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廷栋

        傅廷栋,农学家。1938年9月9日生于广东省郁南县连滩镇天花塘乡。1954年广东省西江农校(原为喜泉农校,现为肇庆农校)毕业,后分配到中山县农业局,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两年,1956年考入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原名华中农学院)农学系学习,1960年毕业,留校在作物遗传育种教研室任助教。1962年考取本校教授、我国著名油菜遗传育种专家刘后利的研究生,研究方向是油菜遗传育种,1965年通过论文答辩(论文题目为:《不同生育期甘蓝型油菜品种形态及生理特性的研究》)。
        研究生毕业后,傅廷栋仍留校从事作物育种教学和油菜遗传育种研究工作。1972年起即以油菜杂种优势利用为主要研究方向。1978年由于在国内首次育成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及其杂种等成果,他由助教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81年6月至1982年2月他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德国Gottingen大学作物育种与栽培研究所合作油菜遗传育种研究。1987年他晋升为教授,1992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1995年5月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70年代中期开始,他先后曾兼任作物育种教研室副主任、农学系副主任等职。现任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所长、油菜研究室主任、华中优质杂交油菜研究开发中心主任等职,并兼任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作物遗传改良国家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攀登计划”中“粮棉油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基础研究”项目专家委员会委员、“油菜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基础研究”课题主持人、全国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杂交油菜协会副理事长、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湖北省农学会常务委员。1993年被选为国际油菜研究咨询委员会(GCIRC,总部在巴黎)理事。
        30多年来,傅廷栋一直从事“作物育种”等课程的教学和油菜遗传育种的研究工作。
        1975年他在国内首次育成甘蓝型油菜211,271等自交不亲和系及其杂种,增产效果约10%~20%,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为了克服繁殖自交不亲和系需要人工剥蕾的困难,他首次育成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的“保持系”和“恢复系”,实现自交不亲和系“三系”化制种;与此同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用盐水克服自交不亲和性的适宜浓度、方法及其机理。这些研究为繁殖自交不亲和系提供了新的途径,研究结果已被国内外大量引用。1993年瑞典Sw AB还与华中农业大学签订了转让271自交不亲和基因的合同,1994年美国学者还以271作为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的典型代表进行分子遗传学研究。因为他育成的271等自交不亲和系,不但具有自交不亲和性稳定,而且容易找到“保持系”和“恢复系”的特点,受到国际同行们的重视。
        1972年,傅廷栋在本校农场波里马品种区中首次发现波里马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国际上称为Pol cms)植株,1973年把种子赠送给湖南、江苏等近10个省的同行们,1976年湖北省农科院用这一材料首先实现三系配套,1982年江苏的同志把Pol cms的材料赠送给澳大利亚同行,从此Pol cms材料传遍世界各油菜生产国。1987年傅廷栋应邀在波兰召开的第七届国际油菜会议上作了“Pol cms的发现与研究”的报告,此后各国纷纷把Pol cms应用于育种实践。根据所查到的品种目录,到1994年底止,国外共注册(审定)12个油菜三系杂种,就有9个是用傅教授发现的Pol cms育成的;国内共审定的10个油菜三系杂种中,有5个注明不育系来源,就有4个来源于Pol cms。因此,Pol cms被认为“是目前国际上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傅廷栋及其研究组还对Pol cms的遗传、分类、细胞质效应等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研究广度、深度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1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傅廷栋参与“六五”、“七五”、“八五”和“九五”国家科技攻关油菜育种的论证和组织工作,是全国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专题的主持人或主要负责人。1992年,他育成我国第一个通过审定的低芥酸雄性不育三系杂种“华杂2号”(芥酸含量为0.15%~1.6%);于1994年又育成我国第一个通过审定的双低冬播油菜雄性不育三系杂种“华杂3号”(芥酸含量0.15%~1.32%,总硫苷含量为23.1~31.07μmol/g)。这两个优质杂交种在湖北三年区域试验和多点正式试验及安徽等省的正式试验中,产量比大面积推广品种“中油821”(芥酸48%,硫苷123.5μmol/g)增产10%左右,比同一区试的最优单、双低常规品种增产15%以上。由于华杂2号、华杂3号具有高产优质之特点,1993~1996年累计推广面积1300多万亩。“华杂2号的选育与应用”1995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华杂3号于1996年获国家科委、农业部“后补助经验”,是全国获此补助的10个农作物品种中唯一的一个油菜品种。
        傅廷栋连续被评为国家“七五”、“八五”科技攻关“有突出贡献人员”,受到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和财政部的联合表彰。
        傅廷栋十分注重把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结合起来,他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多篇,著有《杂交油菜的选育与应用》等专著。据不完全统计,他的论文被国外学者引用近100次,一些研究结果在国内外都有重要影响,例如,1989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油菜起源中心与三系选育有密切关系”的假说,认为“在油菜起源中心及其附近地区、进化程度较低的品种类群中,容易发现不育胞质和恢复基因;相反,在离起源中心较远、进化程度较高的品种类群中,较易发现保持系”,这一研究结果在国内外发表后,受到较高评价,并两次应邀在国际会议上进行介绍,认为这一结果对油菜三系选育有重要指导意义。又如,他及其研究组对国内外的主要油菜雄性不育材料从形态解剖,恢、保关系及分子水平上进行了系统分类,填补了我国在油菜雄性不育分类上的空白。
        傅廷栋主讲“作物育种学”、“油菜遗传育种学”、“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作物品质育种”等课程,培养了近1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有的已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
        由于傅廷栋在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上,做了大量工作,作出了贡献,得到各级政府、部门和国内外科学界的较高评价和奖励。
        他三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978,1991,1995),两次被授予湖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978,1992);农业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留学归国人员”(1991),“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2);劳动人事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3)称号;湖北省政府授予“湖北省劳动模范”称号(1992);国务际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95)。
        1991年傅廷栋被国际油菜研究咨询委员会(GCIRC,总部在巴黎)授予“杰出科学家奖章”,以“表彰他在发现波里马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及在国际上发展杂交油菜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他是继Stefansson教授1987年获此奖之后(每4年评一人),国际上获此荣誉的第二位科学家。GCIRC委员会在加拿大召开第八届国际油菜会议期间,为傅廷栋个人举行了有几百名各国科学家参加的隆重授奖仪式。德国Robbelen教授代表GCIRC致词,他对傅廷栋首次育成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及其杂种、实现自交不亲和系“三系”制种、盐水在克服自交不亲和性的研究、育成优质三系杂种以及“油菜起源中心与三系选育有密切关系”的假说均作了全面介绍和肯定。还说,几十年来,大家都希望利用油菜杂种优势,“……直到傅教授发现Pol cms系统,才首次被各国油菜育种家广泛应用……欧洲人通常毫无保留地将这功劳归功于中国”。这代表了国际油菜科学界对傅廷栋及他的研究组,作出的高度评价。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