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令智

        郭令智,构造地质学家,1915年生于湖北省安陆县城。1934.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地质系,1938年8月获理学学位并留校任助教。1939年8月在国立云南大学矿冶系任助教。1940年9月在中国地理所任助理员、助理研究员,1946年12月任国立台湾大学地质系副教授及台湾省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1949年9月公费留英,在伦敦大学皇家学院做研究工作。1951年12月携妻儿回国,在南京大学地质系任教授。
        郭令智在南京大学任教时,先后担任地球科学系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教研室主任,区域地质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副校长、代校长及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大学顾问。他还曾担任过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教委地学学科评议组组长和地学规划组组长,国际岩石圈对比计划IGCP224项构造组召集人、IGCP267项负责人之一等学术兼职。他长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由于他对科教事业的卓越贡献,1978年被授予“江苏省先进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1990年获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科学研究方面,郭令智在构造地质和地貌调查、板块构造研究等领域建树丰厚,特别对华南大地构造的研究功绩卓著。早在40年代,他就对青藏高原东部、云南省和四川省的地质和矿产以及地质地貌进行野外调查,在大巴山发现新生代砾岩,指出当时大巴山处于准平原状态,提出地壳抬升而形成现今地貌的观点。同时在大巴山南部边缘发现大型从北向南朝四川盆地褶皱一逆掩推复的构造。1947年,他参加了中国第一批南沙群岛的地质地貌考察研究,对太平岛珊瑚礁的形成和类型提出了新见解。发表中、英论文10多篇。这些发现和认识,至今仍有重要意义。 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为揭示华南地壳演化规律,郭令智在华南地区进行了系统的野外地质考察,提出并系统论证了华南为加里东地槽褶皱区的构造属性,划分出以江南地背斜为核心,东南侧为优地槽褶皱带,西北侧为冒地槽褶皱带的构造框架,提出江南古岛弧的观点,认为江南古岛弧制约着华南地槽褶皱区的沉积分带性和构造演化。发表有影响的论文10多篇,这些成果在当时曾使我国地学界对华南大地构造认识达到一个新阶段。同时也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阵容很强的科研与教学集体。
        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郭令智以科学的态度,领导整个科研集体开始了从固定论到活动论科学思维的转化。他是我国最早系统介绍板块构造学说并倡导把板块理论与地体构造应用于中国地质实践的学者之一。他和研究集体在江南古岛弧东南侧发现了代表古板块边界的元古代蛇绿岩套、钙碱性岛弧火山岩和岛弧复理石,率先在国内提出华南古板块沟一弧一盆体系的观点,提出古大陆内部鉴定古板块边界的八项地质标志。论证了华南从元古代开始就已出现古板块运动机制的认识,确认了华南不同时代沟弧盆构造体系和地壳从西北向东南不断生长的演化规律及其与成矿带分布的关系。发表论文数十篇。他在论证元古代华南大洋板块向扬子大陆之下俯冲形成江南元古代沟弧盆复合体系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为阐明板块构造机制存在于地球演化早期阶段提供了重要证据,成为国际上比较完整地重建元古代板块会聚边界的实例,冲破了板块构造限于显生宙的观点。
        80年代中期以来,郭令智开始探索华南大陆内部震旦纪一早古生代岩石圈的结构形成与演化。发现中国东南部造山带中有更老的陆块即地体,以镶嵌构造图案形式出现。提出西太平洋中新生代活动大陆边缘和岛弧构造形成与演化的新认识。认为大洋俯冲带向洋跃迁,华南地体拼贴和增生有多种形式。进一步阐明了华东南花岗岩形成与大陆地壳阶段性生长的规律。根据板块边界性质和在不同边界条件下产生的各种地质作用及其伴生金属成矿带、油气盆地空间分布,阐明了华南显生宙金属成矿带与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油气藏与板块构造演化的关系。对华南各省的地质普查和找矿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1986年郭令智在南京大学主持了“国际大陆边缘地质学术讨论会”,并做了“华南活动大陆边缘”的学术报告,受到国内外学者赞誉。这次会议促进了大陆边缘地质理论的发展,沟通了国际学术交流渠道。80年代以来,先后到日本、美国、法国、泰国等国家进行了9次学术访问和国际学术讨论会,促进与扩大了南京大学与国外学术单位的学术交流和互派访问学者,对构造地质学科走向国际前沿起了重要促进作用。 郭令智从事地质学教育60余年,是著名的地学教育家。先后讲授过普通地质学、地貌学、构造地貌学、工程地质学、燃料地质学、中国地质学、板块构造等基础和专业课,主编过《普通地质学》等多本教程。他治学严谨,为人师表,严于律己。他对学生和青年教师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帮助指导,以诚相待。他认为科研队伍不能老化,老专家要当引路人,不要做挡路人,希望年轻人尽快成长起来。他在学术思想上发扬民主,支持不同学术观点的人“争鸣”,鼓励学生在科学上超过自己。
        郭令智与其合作者已发表科学论著150多篇(部)。先后三次获国家级自然科学奖,五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文化大革命”前培养研究生13名;1978年至今,他与研究生副导师共同培养硕士生数十名,博士生20余名,博士后2名。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