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佩松

        汤佩松,植物生理学家,生物化学家,1903年11月12日生于湖北浠水。1917~1925年,他在留美预备班——清华学校学习,成绩优良,并成为少数几位获得“全能奖”的体育运动员之一。1925年秋毕业后,即赴美入明尼苏达大学农学院三年级学习,第二年转到文理学院,主修植物学,辅修化学和物理学。两年中,以优异成绩学完三个系毕业生所需选修的全部课程。于1927年冬以全校成绩第一名获学士学位。因此获Phi Beta Kappa金钥匙奖和美国Sigma Xi科学荣誉学会会员称号。1928年他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B. 利文斯顿(Livingston)教授指导下完成论文,获哲学博士学位。1930年秋,他到哈佛大学 J. 克罗泽(Crozier)的普通生理学研究室工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和日军进攻上海,震动了在美的华人,也深深震动了汤佩松。他于1933年8月经欧洲回到祖国,应聘为武汉大学生物系教授。1938年秋,他应母校邀请,到昆明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在大普集创办的植物生理学研究室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夏,他随清华大学回到北平生物科学学会,对我国的生物科学起了推动作用。1948年4月汤佩松被选为首届中央研究院院士。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冬汤佩松担任北京农业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除生物化学和植物生理的教学外,还创办了《植物生理学通讯》,这是我国植物生理学教学与科研的重要刊物。1952年,他调到上海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工作,兼任复旦大学教授。1954年夏,他回到北京,在北京大学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植物生理学专业。他和娄成后、崔徵等组建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生理研究室。1955年汤佩松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7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曾任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
        1930年汤佩松和同事一起首次用CO抑制和光恢复方法,证明了在植物中存在着“呼吸酶”,即现在所说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1941年他与物理学家王竹合作,写了题为“细胞吸水的热力学处理”,他们用热力学原理和方法研究细胞的水分,提出用水的化学势差来说明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即用“势能”标志细胞水分的状态,运行方向和限度,并指出可用相对蒸气压来衡量细胞水分的化学势差。文中开创性地回答了水分在植物体内的特殊问题。这篇论文的观点经受了时间的考验。1984年汤佩松访美时,同行称这篇论文“远远超过了时代,高于同时代任何其他论文”;同年美国有关刊物发表文章,一致肯定汤、王理论的先驱性贡献。汤佩松的上述成就受到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的很高评价。1946年,汤佩松和他的学生阎隆飞一起,首次证明当时被认为只有动物血液中存在的碳酸酐酶在植物菠菜叶绿体中也存在。他们提取碳酸酐酶的方法被国外同行们采用,后来用于平衡宇宙航行密封舱中的二氧化碳浓度。50年代,汤佩松对高等植物呼吸代谢途径及其调节控制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总结,首次提出了植物呼吸代谢多条路线的观点,即高等植物呼吸代谢途径的调节控制和代谢与生理功能间是相互制约的。美国和英国的科学家在他提出后的许多年通过研究才提出这种观点。这一观点是汤佩松数十年研究的结晶,也是他学术生涯中最重要的阶段。1956年他和吴相钰在研究水稻中硝酸还原酶适应形成中,这一观点第一次在高等植物中得到确认,曾获得全国科技大会奖。1976年,汤佩松发表了“光合作用机理研究进展概况”,对我国光合作用的研究起了促进作用。他还和他的学生匡廷云、戴云玲等,研究并阐明了不同类型植物光合膜上色素蛋白复合体种类和组成的多样性,以及其结构与功能受内外因素调控的原理等,该项成果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及中科院多项奖。1996年他又获得陈家庚奖。
        在1983年召开的中国植物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会上,作为该会理事长,汤佩松宣布纪念会的主题为“中国植物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他提出了“创新植物学”(Creative botany)的概念。他指出,由于生命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植物学家不仅在宏观方面采用先进技术,进一步揭开了植物分布及演化规律,在微观方面在分子水平上对植物生命活动的本质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如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生物工程等)。他强调植物学各分支学科必须分工合作,并大力与其他学科如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协调发展,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对植物界进行深入的认识、开发、改造和利用,人们要不断地以新的思路和技术来研究植物学中的重大问题,以求达到按人们的主观愿望去利用和改造植物界,使植物学的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50余年来,汤佩松一直坚持的信念是“忠于科学,忠于事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并将它传递给缔造祖国美好未来的青年一代的生物科学家。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