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阶平

        吴阶平,医学家、教育学家。1917年1月22日生于江苏省常州,1933年至1937年北京燕京大学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42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1997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1942年至1945年在北京中和医院任住院医生、总住院医生、主治医生。1946年至1947年在北京大学医学院任讲师。1947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进修,1948年底回国。1948年至1960年任北京大学医学院副教授、教授。1960年至1970年任北京第二医学院筹备处主任、教授、副院长、院长。1970年后历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中国首都医科大学校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名誉校长,北京医科大学名誉校长、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华医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副会长,国际计划生育联合会中央理事会副主席、亚大地区主席,欧美同学会会长,中国吸烟与健康协会会长,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主席。
        吴阶平教授还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上海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名誉校长,华西医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汕头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香港外科医师学院荣誉院士,比利时皇家医学学院国外院士,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师学院荣誉院士,美国医师学院荣誉会员,美国泌尿外科学会荣誉会员,日本泌尿外科荣誉会员,加拿大家庭医师学院荣誉会员,北美透析移植学会荣誉会员,国际外科学会荣誉会员等。
        吴阶平教授是新中国泌尿外科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在泌尿外科、男性计划生育方面有突出贡献。
        1953年开始对肾结核对侧肾积水进行研究。晚期肾结核患者中,双肾结核属不治之症,通过临床和病理学的研究,吴阶平等证明其中15%实际不是双肾结核,而是“肾结核对侧肾积水”,即一种过去从来未认识的病理改变。研究证明了发病机制,提出了新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案,发表中英俄论文报告之后很快为国内外学者所证实。五六十年代在我国每年数以千计的患者得到挽救。
        1977年吴阶平提出并确立肾上腺髓质增生为独立疾病。经17年的资料积累,否定历史上认为无此种病变存在的错误认识,在病理学和治疗效果的证明下于1977、1978年先后发表了中英文研究报告。1979年美国泌尿外科年鉴刊登后引起国际上的重视,并逐渐发表他们类似的研究结果,承认这一病变的存在。1985年又提出这一罕见疾病在我国的特点,在临床医学中研究新病种获得重大成果。
        他开展了肾切除后留存肾的代偿性生长的研究。肾切除是常用手术,迄今尚认为另侧肾在形态和功能上正常,在肾切除后留存肾可以承担生理需要,不影响健康水平和寿命。长期临床实践证明这种认识过于简单化。留存肾的代偿性增长程度决定于多方面的因素,如代偿不足即影响健康和寿命,这一研究的第一阶段工作,包括动物实验研究、细胞培养、有关DNA的测定等已证实肾切除后对动物寿命的影响、代偿性增长的关键时机、抗癌药物的抑制性作用等。初步实验研究的成果在临床回顾性研究中已证实符合人体情况。目前这一研究尚在继续中。
        1956年吴阶平首次提出通过输精管结扎时灌注远段精道,杀灭剩余精子,使结扎术立时起效,便于计划生育的开展,后又在此法的基础上,提高了经皮注射输精管粘堵和栓堵术的成功率。
        吴阶平教授主持编写了中国第一部泌尿外科专著《泌尿外科学》(1963年),还著有《外科学》(1978年)、《黄家驷外科学》(1986年)和《肾脏病学》(1987年)等医学书籍21部(其中13部为主编)和医学论文150篇。他从事医学教育50年,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并注重在实际工作中培养、提高。
        由于吴阶平教授在医学临床教育、科研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共获得全国性科技奖7次,首届中华人口奖,北京医科大学首届伯乐奖,巴黎红宝石奖,巴黎红宝石最高奖和日本松下泌尿医学奖等。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