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华

        周新华,地球化学家,1942年1月出生于上海市。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化学系,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等单位任职,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实验室评价委员会主任。另先后任职于多个国内外学术组织,例如,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地幔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岩石圈计划任务组成员等。1980年以来为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员、国际火山学与地球内部化学学会会员等。1980~1994年期间,先后7次赴加拿大(【J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美国(Carnegie:Institution 0f Washington,D删,and【Jniversity 0fCalifomia)、英国(LJniversity of Cambridge)、原联邦德国(Max—Planck一:[nstitut fur Chemie)和瑞士(删)长期进修、访问和合作研究。多年来在同位素地球化学、地质年代学、地幔地球化学和岩石圈深部研究方面主持或参加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部重大、重点、攀登预选项目多项,取得了突出成绩,先后获国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有关奖项多次,并被人事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其取得的主要科技成果可总结为如下三个方面。
        1.开创和深化中国大陆地幔地球化学研究。自70年代末以来,与国际研究同步,率先系统开展了中国大陆地幔地球化学研究,揭示了中国大陆地幔高度的化学不均一性,反传统的提出并论证了中国东部大陆新生代玄武岩地幔源区与大洋地幔的相似性以及上地壳混染作用在东部幔源岩浆成因中不具重要影响;进而识别了多种地幔源区组分的存在,特别是发现了原始地幔(PM)和低肛地幔相关过渡性是I性富集地幔的本质特征;从地球化学角度预测并强调了地幔交代作用的普遍意义,提出了三组分混合动力学模式以解释地幔源区化学特征,完成了大陆尺度的中国地幔化学区划,揭示了深部组分的块体构造特征,为研究岩石圈构造演化开辟了学科交叉的新途径。该成果在多次国际学术会议报告,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重视。核心论文获高SCI引用率。作为项目主持人获1995年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2.提出构造演化的地球化学制约,岩石源区省(Source Province)和广义地壳存留年龄的概念,率先开展大陆地壳增生的地球化学判别研究,并应用于中国东南岩石圈构造演化研 究。通过系统工作,论证了该区大陆地壳具有超多阶段和幕式增生的演化特征,确证华南地区古老大陆地壳(3.2Ga)的保存,中元古代(1.4Ga)大陆裂解事件的广泛性和早古生代花岗岩源区物质组成的规律变化,进而预测了该区前早古生代不同大地构造相的可能分布,为该区构造演化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地球化学制约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结合构造条件和源区物质特征的新的花岗岩成因分类方案。该成果在ICOG7,IGC30等国际学术会议报告,并获1996年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3.率先开展太古代地体下地壳成因麻粒岩捕虏体系统研究和大陆岩石圈四维填图试点研究,提出了岩石圈深部壳幔相互作用(底垫和拆沉)的多元同位素体系论据及明确的年代学证据。提出了显生宙以来下地壳增生与地表块体构造事件相关性的论点,为下地壳及壳幔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多元同位素示踪确证了中一新生代环渤海地区地幔源区时空变化特征,为我国东部大陆岩石圈巨厚减薄研究提供了系统的地球化学论据。结合地球物理及岩石学、大地构造学的研究,为我国典型地区大陆岩石圈四维填图研究奠定了基础。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