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军

王会军,1982-1986年在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天气动力学专业本科学习并获得学士学位;1986-1991年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生并获得博士学位;1991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其中,1996年起被聘为研究员;2001-2005年任大气物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2005年起任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至今。200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支持。

王会军研究员在短期气候预测这个重要领域取得了很多优秀成果,为气候预测科学和在我国的实际应用做出了贡献。他提出了利用热带降水信息改进热带外降水气候预测的方法,该方法的使用可以使得东亚区降水预测准确度大幅度提高。他揭示了我国沙尘气候受南极涛动及南半球大气环流的显著影响,对我国冬春季沙尘气候形势进行了动力数值预测试验(2003年),获得初步成功。并进一步提出了动力学预测和统计预测相结合的具有相当高准确度的预测方法,已经在我国的沙尘气候预测中得到应用。他开展了基于气候动力数值模式进行西太平洋区与台风活动相关的跨季节气候数值预测试验,并取得成功,尚未发现他人在此之前做过此类工作。并发展了一系列动力统计预测新方法。他提出了我国夏季降水的年际增量预测思想和方案,该方案可以大幅度提高我国夏季长江流域和华北降水、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东北地区冬季气温的气候预测水平。降水预测新方法已经被气象行业专项遴选支持在气候预测业务中推广应用。

王会军研究员发现并揭示了东亚夏季风与ENSO的关系是不稳定的,这对于研究东亚夏季风及其预测具有重要意义。他还发现自1970年代末到1990年代末东亚夏季风显著地变弱的事实。王会军研究员发现了北太平洋涛动对台风和飓风活动有显著影响;并揭示了南极涛动对台风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揭示了南极涛动与我国华北夏季降水具有显著关联。

在气候变化研究方面,王会军研究员自行设计了一个混合层海洋模式和热力学海冰模式,并与IAP全球大气环流模式相耦合,从而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此类耦合气候模式(1991年)。并完成了我国第一个基于自己气候模式的全球变暖定量结果,是我国第一个被IPCC报告引用的气候变化预估结果(1992年,该报告是1990年IPCC报告的补充报告)。王会军研究员还提出了植被对东亚季风区全新世大暖期气候的反馈作用机制。他研究了我国季风环境格局的形成机制,指出青藏高原隆升、古特提斯海的收缩、以及南海的扩张都对我国季风环境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他们的作用各有不同。他的研究还指出,对末次冰期冰盛期东亚气候进行降尺度模拟非常重要。

王会军研究员与挪威著名学者Ola Johannessen教授一起创立了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并成为中国-挪威科技合作的一个优秀典范。他指导获得博士学位者23人(他们当中有1人荣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和中国青年科技奖,有3人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人荣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

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收录120篇,出版第一著者专著一本。被SCI(E)收录论文引用1000多次,被CSCD收录论文引用1400多次。现为挪威极地科学研究院的委员、世界气候研究计划中国委员会主席、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副理事长、《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和《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杂志主编。他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第2完成人)和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第5完成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卢嘉锡优秀指导教师奖等。2012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