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开达

        周开达,作物遗传育种学家。1933年出生于四川省江津县先峰乡的一个农民家庭,1945年入江津农校,1951年参加农村基层工作,任江津县德感区生产干事。1953年农村工作转入以互助合作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他被派往双河乡罗盘村蹲点。由于他生长在农村,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科学,在蹲点三年中除完成农村中心工作外,还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了抽水机改造、栽秧机研制、双季稻试验、水稻旱种试验和水稻杂交育种等科学研究。这些实验从犁田挑粪到栽秧割谷、从图纸设计到木工、钳工等一切活计都由他1人亲手操作。这些研究虽没有获得像样的成果,却培养锻炼了他的科学思维能力和1个科技人员必备的顽强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不怕失败,敢于攀登的勇气。1956年在全国开展向科学进军的大潮中,他考入了四川农学院,在四年大学生活中,经历反右、下放农村、大炼钢铁等运动,思想上、业务上日趋成熟。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承担作物遗传育种教学,同时参与教研组的玉米、马铃薯育种研究。1965年他被调入该校水稻研究室,致力于水稻育种和杂交水稻研究。在文化大革命中,研究工作受到冲击,在完全无经费的条件下,他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依靠身强力壮的优势,承担起从研究人员到工人的一切劳务操作。1974年首批冈型不育系冈朝A、冈二九矮7号A定型,1976年首冈型杂交稻培育成功,他开始了试验示范工作。在省农牧厅的支持下,成立了由他作主持人的四川冈·D型杂交稻协作组,开始了与生产单位的紧密联系。通过协作活动使冈·D型杂交稻的育种、试验、示范、繁殖推广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大加快了成果的形成与转化。这个民办科研协作组,迄今已整整活动了20年,并已发展为横跨南方12个省区,有112个市、县种子公司参加的全国性科研协作组织。
        1977年周开达晋升讲师,1978年冈型不育系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并在省科学大会上被评为四川省先进科技工作者。1982年晋升副教授,1984年被评为雅安地区劳动模范和四川省职工劳动模范。1986年被国家人事部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8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晋升教授。1989年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90年被评为四川省自然科学界精神文明标兵。1992年由于杂交稻育种上的突出贡献而受到省政府的重奖。1993年被评为四川十大英才。1994年被评为学校和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近十多年间,先后编著《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等专著3部、在《中国科学》、《作物学报》等省以上刊物发表论文90多篇。1978年以来先后获省部以上奖励18项,其中国家发明一等奖1项、农业部一等奖1项、四川省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
        周开达不仅科研成就显著,教学也尽心尽责。他治学谨严,学风正派,一丝不苟,1996年获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他现已培养硕士10人,博士和博士后12人,是省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的学术带头人”。现任四川省学位委员会委员,四川省青年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
        周开达1984年接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室主任以来,水稻科研教学工作得到飞速发展。1988年省政府决定将水稻研究室扩建为水稻研究所,他任所长至今。1991年水稻所迁温江,同年被国家科委、国家教委评为全国高校先进科技集体。他所领导的四川省水稻育种攻关组,“七五”、“八五”均获四川省六大作物攻关领导小组颁发的一等奖,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分获育种攻关单位特等奖和一等奖。目前除继续主持四川省水稻育种攻关工作外,还主持了国家水稻生物技术育种专题,兼任四川省作物学会、种子协会副理事长和省科协副主席。
        周开达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可简括为三个方面:
        冈·D型杂交稻育种成就
        周开达是我国最早从事杂交稻研究的科技人员之一。1969年他在育种材料中发现1份整区不育的株系,即开始了培育籼质籼核不育系的研究。经过五年精心选育和不断地探索,1974年首批冈型不育系冈朝阳1号A,冈二九矮7号A选育定型。1976年首批冈型杂交稻培育成功。由于籼稻系统发育进化阶段较高,籼质籼核不育系均表现出恢复系较多,容易组配出强优组合的特点,且籼稻的栽培面积广,品种资源丰富。这个办法很快为湖南杂交稻研究中心,四川绵阳农业专科学校等采用。经过10年的试验示范推广,到1988年由冈·D型不育系组配成的组合,已累计推广5700万亩,当年“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及冈·D型杂交稻”项目,获国家发明一等奖。迄至1996年,冈·D型杂交稻已累计推广2.0亿亩,增产稻谷150亿公斤。随着杂交水稻的广泛运用,水稻单产由400公斤提高到500~550公斤。为进一步发挥杂交水稻的潜力,他在80年代后期提出培育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和运用三列轮回选择改良三系杂交稻的育种计划,均已获得很好的结果。新育成的Ⅱ优6078,Ⅱ优162等重穗型组合,大面积亩产达600~650公斤,使杂交水稻产量实现第二次重大飞跃。
        两系杂交水稻育种中,倡导生态育种法获重大成就
        为了探索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新途径,他带领课题组于80年代中后期开始了两系杂交稻研究,针对长江流域早、中稻孕穗期常由低温袭击而使两用不育系发生育性波动的问题,提出用生态育种法以选育在低温袭击时育性不波动的两用系,即在高海拔山区的低温长日照下选不育株,在高温短日条件选转化结实株,高世代材料,同时置人工控制的高温短日、代温长日和自然条件下进行严格鉴定的生态育种理论与方法。经过近10年的努力,已由此法育成了能在23℃低温条件下保持稳定不育的2877s,601s,612s等光温敏不育系组配出两优681等高产、优质、抗病的两系组合。这项研究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已通过“863”和省科委组织的联合鉴定,现今他所倡导的生态育种法已为全国许多科研单位广泛运用。
        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
        1988年春天,他的助手在海南冬繁育种材料中发现1份花粉不育而能自行结实的材料。他即带领科技人员对该材料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确认该材料具有未受精卵细胞成胚、未受精极核形成胚乳和不定胚等无融合生殖特性,是稻属植物中发现的首例无融合生殖材料,定名为SAR-1。1992年又1份由未受精助细胞成胚的双胚无融合生殖材料通过技术鉴定。现今正在研究中的SAR-3材料其三倍体株能自行结实繁殖三倍体后代。三倍体也能同二倍体杂交产生二倍体杂种,这些真实杂种在F1代表现很明显的株间分离,但都结实正常。F2代的性状表现和F1代完全一样,只是株间不再分离,成为完全稳定的株系,一些株系的杂种优势明显,具有固定杂种优势的性质。现已按他制定的无融合生殖杂交稻的育种程序,育成了比汕优63明显增产的无融合生殖杂交稻。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