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忠贤

        赵忠贤,物理学家,1941年1月生于辽宁新民,现为国家超导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陶瓷科学院院士;同时还担任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委、中国发明协会副会长、低温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此外赵忠贤是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兼职教授,印度材料研究会荣誉理事,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
        赵忠贤1959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就读技术物理系。在大学中,赵忠贤学习刻苦,成绩优良。在三年基础课学习结束后,正值中国科技大学创办了低温物理专业,出于对低温物理的浓厚兴趣,他以第一志愿选择低温物理作为自己的学习方向。
        1964年大学毕业后,赵忠贤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从事低温物理和超导电性的研究。1964年至1966年间,赵忠贤参加了超导计算机器件的研制工作,将半导体的光刻技术应用于超导器件的制备工艺上。1967年至1972年,他参加并领导完成研制供红外雷达和参量放大雷达所用的微型制冷机的国防任务,这些工作曾作为物理研究所低温技术成果中的一项,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的奖励。1974~1975年,赵忠贤被选派出国进修,在剑桥大学冶金与材料科学系从事有关第Ⅱ类超导体中磁通流动问题的研究。在这期间,他发现了第Ⅱ类超导体量子磁通线在不可逆运动过程中,从非线性区到线性区转变的临界点和临界电流呈线性关系。回国后,从1976年至1984年,赵忠贤集中精力研究高临界温度超导材料。这期间他的工作主要涉及非常规超导材料,如氧化物超导体、重费米子超导体、有机超导体等,另外赵忠贤还在亚稳态超导材料中展开研究,研究涉及A-15结构超导体、夏沃尔相超导体、非晶超导体等。1984年至1986年初,赵忠贤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能源部埃姆斯等实验室从事超导管中的磁通湮灭问题和重费米子超导电性研究。
        从1976年以来,在赵忠贤的各项研究工作中,对于高温超导体的探索始终占据了中心地位。在赵忠贤和国内有关专家们的共同倡议下,从1976年起,每两年就召开一次有关高温超导(后改为高临界参数)研究的全国会议,每次会议他都是积极的组织者和参加者,这对于中国整个高温超导体的研究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促进。事实上,经过包括他在内的几代人努力,中国高温超导体的研究工作具有相当的基础和储备。
        1986年,在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苏黎世实验室工作的物理学家柏诺兹和缪勒,在La-Ba-Cu-O材料中发现了35K的超导电性。有关研究论文于同年9月发表。然而此项成果却被许多人所怀疑,而不是予以认真的重视。1986年9月,赵忠贤在看到这篇重要论文后,作出了积极的反应,他与其他研究人员合作,立即开始了有关的研究工作。正像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柏诺兹教授所讲的那样,赵忠贤是国际上最早认识到他们工作意义的人之一。
        1986年底,赵忠贤及其合作者在制备的多相La-Sr-Cu-O体系中,观察到了起始转变温度为48.6K的超导转变。此外在La-Ba-Cu-O体系中观察到了46.3K的超导转变,与此同时,他们还在某些La-Ba-Cu-O样品中多次看到了70K以上的超导迹象。赵忠贤在分析具有相同名义成分的样品时,注意到自己制备的超导体的临界温度常常高于国外的同类样品,他敏锐地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他们使用的1956年产原料不纯,存在其他杂质所致,实验分析表明,早期国产原料中有较多的其它稀土杂质存在。赵忠贤及其合作者在国际上最早注意到了杂质对超导电性的影响。他们坚信70K以上的超导迹象的出现一定与原料中的某些杂质有关,赵忠贤同合作者坚持多相体系、掺杂和元素替换的实验方法,1987年初赵忠贤及其合作者终于独立地发现了可以在液氮温区实现超导转变的Ba-Y-Cu-O超导体,其超导磁转变温度为92.8K,零电阻温度78.5K。并首先在国际上公布其成分。这项具有世界意义的成果推动了很多国家的超导研究工作的发展。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宣布缪勒和柏诺兹获诺贝尔奖时,对中国科学家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缪勒教授在许多国际会议上多次指出赵忠贤小组所注意到的掺杂对超导电性的影响对于发现新超导体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后国内的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等单位,及国外的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相继在这个领域中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以赵忠贤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以其出色的工作跻身于世界超导研究的先进行列,为祖国赢得了荣誉。由于赵忠贤为液氮温区的高温超导体的发现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他及其所在的研究集体荣获了1988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别奖和1990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赵忠贤还荣获了1986年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1988年首届陈嘉庚物质科学奖和1992年首届王丹萍科学奖。
        赵忠贤早已把中国的超导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他说:“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是人类的一种本性,它使人向往、激动和年轻。人活着又要吃饭,如果将个人的兴趣及生计结合起来,那将是最理想的选择。既可以使自己的生活充实,又能为人类造福。我的选择是科学。”目前赵忠贤仍在进行高温超导电性的研究,除继续探索新的高温超导体之外,同时在进行有关机理和超导应用中关键问题的研究。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