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枢

        孙枢,地质学家。1933年7月23日生于江苏金坛。1953年自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研究所副所长(1978~1984)和所长(1984~1987)。1987~1991年曾任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局局长,1991年至今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2年至今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副主任。
        在40多年科研工作中,孙枢在沉积学、区域地质学和大地构造学领域以及科研管理岗位上作出了重大贡献。
        1953年年末,孙枢随侯德封所长、叶连俊主任赴南方研究锰矿,此行调查了湖南、广西和江西的多处锰矿床,并在湘潭发现原生沉积碳酸锰矿,为解决当时国家发展钢铁工业所急需的辅助矿物原料资源作出了贡献。
        1956年上半年,中苏两国政府在北京签订的协议启动了以自然资源和生产力发展远景科研工作为目标的黑龙江流域综合考察,组成的中国科学院黑龙江流域综合考察队中设立有小兴安岭地质队。孙枢自1957年起担任小兴安岭地质队队长。他作为一名年轻的地质学家,克服各种困难,团结中苏双方人员共同完成了任务,全部考察工作于1959年秋结束,对考察区的前寒武纪和古生代地层、侵入岩和地质构造方面提出了新认识,发现矿点和矿化点数十处,同有关部门合作完成《中国东北北部地质矿产概况》专著和有关地质图件,主持完成《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完达山地区地质》专著。
        1962~1965年期间,孙枢研究四川红色盆地西北缘泥盆系生物元素地球化学和磷酸盐岩,后者是当时地质队刚发现并勘探的一个新的磷矿层位。孙枢等提出该层位的时代应属中泥盆世,后来得到化石证明。该地泥盆纪磷酸盐岩除有属于磷块岩类型者外,还有铝磷酸盐岩。孙枢提出,这类铝磷酸盐岩中含有沉积岩中极少见的磷锶铝石矿物,是沉积磷酸盐岩的一个新类型,研究结果揭示了该区磷块岩和铝磷酸盐岩的空间展布规律和形成条件。
        1975年年末,地质部、冶金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开展富铁矿会战。孙枢被中国科学院有关部门先后任命为冀东富铁矿科研队队长和许昌富铁矿科研队队长,在河南及邻近地区完成了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综合研究,对河南地区古风化壳型富铁矿的前景作出了评价,完成了《华北断块区南部前寒武纪地质演化》专著,全面阐明了华北南部前寒武纪变质基底、沉积盖层和风化壳的组成与演化历史。在古风化壳型富铁矿评价工作中,孙枢发展出一种小区域的古地貌和古气候研究方法,结合古风化壳的类型,可靠地确定了古气候条件,为评价风化淋滤型富铁矿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70年代末,孙枢首先研究了沉积盆地分类和豫陕中、晚元古代拗拉槽。随后又对中国克拉通区的张裂型盆地作了总结性工作,论述了以风暴作用为主和以潮汐作用为主的两类硅碎屑浅海沉积,提出杨子地块在震旦纪和早古生代发生过可能同高海平面的温暖大洋有关的缺氧事件,并强调指出张裂型盆地对寻找金属矿产资源的重要性。
        1980年,受国家海洋局委托,孙枢作为观察员代表我国首次出席在新西兰举行的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会议。在此基础上,他提出我国开展南极科学考察研究等建议。80年代,孙枢陆续发表潮汐和风暴硅碎屑沉积研究结果,在国内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1984年年底,孙枢应苏黎世瑞士联邦理工大学(ETH)地质研究所所长许靖华教授的邀请,到该所作学术访问。随后与多位科学家合作发表了“寒武纪大爆发前的死劫难海洋”的文章。在苏黎世的3个多月期间,孙枢和许靖华详尽地讨论了60年代地球科学革命对大地构造学和沉积学甚至整个地质学的根本性影响,讨论了理论观念上的彻底革新,考察了瑞士阿尔卑斯山脉和意大利亚平宁山脉地质,并商讨了中瑞合作研究一些中国大地构造问题的初步计划,这项计划还特别强调了在培养中国年轻地质学家方面的作用。在随后的十多年中,许靖华、孙枢和李继亮领导的中瑞合作课题组,以及这个课题组同徐树桐课题组之间的密切合作交流,研讨了中国大地构造的许多重要问题。最后出版的“1∶400万中国大地构造相图”及其说明书是这项工作的总结,其中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
        孙枢对培养年轻人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为他们提供各种机会在国内外合作交流。他的学生有些已经成为学术上有建树的学科带头人。
        孙枢已出版专著4部,主编文集3部,发表论文60余篇。
        孙枢在国内国际许多学术组织中任职或获得荣誉称号。他先后当选为国际沉积学家协会理事,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199项国际工作组主席,太平洋科学协会理事和执行局委员,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伦敦地质学会荣誉会员,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和国际岩石圈计划执行局委员。他还担任国际岩石圈计划中国委员会秘书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地质地球物理学科组召集人,太平洋科学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委员会副主任,国科联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期评估国际委员会委员兼分析研究培训系统评估国际专家组主席,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委员,IGBP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
        孙枢还担任《沉积学报》副主编(1983年至今),《地质科学》主编(1985~1987),《地质学报》副主编(1986年至今),《中国科学》副主编(1997),《科学通报》副主编(1997),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编委(1997)。
        孙枢1986年和1987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次,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2名),1988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