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多慧

        何多慧,粒子加速器专家,1939年2月21日生于四川省仪陇县。1953年至1959年在仪陇中学学习,1959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子核物理及工程系(后更名为近代物理系),1964年毕业留校工作至今。1973年至1977年任近代物理系副主任兼加速器专业主任,1978年至1991年负责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工程建设,任技术总负责人、总工程师。1992年至1996年任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副主任。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并任中国粒子加速器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核科学技术)。1992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5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何多慧是新中国培育起来的优秀科学家队伍中的一员,他经历了从放牛娃到科学家的成长历程。他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酷爱读书,但因家境贫寒,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他才真正有了求学的机会。他从小热爱科学,酷爱自然和数理化,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使他正式踏上了科学的道路。
        在努力学习、攀登科学高峰的浓厚气氛中奋斗了5年,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何多慧,热切盼望能去从事国防科研,但是学校要求他留校任教。1970年他随学校从北京迁往合肥。1977年我国科学事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开始制定新的全国自然科学发展规划,何多慧和他的同事们抓住了国际科技发展动态和国内的机遇,提出了建造我国第一台专用同步辐射光源的建议,获得批准,被列入规划,1978年初开始预研制和物理设计。
        同步辐射是高能电子在磁场中回转时沿轨道切线方向所发出的一种电磁辐射,它具有频谱范围宽且可准确计算、强度高、天然准直、亮度高、偏振、脉冲时间结构和洁净等优异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许多科学和技术领域。国际上70年代中期开始建造专用同步辐射光源,专用同步辐射光源由储存环和它的注入器组成,是高科技的综合体,涉及复杂的粒子动力学和高频、微波、超高真空、精密机械、精密磁场、大电流高稳定度稳流电源、束流测量、计算机控制等许多高技术领域。当时中国加速器基础非常薄弱,根本没有储存环,最大的电子直线加速器的能量也仅仅只有30MeV。中国科大由于搬迁受到严重损失,人员大量流失,实验设备损坏,甚至没有足够的房间可供使用。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何多慧等年轻人勇敢地挑起了重担,开始了我国第一台专用同步辐射光源的预研制和物理设计,何多慧任技术总负责人。根据当时中国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他们提出建造一台能量为800MeV的真空紫外光源,为节省投资以一台能量为200MeV的电子直线加速器作为注入器。1978年6月至1981年10月完成了预研制和物理设计,提交了总体设计、理论设计和各子系统设计等25份设计报告,建成了一台30MeV试验电子直线加速器、一个容积为50升真空度达2.7×10-8Pa的超高真空系统、一块储存环弯转磁铁和一块四极磁铁,全面达到预期指标,通过了中科院组织的专家审查,获得高度评价,并获中科院1981年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1983年4月8日国家计委批准建设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何多慧任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工程总工程师,负责该工程的主体设备——合肥同步辐射加速器及光束线、实验站的工程设计、建造和调试。1984年6月完成扩大初步工程设计,通过国家计委委托中科院组织的专家审查,1984年11月动工兴建,并列为国家重点工程。1987年11月200MeV电子直线加速器出束,1989年4月26日800MeV电子储存环得到第一个储存束流,产生同步辐射光。从第一次试注入到获得第一储存束流(4mA)仅用了23个小时,随后在合肥召开的国际同步辐射应用会议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这是他们所知道的最快速度。1991年下半年储存环在800MeV能量下流强超过300mA,超过了设计指标,5条同步辐射光束线和5个实验站也都成功地投入运行。1991年底由国家科委组织和主持的国家鉴定认为“合肥同步辐射加速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已经达到国际同类加速器的先进水平,5条同步辐射光束线和5个实验站也已基本达到国际水平”。合肥同步辐射装置的建成,填补了我国高科技领域的一项空白,使我国在国际同步辐射界占有了一席之地。随后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工程通过了国家计委委托中科院组织的国家验收,并宣布正式投入运行,向国内外开放。“合肥同步辐射加速器及光束线、实验站”项目获1992年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和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自1992年开放以来,已在高科技领域取得多项重要成果。为了更加充分地利用合肥同步辐射加速器,国家已批准进行“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二期工程”建设,现已作为首批国家“九五”计划大型科学工程项目启动。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工程自始至终得到了严济慈、王淦昌和谢家麟等老一辈科学家热情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老一辈科学家们的精神使何多慧等深受感染,现在他们正以同样的精神培养着年轻的一代。
        为了发展比同步辐射更加优异的新一代光源,以进一步促进我国高科技事业的发展,何多慧多年来还一直在不懈地从事自由电子激光研究。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