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孝炎

        唐孝炎,环境化学家。1932年10月出生,江苏太仓人。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至今,历任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放射化学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环境化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主任。现任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联合国环境署(UNEP)臭氧层损耗环境影响评估专家组共同主席,国家教委高校环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等。
        1953年本科毕业后,唐孝炎就读北京大学化学系胶体化学研究生,师从傅鹰教授。一年后,因工作需要调出,担任原苏联稀有元素化学专家的专业翻译。1955年调至技术物理系参与筹建放射化学教研室及放射化学专业。1956年在教学的同时, 在原苏联专家指导下进行同位素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1959年被选派去原苏联科学院地球化学分析化学研究所和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进行高能核反应化学的研究,在高能质子核散变反应中稀土元素的缺中子同位素方面作出了成绩。
        1969年,她随技术物理系内迁至陕西汉中。在1972年周总理主持召开第一次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提出全国应抓好环境教育的感召和学校领导的支持下,筹建起了我国第一个环境化学专业。这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是一个崭新的领域。那时,国际交往极少,加之地处偏僻的汉中,物质条件也极困难。从资料收集,国际国内情况调研,教学计划制定,课程设计,教材编写到实验室建设,一切都需从头做起。她和同事们日以继夜,经过不懈发努力,在1973年正式开始招生。从此她投身于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是我国较早开始环境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少数科学家之一。
        70年代初期,我国兰州西固地区夏季出现了不明原因的污染,导致流泪、植物枯萎,小学生学习受扰。这种现象和美国洛杉矶50年代发生的光化学烟雾公害事件的症状类似。这种污染是由汽车排放的碳氢化合物的氮氧化合物在太阳紫外射线作用下经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以臭氧为主要污染成分,是一种强刺激性和高氧化性的污染,对人体、动植物有严重危害。但兰州与美国洛杉矶不同,无大量汽车。从1974年开始,她带领的研究组在国内对光化学烟雾尚无了解的情况下,从文献调研、建立分析方法、现场观测、实验室模拟、建立模式到制定控制对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于1977年确证该污染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光化学烟雾污染。1979年,为了进一步研究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她主持设计建造了我国第一个光化学烟雾模拟装置;在当时国内无计算机软件的困难条件下,开发了国内最早的用以描述二次污染物时空分布的大气质量模拟模式。于1981~1984年作为国家环保局重点项目“兰州西固地区光化学烟雾污染和防治对策研究”项目的技术总负责人,设计和组织了国内首次大规模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相结合的现场观测。综合应用现场和实验室模拟光化学反应的手段和数学模拟模式研究,得出兰州西固地区的光化学烟雾形成不同于国外的特点:①该污染来源于石油工业和电厂,不同于国外的汽车尾气来源;②其前体物碳氢化合物与氮氧化合物的比值比国外大十倍以上,在该比值下,氮氧化合物是形成臭氧的敏感物质,是控制的重点。据此制定了符合当地的控制对策,有效地减轻了当地夏季的光化学污染。
        兰州的研究工作使她充分领略了大气中化学过程的奥妙和在环境科学中的重要意义,比而坚定了在大气化学领域进一步探索的决心。在随后数十年的时间里,她先后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或石油化工区开展了光化学烟雾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80年代初期,我国出现了酸雨,它是燃煤排放的SO2在大气中氧化反应的产物。当时,一般倾向于认为我国的酸雨问题是由高硫煤燃烧产生的SO2造成的局地污染问题。唐孝炎根据一些地区的酸雨资料和实地的调查研究,特别是酸雨形成中大气化学和物理过程的本质,敏锐地提出我国存在输送类型酸雨的观点。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酸雨可能属于此类型,建议应在峨眉山和广东、广西地区开展酸雨研究的计划。她和她的研究组自1984年以来通过“六五”国家重点课题和“七五”、“八五”国家攻关课题,对我国广东、广西、湖南、山东等地区的酸雨问题从特征、来源、成因、形成过程及防治对策进行了十多年的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证实了我国存在输送类型酸雨的观点。在酸雨的研究中,她将光化学烟雾污染研究中的大气氧化性和酸雨的成因相结合,对酸雨形成的主要氧化剂过氧化氢在两广地区进行了空中航测、高山和地面观测,模式研究的多方面研究,确证了氧化剂在华南地区酸雨形成中的作用。由于过氧化氢与大气臭氧是同时由光化学反应生成的,因此臭氧高的地区也必然是过氧化氢高的地区,也就是大气氧化性高的地区。据此提出在两广地区,尤其是汽车尾气排放量高的地区或城市,在制定酸雨控制对策时,在考虑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同时,还必须注意控制大气中氧化性物质,如臭氧和过氧化氢。她在酸雨研究中的许多见解如干沉降的重要性、大气碱性尘对酸雨的中和作用有可能使北方地区因除尘而导致酸雨的出现,以及细粒子可能是酸性硫化物远距离传输的主要形成等,均是我国酸雨研究和酸雨污染控制方面的重要思想。
        臭氧层消耗是当前国际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为履行中国对全球臭氧保护的承诺,受国家环保局的委托,她主持编写了《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资逐步淘汰国家方案》,在准确把握文件内容中科学上和工业上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不仅为国家争取多边基金上亿美元的资助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受到蒙特利尔议定书执委会高度评价,决定译成六国文字,作为其他国家的参考范本。近年她已在代用品在大气中的稳定性预测及其环境效应研究方面逐步取得成果,并被推荐为联合国环境署臭氧层保护环境影响评估专家组共同主席。
        她在40余年的教育生涯中,在创建新学科专业,建立新学科实验室,开设新课程,编写新教材和培养人才等方面也有不少贡献。她尤其重视并积极创造条件培养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和科学工作者,在指导中青年教师和培养研究生、博士生等方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1985年,唐孝炎以兰州西固地区光化学烟雾污染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87年因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89年她又因我国酸雨来源、成因、影响和防治对策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还曾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她主编的教材《大气环境化学》多次获得国家环保局、国家教委和北京市的奖励。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