞永新为负责人。俞永新就疫苗生产用毒种的筛选、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主要方面提出计划制定研制设计。一方面积极配合各单位筛选毒种,一方面对各单位初筛的毒种与国内分离的10多株病毒作抗原性比较,把毒种的有关数据提供卫生部新药审评委员会作为依据。有关出血热疫苗的效力质量标准和临床血清学的有效标准,国内外都存在不同看法,俞永新坚持疫苗是否有效应以免疫后能否诱生中和抗体为依据,并在他的试验室内首次在国内建立成功一种国际上公认的空斑减少中和试验方法用以检测中和抗体水平,制定了协作组统一的质量标准。这种方法和标准很快被新药审评专家委员会认可作为疫苗质量和临床效果的评定标准。用这种标准要求高、难度大,但对疫苗质量提高有促进作用,疫苗由早期难于产生中和抗体逐步提高到能稳定地产生较高水平的中和抗体。在人体临床试验这一重要阶段,俞永新及其试验室直接参与了试验,从中获得几项重要的数据,为实施有效的疫苗免疫方案提供重要依据。由于协作组各单位的互相协作,充分交流,按期完成了攻关任务。研制成功了三种类型出血热灭活疫苗,即沙鼠肾细胞、地鼠肾细胞和纯化乳鼠脑疫苗。这三种疫苗于1993年和1994年开始投产,并在全国17个省市流行区大规模应用,效果十分显著。据调查,保护率在94%~98%,发病率较接种前降低91%~100%。该成果1996年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由他主持的另一项与疫苗有关的“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空斑技术在我国首次建立和应用”课题1991年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永新还参加由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牵头的“狂犬病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的研制”。1980年研制成功了这种细胞疫苗并取代以往副反应很大的羊脑粗制疫苗,使用后反应轻,无神经性变态反应,效果好,目前年产量达600多万人份,满足了被狂犬致伤的预防免疫,狂犬病例由80年代的年6000例,下降写近年的年300例以下,该研究成果于1980年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另外俞永新还参加了有关虫媒病毒、出血热病毒等科研课题,获部级和省级成果奖6项,发表论文117篇,主编或参加编写论著5部。
        1977年被评为北京市医药卫生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卫生科技先进个人,1991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北京日报》以“科技之星”发表他的事迹。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