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鸿烈

        孙鸿烈,土壤地理与土地资源学家,1932年1月生,河南濮阳人,1954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1957—1960年,为中国科学院沈阳林业土壤研究所研究生,从事土壤地理与土地资源研究。
        孙鸿烈1992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至今为中科院学部主席团成员;1973年至今历任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副队长、队长;1993年至今任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副主席。1994年至今任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理事;1993年至今任国际地球理事会理事。1987年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孙鸿烈1950—1966年曾在黄土高原及我国东北、西南地区从事土壤及土地利用研究;1973年至今主持青藏高原及喜马拉雅研究;1981—1982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高山与极地研究所作访问研究;1984—1992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83—1994年任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1993年至今,任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科学委员会主席。
        孙鸿烈所主持的青藏高原研究成果曾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1986),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87),陈嘉庚地球科学奖(1984)。
        孙鸿烈,土壤地理与土地资源学家,1932年1月31日生于北京,祖籍河南濮阳,1954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留校任教二年后考人中科院沈阳林业土壤研究所宋达泉教授门下做研究生。自1961年至今他历任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74—1993年历任副主任、主任。1984—1993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早在本世纪40年代,童年时的孙鸿烈即跟随寻找石油的父亲一起,踏上了漫长而又艰辛的西行之路。每逢暑假,孙鸿烈总要由父亲带着随勘探队一同到野外考察,驼背上的他第一次领略了大西北的风貌,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也许正是这第一次远行,决定了孙鸿烈的一生将与自然和大地结下不解之缘。
        1950年,孙鸿烈考取了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四个寒暑过后,他从一名学生成为一名留校的助教。当1955年孙鸿烈参加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再一次踏上西北高原时,面对同样的黄土地,此刻的孙鸿烈已不再似儿时那么迷茫,而是以科学工作者所共有的睿智,审视着自然界的万千变化,思考着怎样才能获取开启神秘世界之门的钥匙。他开始意识到,他将自己所学定位在土壤地理研究方面,就必须有更多的机会去更广泛地了解自然,了解脚下这片土地,同时,也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学习和深造。于是,1957年他又考取了中国科学院沈阳林业土壤研究所的研究生,并参加了中苏黑龙江流域综合考察。从此真正开始了他尔后始终不渝为之奋斗的事业,踏上了倾其全部智慧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漫长的征途。
        1961年,孙鸿烈结束研究生学业后来到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工作,从事土壤地理与土地资源研究。同年,年轻的孙鸿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西藏综合考察队学术秘书,参与领导了对西藏的综合考察研究。
        初次踏上青藏高原,孙鸿烈被高原那独特的自然景观,多采的土地类型,年轻的地质发展史以及复杂的生物区系和富饶的自然资源所深深地吸引。他与来自中国科学院其他研究所以及大专院校、产业部门和西藏自治区有关部门包括地质、古生物、地貌、气候、土壤、动植物、农林牧业等十几个专业的100多位考察队员一起,对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沿线,藏北的黑河地区,藏南的日喀则、江孜等地区,进行了较全面的综合考察。但正当考察队准备进一步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时,1962年,由于三年自然灾害,考察工作被迫终止。尽管如此,这次考察仍获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提出了关于西藏农业、畜牧业、矿产资源与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数篇综合报告和关于森林、土壤、植被等的专题报告及《西藏综合考察论文集》。同时,通过这次考察也显示了孙鸿烈的综合研究能力与组织领导才能。鉴于此,1962年,当国家制定10年科技发展规划时,年轻的孙鸿烈又受命主持了该规划中关于西藏综合考察部分的制定工作,为以后国家对青藏高原进行更大规模的综合研究提供了蓝图。此后,孙鸿烈又先后领导和参加了中国科学院川滇黔接壤地区综合考察(1964—1966)、青海海南土地资源考察(1970)。
        50—60年代,孙鸿烈的足迹由北向南从东北的三江平原踏上了西藏的雪域高原。他通过对上述地区的考察和研究,一方面为确立该地区土壤分类系统、阐明土壤分布规律和土地利用与改良方向等做了大量的实际调查研究工作,为发展我国土壤地理学做出了显著成绩。另一方面,他的学术思想和研究领域也如同他那永不停息的步伐一样,得到迅速的扩展。60年代后,孙鸿烈和他的同事们在国内率先对土地类型分类、土地资源适宜性、土地质量评价原则与指标、土地资源制图等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他在《土地资源评价原则与方法》一文中,强调要把土地作为一个综合自然体,从气候、土壤、水文、地貌、植被等多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综合研究。并且针对农林牧业的不同利用方向,确定了一套科学评价土地资源的原则和指标,极大地推动了土地资源评价、分类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为形成土地资源学科体系奠定了基础。
        70年代初,在周总理关于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指示精神的鼓舞下,青藏高原考察研究工作又重新恢复并发展起来。1972年,中国科学院在兰州召开了珠穆郎玛峰地区考察学术会议,会上,由孙鸿烈主持制订了《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1973—1980年综合科学考察规划》,确定了考察研究的中心任务是“阐明高原地质发展的历史及上升的原因,分析高原隆起后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研究自然条件与资源的特点及其利用与改造的方向和途径”。按照这一规划要求,1973年中国科学院设立了“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对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影响”的重大科研项目,并成立了以冷冰为队长、孙鸿烈为副队长(次年任队长)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从而拉开了我国科学考察史上时间长、学科多、规模空前的综合考察的序幕。
        青藏高原西起喀喇昆仑山,东抵横断山脉,北起昆仑山,南至喜玛拉雅山,面积240余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领土的1/4,海拔一般超过4000米,素有“世界屋脊”之称。青藏高原以其年轻的地区历史,活跃的新构造运动,剧烈的环境变迁,独特的生物区系,复杂的自然地域分异及对周围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的巨大影响,一直为国内外科学界所瞩目,在地学、生物学和资源、环境科学的研究领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开展青藏高原的研究,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中国和世界,还是对现在和未来,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可为促进青藏高原地区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与繁荣,为国防建设、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考察队最初由22个专业的70多人组成,以后随着考察范围和项目任务的增加,到1976年,已发展到50多个专业,考察队人数达到400多人。在四年的考察工作期间,孙鸿烈和他的队员们风餐露宿,在十分艰苦和险恶的环境中,先后考察了西藏自治区的各类地区。至1980年,连同参加标本鉴定、样品化验、数据处理、资料分析和图件清绘等工作的同志在内,投入该项目的单位已达到92个,总人数约1000余人。
        在考察研究的基础上,孙鸿烈先后编写了《西藏的土壤》专著和《青藏高原的土地类型与农业评价原则》、《青藏高原土地类型研究》、《西藏自治区土地资源与农业利用》等文章。同时在他的主持下,考察队积8年的考察研究,编写了《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丛书》,该丛书共分34部47本,约3000多万字,全部含括了此次考察研究的所有专业、区域和综合研究的成果,首次以大量详实的资料,阐述了青藏高原的地质特征、形成机制和隆起过程,以及高原自然地理诸要素的特点和分布规律;探讨了高原生物区系的组成、起源和演化;比较系统地评价了西藏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指出了今后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方向和途径。在地学、生物学的许多领域内填补了空白,在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理论上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为此,该项成果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陈嘉庚地球科学奖。80年代以后以孙鸿烈为首的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又陆续开展了横断山区、喀喇昆仑山区、可可西里山区的考察。历时20年全面完成了对整个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对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影响问题的第一阶段的考察研究。90年代开始这一工作继续转向理论深入的阶段。孙鸿烈作为首席科学家,正在主持国家攀登计划和中国科学院共同支持的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环境变迁与生态系统的研究”,以期在重大理论上有新突破。
        青藏高原综合考察研究能够取得上述成就,是与孙鸿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分不开的。他在工作之余,抓紧一切时间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的相关专业的书籍,并不失时机地向有关专家请教。就这样,日积月累,他为自己建立起了丰富的知识宝库,使综合分析和研究能力得到提高,并且在自然资源研究方面逐渐形成和完善了自己的科学思相体系。这一时期他不断提出的一系列具有重要价值和贡献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在自然资源研究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指导了自然资源研究的深入发展。
        1979年,孙鸿烈参加了《国家科技长远发展规划》中关于“农业自然资源与农业区划”的制定工作。他针对当时我国在自然资源管理、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力提倡开展农业自然资源的综合研究,并著文《农业自然资源研究的意义与任务》,阐明了这项研究工作的迫切性及研究内容。引起了学术界和有关部门的广泛重视,对推动农业自然资源调查与农业区划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83年,他在主持制定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研究长远规划》时进一步指出,现代化的农业应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农业,是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农业,是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农业。同时,他还就长期以来关于我国“地大物博”的片面认识,首次提出“必须一分为二地看待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的论点,指出我国存在着资源人均水平低,重要资源质量不高,时空分布不平衡,可农用土地比例低,资源破坏、浪费严重等问题。系统地阐明了可更新资源的整体性、多宜性、区域性与有限负荷性等基本特征,强调要把自然资源作为一个整体,从系统、全面和长远的观点来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问题,并要加强对这方面的综合研究。
        1984年,孙鸿烈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职务,他在继续领导对青藏高原的研究工作不断深入的同时,将视野进一步拓展到全国的资源环境领域,提出要从全国性资源环境问题、区域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典型地区资源合理开发试验与示范三个层次,积极开展国土资源开发治理与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为地区和国家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问题上提供科学依据。此后,在他倡议并领导下,于1988年创建了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该网络的建立,对于在理论和实践上深化生态系统的研究,促进我国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积极参予全球变化研究、解决全球性资源、环境问题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这项研究被列为中国科学院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并得到国际环境与生态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1990年,在全国七届三次人民代表大会上,他倡导并联合49位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资源与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的议案,受到万里委员长的高度重视。目前该委员会正在我国资源与环境保护的立法、执法监督等方面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
        鉴于孙鸿烈在土壤地理与土地资源研究方面突出的成就和贡献,1991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次年当选为学部主席团成员和地学部副主任。还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国际山地综合开发中心理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副理事长。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