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树桐

        徐树桐,地质学家。1929年5月16日生于江苏省沭阳县。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被分配到燃料工业部(后改为煤炭工业部)地质总局工作一年。1953调到合肥工业大学(包括其前身淮南煤炭专科学校和合肥矿业学院)地质系,先后任助教、讲师,助讲并讲授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和水文地质学等课程。1973年调到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先后完成指令性课题七项:定远雨林含铜砂岩,皖南变质岩地层的原始构造环境和变形,皖西霍邱群含铁岩系的构造分析,冀东太平寨附近太古宙变质岩构造形式和变形史,安徽省1∶50万大地构造图及说明书,皖南浅变质岩地区的构造格局和演化。完成国家“七五”攻关(子课题)一项:中国东部徐-淮地区构造演化及其与天然气的关系。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三项:华北与扬子板块碰撞过程及其对油气田和金矿的控制,大别山及有关地区特征性构造岩石单位的形成和演化,皖南地区变质古生代地层及其大地构造意义。完成这些项目的同时,发表论文30余篇(包括Science 1篇,Tectonphysics 1篇,Eur. j. Mineral 1篇以及Geological Magazine 1篇),专著3本:《安徽省主要构造要素的变形和演化》(海洋出版社,1987),《中国东部徐-淮地区地质构造格局及其形成背景》(地质出版社1993),《大别山的构造格局和演化》(科学出版社,1994),同时完成内部科研报告7份,并出版译著一本:《现代构造地质学方法,第二卷》(英,地质出版社)。完成的项目中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地质矿产科技成果三等奖3项。
        徐树桐于1980年起任中国地质会构造专业委员会组构与显微构造分会委员,1985年起任中国地质学会前寒武纪专业委员会委员,1987年起受聘为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岩石命名委员会变质岩分委员。1993起任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徐树桐于1987年、1989年、1992年、1994年先后应邀到瑞士(2次)、土耳其(2次)、西班牙、日本、意大利(2次)、英国和美国,对阿尔卑斯、特提斯、比利牛斯、三波川及海岸山脉等造山带作为期1~2个月的考察,并应邀在瑞士苏黎世理工大学(ETH)矿物岩石研究所,意大利都灵大学矿物与岩石科学系分别作“大别山柯石英的产出条件”,“中国东部大别山榴辉岩中微粒金刚石及其他超高压变质标志”和“中国东部的大地构造特征”专题演讲。1994年应邀作为召集人(convener)参加第16届国际矿物学大会在专业会议上作“大别山的超高压变质岩和矿物组合”演讲,1994年在日本参加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在两个专业组分别作“大别山的构造格局和演化”和“大别山榴辉岩中微粒金刚石及其大地构造意义”的演讲并引起轰动效应。1994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召开的“超高压变质作用和大地构造”会议上做“中国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的构造混杂岩”的演讲。
        徐树桐的研究工作对国际前沿课题——超高压变质带的研究以及将板块构造理论用于中国大陆地质方面作出了贡献,主要成就有:
        发现并确证了大别山超高压带在大于1000km2内的存在,包括:发现变质(陆壳型)榴辉岩中首例微粒金刚石(变质岩中第2例,首例为哈萨克斯坦片麻岩中微粒金刚石),以及稍早发现的柯石英和随后发现的大面积分布的含柯石英硬玉岩(可能为首例)。薄片中的微粒金刚石先由南京大学中心实验室陈强工程师,随后由中国地质科学院测试研究所李维华研究员用拉曼光谱证实(峰值分别在1331和1330cm—1处),人工重砂选出的微粒金刚石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研究所张汉卿研究员用X射线衍射并经三轴甘道夫照相机成像证实。这表明大陆地壳能俯冲到比原来想象大得多的深度(金刚石的形成需要压力大于35GPa,温度大于900℃的条件,大致相当于100km以上的深度),然后迅速返回地表,才能使其中的高压标志保存完好。这对传统的板块构造理论和模式以及下地壳的物理、化学过程的传统概念构成挑战,并为修改这些理论提供了重要证据。同时还论证了大别山的榴辉岩带是扬子与华北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构造混杂岩,并划分了构造背景不同的七个构造岩石单位。这些发现和论述,大大推动了超高压变质带和碰撞构造学向更高水平发展,并使大别山成为国际上最著名的碰撞造山带和研究热点之一。
        在皖南变质岩中发现了古生代化石皖南变质岩区是传统上“江南古陆”的一部分,一直被认为是前震旦纪的变质基底。徐树桐根据周边地质条件及本区地质面貌,认为可能是晚元古到早古生代的造山带,并于1991年起先后在本区变质岩中发现舌形贝(Lingulacea. fam. et gen; Lingulidae gen. indent)和锥石(Conulariid?),以及微古化石(以波罗的海藻Baltisphaeridum spp为代表和以小刺藻Micrhystridium为代表的组合。舌形贝和锥石化石由于受板劈理切割以及压扁作用无完整壳饰和明显内部构造而受到很多人的怀疑,但微古化石以及最近在同一构造带江西部分发现的放射虫都表明本区有古生代地层的存在。同时他根据构造背景将本区划分为四个构造岩石单位,论证了本区弧后型碰撞造山带。这对认识本区(乃至“江南古陆”)的构造地质演化和调整在本区的找矿方案,都有重要意义。
        徐树桐还鉴别出徐-淮地区半圆形推覆构造带。虽然早在20~40年代,老一辈地质学家翁文灏(1929)和喻德渊(1946),已在这个横跨鲁、苏、皖三省的弧形带内发现有冲断层存在,但只是作为燕山运动的标志而未涉及其构造背景。徐树桐首次论证了它是在大别山和苏一鲁造山带相背运动过程中,由其间边界断层前缘引起的一个半圆形但受到后期破坏的潜造山带,建立了平面上和剖面上的几何结构,并预测有若干被冲断层带逆掩的煤田,其中一些已被证实(如华家湖煤田)。
        此外,徐树桐还发现首例天然黑云母击象黑云母的击象(Percussion figure)以往只在实验室条件下由冲击(高应变率)作用获得过。徐树桐在研究皖东地区糜棱岩过程中,发现并论证了这种天然黑云母击象,同时论证了形成击象本身及其寄主糜棱岩粘-滑(stick-slip)机制以及糜棱岩能量释放过程中的蠕变——高应变率的交替现象,为冲击变质作用增加了一个新的识别标志。文章在Tectonophysics(1991,190V.)发表后,受到国际同行重视,先后有15个国家的学者索要单行本。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