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捷

赫捷,男,1960年8月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胸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赫捷长期从事胸部肿瘤外科临床、科研和教学一线工作。他专注于胸外科临床实践和诊疗技术的改进,主刀完成食管、肺及其它胸部肿瘤手术3039例,指导完成4816例,包括气管及隆突成形手术、疑难及复杂食管癌手术。创建、实施并推广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模式,提高了生存率。制定了一整套70岁以上肺癌患者围手术期治疗方案,使高龄患者外科治疗的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

紧密围绕临床问题对食管癌、肺癌展开科学研究:利用非编码RNA构建了独立于临床病理分期的食管癌、肺癌预后判断模型;揭示了多个miRNA在食管癌增殖、侵袭和转移中的新机制,可作为潜在治疗靶点;发现新的肺癌分子标志物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诊断准确度优于目前常用的标志物。全部研究工作均在国内完成,作为通讯作者的学术论文发表在Cancer Res、Clin Cancer Res、MCP、JBC等杂志。获美国三大临床中心之一Mayo Clinic医院的“Visiting Professorship”,被世界排名第一的肿瘤诊治及研究中心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聘为“Adjunct Professor”。

注重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操作的结合,着力培养优秀的临床复合型人才。现已培养博士生25名、硕士生4名、博士后3名,指导学生发表SCI文章15篇。他桃李满天下,先后为全国各级医院培养胸部肿瘤外科专业的进修生百余名,大多数已成为当地临床业务骨干,促进了全国胸部肿瘤外科事业的发展。获评协和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标兵。

一、 胸部肿瘤临床工作

肺癌与食管癌长期生存率低,死亡率分列恶性肿瘤第一及第四位,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手段。肺与食管毗邻心脏大血管等重要器官,因此手术耗时长、难度高、风险大。赫捷潜心钻研,精益求精,致力于临床实践和技术改进。

1. 食管癌:影响食管癌手术切除率的主要因素是肿瘤侵犯周围重要脏器。赫捷基于精准的术前评估,对局部晚期食管癌进行术前综合治疗,使肿瘤范围局限,在保证手术规范化的同时,提高了切除率;同时加强围手术期监护及并发症防治,降低了死亡率。他主刀完成食管癌手术1062例,手术切除率达97.1%(国内国际大宗报道54.0%-94.3%);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47% (国内国际大宗报道1.1%-20.3%);5年生存率为44.9%(国际权威大宗报道15%-39%)。他尤其擅长复杂高难度食管癌手术,针对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弓上吻合术后且足量放疗后复发的患者,他克服胸胃与心脏大血管致密粘连、胸胃无法保留且难以选择替代器官等困难,创建食管胸胃颈部吻合术,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将创伤减小到最低限度。

他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认识到诊治不规范是导致疗效欠佳的关键问题,为此,创建了规范化诊治模式,主编了我国《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起草了卫生部行业标准(WS 337-2011),并应用于82家大型医院,使患者5年生存率提高5%-10%。成果连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和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三项省部级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均为第一完成人),并应邀赴香港大学和美国Mayo Clinic癌症中心作专题讲学,得到国际权威专家的高度评价。

2. 肺癌:主刀完成肺癌手术1637例。围手术期死亡率0.31%(国际大宗报道4.0%-5.7%),5年生存率为64.8%(国际大宗报道38%-56%)。近10年施行高难度罕见的气管或隆突成形手术23例,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气管隆突肿瘤通常行右侧开胸手术切除,因此,侵犯隆突的左主支气管肿瘤患者难以获得手术机会。他改进术式,实施“同期双侧后外切口开胸左全肺及隆突切除,右主支气管-气管吻合术”获得成功,为此类病例的外科治疗提供了有效而可靠的途径。他组建多学科参与的肺癌中心,制定以外科治疗为主的个体化治疗模式。承担“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肺癌综合治疗研究”,联合国内46家大型医院,开展前瞻性随机分组对照研究,证实血管内皮抑素靶向药物可延长N1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9.1月。他还致力于高龄患者的外科治疗,承担中央保健项目“70岁以上肺癌患者个体化外科治疗策略的探讨”,创建了一整套围手术期治疗方案,主刀完成70岁以上肺癌患者手术207例,最高年龄达88岁,无1例围手术期死亡。

二、 围绕临床问题的基础研究

1. 食管癌:深入研究食管癌分子分型和分子分期,发现食管鳞癌组织中异常表达的非编码RNA表达谱(包括miRNA谱和LncRNA谱),分别构建了由4个miRNA和4个LncRNA组成的两个分子模型,能够独立于肿瘤临床病理分期进行预后判断;进一步对多个miRNA作用机制的研究发现:miR-29c和miR-375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周期进展,调节肿瘤细胞增殖,miR-92a和miR-25通过抑制重要的细胞粘附分子E钙粘素调节肿瘤侵袭和转移的机制,揭示了食管癌转移的部分途径,提供了多个潜在的治疗靶点。部分研究成果发表在Cancer Res (2008)、JBC (2011)、Carcinogenesis (2011)。其中一篇被Cancer Res作为Highlights首篇进行重点推介,SCI他引95次。

2. 肺癌:发现IDH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并与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可用于预后判断;降低肿瘤细胞中IDH1的表达,能够显著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生长,可能是潜在的治疗靶点。IDH1在肺腺癌患者血浆中的浓度显著高于健康人,作为诊断标志物的准确度优于目前常用的CEA、CA125和Cyfra21-1,提示IDH1可以作为肺癌早期诊断的标志物,得到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生物标志物部主任Dr. Srivastava高度评价,并被美国癌症早期诊断研究网络(Early Detection Research Network,EDRN)采纳。绘制了中国人肺鳞癌的miRNA异常表达谱,构建了由5个miRNA分子组成的肺鳞癌诊断模型,发现miRNA-31表达水平与患者术后生存呈负相关,可能作为判断预后的分子标志物。发现了miR-34b/c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状态可以作为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独立预后因素。

赫捷担任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按惯例由心脏外科专家担任),推动我国胸外科的学科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所在胸外科在全国同行评比中获第一名,入选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得到国内外同行高度认可,获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

担任《中华肿瘤杂志》总编辑、《中国肿瘤》主编,《中华医学杂志》副总编辑、《中国肺癌杂志》副主编及10余种核心期刊编委。主编主译专著6部、高校肿瘤学统编教材2部。以通讯作者发表论文60篇,其中SCI论文16篇。作为大会共同主席与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所长Varmus教授等世界知名专家主持国际会议4次。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