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国

        王正国,野战外科学专家。1935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1956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随后被分配至军事医学科学院外科研究所任实习研究员,1964年任助理研究员,1982年11月至1983年12月由世界卫生组织选派到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作访问学者,1983年8月被该校任命为教授会成员;回国后,于1984年6月破格晋升为研究员,1985年6月被批准为我国野战外科学第一位博士导师。是我国冲击伤、创伤弹道学和交通事故伤研究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88年任第六届国际创伤弹道学会议秘书长,1993年被聘为国际军事医学委员会“文肯奖’,评委,1996年起任国际交通医学杂志(英文版)副总编,现任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第四研究室研究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创伤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创伤杂志》总编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常委,1994年12月被选为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首批院士。1996年获全军首届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已培养博士生28名,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王正国院士是我国重点学科——野战外科学的学术带头人,1956年大学毕业后,从事烧伤和放射性复合伤的研究,70年代以后,主要从事冲击伤和创伤弹道学研究。近年来,同时又领导交通事故伤的研究。
        自1970年起,王正国开始主持冲击伤研究,曾先后8次赴核试验场,对核爆炸动物冲击伤进行了实验观察,取得了大量数据,在国际上首次系统地阐述了冲击伤发生机理和防治措施,撰写了“核爆炸冲击伤”的学科总结,以后又参加编写了《核武器损伤及其防护》一书,这是国内防原医学的主要参考书之一。
        以后,王正国在系统研究冲击波杀伤效应、量效关系、安全标准和冲击伤的诊断、治疗及防护的基础上,编著并公开出版了国际上第一本系统阐述冲击波致伤机理和冲击伤防、诊、治的专著《冲击伤》(1983年)。该书部分章节已被美国译成英文,西德斯普林格出版社已签约用英文出版此书。冲击伤防治研究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5年后,王正国领导建立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大、中、小系列生物激波管实验室,可模拟核爆炸和炸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并能给不同动物(大白鼠、兔、狗、羊等)局部或全身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伤,实验重复性好,能量参数和伤情稳定,使冲击伤研究上了一个大台阶,为此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美国军事医学教科书(1991年)曾对王正国领导的冲击伤研究进行了专门的介绍。
        针对烧冲复合伤中治疗矛盾(如多输液易引起肺水肿、少输液易引起休克),王正国作了深入研究,提出在监测胸部体征的条件下补给足量的液体是安全的。临床实践证明了这一论点的正确性。这为挽救危重烧冲复合伤伤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70年代后期,王正国院士与刘荫秋教授等人一起,在我国率先开展了创伤弹道学的实验研究。在高速武器致伤的伤道病理形态研究中,首次提出伤道周围肌原纤维“Z”线呈阶梯形分布,并与压力波方向有关。同时,还发现组织损伤的不均匀性和相嵌性。据此提出早期清创难以将坏死组织全部切除,从而为延期缝合提供了理论指导。1981年,他代表中国首次参加了在瑞典召开的第四届国际创伤弹道学会议,并在大会上作报告。在1988年召开的第六届国际创伤弹道学会议上担任大会秘书长,并成功地主办了该次大会。他在创伤弹道学方面的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并主编《创伤弹道学》专著(1991年出版)。
        他领导建立了国内唯一的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撞击伤(交通事故伤)实验室。可模拟300km/h车速致伤,领导开展了撞击伤发生机理和量效关系研究。他先后主持召开了我国两届交通事故伤会议。1994年5月,作为中国唯一的代表,赴巴西圣保罗参加了第13届国际交通医学会议,并在会上作了“中国交通事故伤现状和对策”的报告,《国际交通医学杂志》主编听了他的报告后主动要求将此文在他主编的刊物上发表。会后,他代表中国申请主办下届国际交通医学会议获得成功。主持编写了《交通医学》专著(约140万字,已出版)。为推动我国交通医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王正国先后培养博士研究生29名,其中8名晋升为副研究员,4名晋升为研究员,16人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人被国家教委授予有突出贡献的博士毕业生,1人获全国百名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光荣称号。
        由于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中的突出成绩,王正国先后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两次,获先进科技工作者和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1990获国家人事部颁发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证书。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