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连俊

        叶连俊,地质学家。1913年7月19日生于山东省日照县。193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同年,考入前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任调查员、技佐、技仕、技正。1949年转到中国科学院地质所工作,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位委员会委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1952年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沉积学研究室,任主任。1979年倡导成立了中国沉积学会,并当选为理事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地学部常务副主任,常务委员。对我国沉积学及沉积矿床学的兴起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9~1940年,叶连俊调查了甘肃中南部地质矿产,对西秦岭山地层、构造及其地质发展史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所著《甘肃中南部地质》获中国地质学会赵亚曾奖。1945~1947年他考取赴美进修,在美国联邦地质调查所水文地质部,师从O. E. Menzer(曼兹尔)习水文地质。后被派赴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美国垦务局参加中美合作的“扬子江水坝设计研究”工作。1947年秋回国,仍在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
        1952~1953年期间,受派全力从事锰矿床的探寻与研究。于1953年下半年在湖南湘潭上五都成功地预测并找到了深埋地下的高品位大型碳酸锰矿床,打开了寻找锰矿床的新局面,缓解了当时国家缺锰的燃眉之急,受到“人民日报”的赞颂。所著《中国锰矿床的沉积条件》论文获得了1956年中国科学院的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其后,又相继对华北上元古界的肾状(蓝绿藻)及鲕状赤铁矿床,中国东部,特别是晚震旦世——早寒武世大部分大型磷块岩矿床,以及古生代的若干碳—硅—泥岩黑色页岩型的铀矿床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对一些实际存在的,成矿的特殊问题,如表生风化带砂金成矿地化行为的转化、盐类矿床地下物相状态的变革,以及脉状矿床品位随深度变化的规律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思考与探讨。对许多重要矿种的成矿过程,成矿特点,展布规律也进行了系统的剖析与探讨,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获得了不少新的见解。
        90年代他又领导进行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生物成矿作用”的研究,开展了生物成矿的作用类型,成矿过程及成矿环境和地质背景研究,系统有据地论述了成矿的时空展布规律,论述了沉积成矿的事件性,并论证了生物成矿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沉积相,域边界效应和沉积间断效应。
        他和他领导的研究组通过成矿模拟实验工作,重点剖析Fe、Mn、P、Ba、Pb-Zn、Au等矿种的相带定位工作,对众多成矿标志的判定工作,对“厘米地质”的研究等一系列工作,认识了生物成矿是一定的成矿物质在一定的沉积环境及地质构造动力背景下产生的,它是在沉积相域分带的物质基础与沉积环境和地质动力背景两者相互作用与制约的产物,是在生物群落繁衍的相域与沉积相域分带相互协调和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与生物种属在地壳运动的有利状态下,通过生物的繁衍、有机质的降解、腐解、热解过程中对成矿元素的富集与析离而产生的。矿层在地层柱中出现的规律确实是“事件性”的,并非如一向所认为的那样,是地史直线演化的结果。另外还证实了生物的成矿既可通过“吸收”,也可通过“吸附”,既可以是“孢内”的,也可以是“孢外”的。发现不同矿种类型的形成总是出现在几个不同沉积相域的接壤地带,例如海陆接界的滨海地带,及陆架浅海与半深海内陆架盆地的接壤地区的“枢纽带”。由于矿层的出现总是与“沉积假整合面”形影不离的,从而提出了“边界效应”,“沉积间断效应”这两个沉积成矿的空间定位规律和时代定位规律。并提出地史上沉积成矿的时空定位是有事实根据可查的,是可以具体操作的。“矿床预测”是矿床工作者所面临的21世纪的时代性的、亟待研究的课题。
        40余年来,叶连俊教授除了对固体矿床进行研究之外,还从事过不少油气地质工作、铁路选线工作,以及某些大型钢铁厂的厂基地质工作。
        他曾任北京市科协委员,北京海洋学会理事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石油学会理事,国际沉积学会理事,国际地科联沉积委员会委员,国际石油大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国际地质对比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他还是石油部华北油田顾问及《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副主编,《中国科学报》及《科学通报》两报刊副主编。
        叶连俊实践领域宽,积累资料多,曾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8种。共获得国家级和院部级自然科学奖及科技进步奖11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院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两项,全国科学大会奖三项及中国地质学会赵亚曾奖。
        他被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成都地质学院等数所大学聘为兼职教授。他先后为国家培养硕士生20名,博士生18名,博士后4名。在他培养的学生中,许多已成为科研战线上的骨干、学术带头人。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