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熙炎

        陆熙炎,有机化学家,1928年8月29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46年在南京金陵大学化学系学习,1947年转入浙江大学化学系,1951年毕业,同年到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在著名化学家汪猷领导下从事链霉素分离及化学的研究。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84年被批准为博士导师,现任该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兼职教授,曾任《中国化学》主编。现任Tetrahedron和Tetrahedron Letters的顾问编委。
        陆熙炎50年代从事链霉素的研究,在国内首先从发酵液分离纯化制得盐酸链霉素氯化钙复盐结晶。后转入链霉素化学的研究,在国际上首先半合成了双氢链糖,为链霉素的结构提供了证明。60年代初参加了牛胰岛素A链全合成的早期工作,完成了A链十六肽的合成,后服从国家需要,从事萃取剂P.204工业合成方法研究,1965年经常下厂参加P.204的扩试,并亲赴铀矿参加劳动,使该项工作不到一年即获得成功,是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获奖人之一。研制成功光学仪器防霉剂SF.501,是国家发明二等奖的获奖人之一。
        70年代末开始从事金属有机化学的研究。当时,国际上金属有机化学的研究极为活跃,自从50年代初近代金属有机化学问世以来,经过化学家们30年的努力,已初步总结出一些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基元反应。陆熙炎有幸于1981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到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资源化学研究所山本明夫实验室进行学习,虽然只有短短二个月的时问,却对陆熙炎今后的工作起了重大的作用。从60年代初,陆熙炎即以当时活跃的OMC()S(导向有机合成的金属有机化学)为工作方向,从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基元反应发展新的有机合成反应。20年来发现了一些有学术意义和应用前景的反应,如氧转移反应;低价过渡金属和烯丙基一氧键的反应;烯丙基碳一磷键的形成;钯催化下双官能团试剂的成环反应等,是1992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的项目主持人。
        90年代以来,研究以炔烃衍生物为原料的合成反应:炔酸衍生物的三键在乙酸中接受卤离子进攻时,发生立体选择性氢卤化反应,高选择性地得到(z)一式B一卤代丙烯酸衍生物。这一工作成果国际上由陆熙炎小组首先于1990年发表,由于这一方法的原料简单,反应的条件简易温和,而所生成产物的立体选择性又极好,所以发表后引起了国际上的极大注意,已为国际上著名工具书Organic Synthesis采用为标准方法。国际上多位著名有机化学家均有应用本方法的论文发表,说明是一个有用的方法。
        根据所研究立体选择性卤氢化的机理,认识到贫电子炔烃和一般的炔烃接受亲电进攻不同,它可以接受亲核进攻。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陆熙炎小组在国际上首先发现了在叔膦催化下贫电子联二烯或炔烃和贫电子烯烃的[3+2]环加成反应,可以方便地合成环戊烯衍生物,这一工作在化学中的意义不但在于这一反应是第一例由叔膦催化的[3+2]环加成反应,而且也是国际上首例以炔酸酯或联二烯酸酯作为三碳合成子用于[3+2]环加成反应中。后来,这一反应又发展为合成五员杂环衍生物和螺环化合物的方法。
        炔烃的异构化反应,在国际由陆熙炎小组于1988年首先发表的,随后,美国的Trost及日本的Ino。。相继发表了类似的工作,但只限于贫电子炔烃。陆熙炎小组发现在过渡金属氢化物的催化下,不论是贫电子炔烃还是富电子炔烃三键均可异构化。 在炔酸烯丙酯的分子内成环反应方面,发展了几个完全用二价钯催化,不经过零价钯而再生二价钯催化物种的方法,不但发展了合成方法,而且对反应机理及立体化学也进行了深入研究,以这一反应为模式,对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基元反应进行了研究,反过来又发展了金属有机化学,这方面的工作获1997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在两次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基础上,陆熙炎小组又获得了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初评)。
        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八五”重大项目“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反应化学”的主持人,陆熙炎团结了全体同志,胜利地完成了任务,项目验收时取得了特优的评价,推动了我国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
        陆熙炎在国内外共发表论文140余篇,199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院士)。
        陆熙炎致力于研究生的培养,培养博士14名(其中3人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等奖),硕士17名,曾多次被评为优秀研究生导师。他培养的博士生有的已成为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骨干,二人获得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