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济生

        韩济生,神经生理学家,1928年生,浙江人,1953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现任北京医科大学教授,卫生部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卫生组织科学顾问。
        韩济生长期从事针刺镇痛原理的研究。首先阐明针刺人体一个穴位引起镇痛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进而证明针刺穴位可以促使神经系统中分泌出许多神经化学物质,发挥镇痛作用。还发现改变穴位上电刺激的频率可引起脑中不同种类神经化学物质的释放。当刺激时间过长时,又可促使脑中产生出对抗镇痛的物质。每个人针刺治疗效果的优劣决定于镇痛和抗镇痛两类物质的多寡和相对平衡。研究成果获自然科学奖和多次部委一等奖。据此原理设计制造出“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韩氏仪)。只要将电极贴于穴位皮肤表面进行刺激,即可收到镇痛、解痉的效果,并可用于海洛因成瘾者的治疗。韩济生利用神经科学方法提取针灸疗法的精华,又返回到临床上取得成功,为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开创了一个有益的模式。
        韩济生,神经生理学家,1928年7月12日生,浙江肖山县人。1947—1952年他就读于上海医学院医学系。1952年去大连医学院专攻生理学一年,1953年到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理系任教,后调至北京。1962年起,韩济生开始在北京医科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任生理教研室主任10年(1983—1993)。现任神经科学研究中心(卫生部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际疼痛学会中国分会理事长,中国生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生理科学进展》杂志主编,《中国疼痛医学杂志》主编。《国际神经科学杂志》、《中国神经科学研究方法杂志》编委,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科学顾问。
        韩济生早年从事血液、消化生理等研究。1965年接受卫生部任务,研究针刺镇痛原理,迄今已30年。
        针灸疗法的应用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针刺的止痛作用有时能收到神奇的效果,但其作用原理则鲜为人知。本世纪50年代后期,用针刺方法来预防外科手术时产生的疼痛,获得一定成功。这种方法称为“针刺麻醉”。60年代“针刺麻醉”在国内许多医院广泛应用,在国际上也引起了极大兴趣,在这种形势下,韩济生把自己的科研方向从消化生理转向针刺镇痛原理研究。
        要研究一项原理,必须从明确现象入手。韩济生和他的同事们先后在194名正常人和病人身上详细观察记录针刺止痛作用的时空规律。他们发现在人体一个穴位上连续针刺30分钟,不仅在穴位附近产生镇痛作用,而且在全身都有明显的镇痛效果。从镇痛的时程来说,具有缓起缓降的特点,即在一个穴位上要连续针刺(提、插、捻、转)20分钟以上才能充分发挥止痛效果。这在临床上称为“诱导期”。待到镇痛作用充分发挥后把针拔出,镇痛作用并非立即消失,而是按照每16分钟下降一半(半衰期为16分钟)的速度逐渐消减,约1小时后逐渐恢复到初始水平。韩济生从这一现象推论:针刺时体内可能产生出一些具有镇痛作用的化学物质发挥镇痛作用。
        韩济生和他的同事设计了一项动物实验。给家兔相当于人体足三里(膝盖外下方)和昆仑(足后跟)部位用手指施加压力,或在该部位针刺并通以每秒2—15次的脉冲电流,都能产生镇痛效果。待到镇痛效果充分发挥时,取出该兔(甲兔)脑中的脑脊液,将其注入另一正常兔(乙兔)的脑中,发现乙兔虽未接受针刺,但也出现了明显的镇痛作用。这就证明,给兔针刺过程中,其脑内确实产生了镇痛物质,后者可被转移至乙兔脑中发挥作用。该实验完成于1972年,发表于1974年,从而开创了从神经化学角度研究针刺镇痛原理的新方向。
        以上述研究为契机,韩济生及其同事在70年代初期开始对脑内镇痛物质进行了较系统的探索。发现有些化学物质(5-色胺、乙酰胆碱)参与或加强针刺镇痛,有些物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则对抗针刺镇痛。换言之,针刺穴位的刺激启动了脑内很多种化学物质的作用,其正面和负面影响的总和决定了针效的有无和强弱。
        1975年末英国的Hughes和Kosterlitz从猪脑中提取出一种肽类物质,其作用类似于吗啡,称之渭脑啡肽(Enkephalin),意指存在于脑内作用类似吗啡的肽类物质。随后又有人发现了与脑啡肽作用大同小异的一系列肽类物质,分别称为内啡肽、强啡肽等等,统称为内源性阿片肽。这些发现给针刺镇痛的原理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韩济生及其同事和学生随即投入了这项工作。他们确定内啡肽的作用部位主要在脑内某些核团,强啡肽的作用部位主要在脊髓,而脑啡肽则在脑和脊髓都起作用。该工作获1985年卫生部甲级奖。
        中医针灸疗法中有一条重要的经验。在同一穴位上针刺,运用不同的手法来捻针可以产生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效果。其原理不明。韩济生等在同一穴位进针,应用不同频率的电脉冲刺激,发现随着频率不同,脑内释放出来的阿片肽的种类也不同。每秒2次的低频刺激引起内啡肽和脑啡肽生成增加、释放加速;而应用每秒100次的高频刺激则可引起背髓中强啡肽的生成增多、释放加速。这一结论是从大量动物实验中总结出来的,最后在人体上得到验证。这是首次证明用不同频率的外周刺激可动员中枢不同种类的神经肽的释放。从而为中医针灸疗法的古老经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针刺治疗时间通常不多于30分钟,而其产生的瘫痪却可维持很长时间,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韩济生及其学生发现,针刺的信息到达中枢后,并不是像闪电一样一刹即逝,而是像山谷回声一样回荡不绝。他们在脑内找到几个与镇痛有关的重要核团(中脑导才管周围灰质,伏核,杏仁核,弓状核),在任一核团中注入微量阿片肽,就能在另一些核团引起脑啡肽或内啡肽的释放。而在任一核团注入微量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即能将整个反应扑灭。这说明从中脑到边缘系统之间存在着一个与镇痛有关的回路,回路和各驿站之间存在正反馈联系,其中任一点受到适宜刺激都能激活整个抗痛系统,而任一点传导受阻都能使整个系统的活动受挫。该工作在痛觉生理中提出了一个“中脑-边缘镇痛回路”的新课题。该项工作获1992年教委一等奖。
        以上整个工作初步阐明了针刺通过什么神经通路,释放哪些神经化学物质,最终产生镇痛作用。该项工作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根据这一原理和20余年来积累的动物实验和人体观察的数据,他设计制造了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 Acupoint Nerve stimulator,HANS),这是一种无针的针灸仪。只要把电极放在穴位表面的皮肤上进行电刺激,不必扎针即可达到与针刺相同甚至更强的镇痛效果,在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疗效。该项成果获“七五”攻关奖。
        在祖国医学的整个理论体系中贯穿着一个思想,即体内有许许多多对立的因素(阴和阳)保持着相对的平衡。韩济生和他的学生们用现代科学方法对此进行了具体研究。他们发现电针半小时可以引起明显的镇痛作用。但若持续刺激3—4小时以上,则针效反而逐渐下降,这时身体对电针刺激产生了“耐受”。进一步研究发现电针耐受的原因之一是由于长时间电针使脑内生成大量阿片肽,后者又刺激中枢产生出大量抗阿片物质,对抗了阿片肽的镇痛作用,因此属于一种负反馈机制。在多种抗阿片物质中,又以胆囊收缩素(CCK)作用最强。
        近年来通过一系列研究,韩济生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对CCK拮抗阿片的机理做了系统分析,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受到国际生物医学界的重视。在1994年第12届国际药理学大会上,他应邀就此课题作了大会报告。
        针刺镇痛与药物镇痛的一个很大的差别在于:针刺是动员人体自身的抗痛能力,即释放出自身固有的抗痛物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来的镇痛药物来减轻疼痛,因此针刺镇痛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有的个体对针刺很敏感,能产生良好的镇痛效应;有的个体对针刺反应迟钝,镇痛效果不佳。对此,韩济生等提出的假设是:针效不佳者很可能脑内阿片肽少而CCK过多,这种差别有一部分是先天因素(遗传基因)决定的。这种推论已被基因转移实验所证实。
        总之,韩济生及其合作者20余年来的研究从观察人体针刺镇痛现象开始,从神经化学物质入手,主要通过分析阿片肽和抗阿片肽这一对矛盾提示针刺镇痛原理,并把研究引向分子和基因水平。其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阐明中医针灸原理,也促进了神经科学的发展。
        这种系统的理论研究是否符合人体的实际,需要接受临床实践的考验。1990年以来韩济生设计的韩氏(HANS)治疗仪在国内外许多医疗单位应用,获得良好的效果。仅举三例:在北京神经外科医院用于开颅手术,可使吸入麻醉药的用量减少45%,病人少用了麻醉药,在手术期间各项生理指标趋于稳定,术后恢复明显加快;在北京康复中心用于因脊髓损伤和各种脊髓病变引起的下肢痉挛,使患者持续数年或10余年的肌痉挛得以缓解,为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幸福;最近又用韩氏仪治疗500例海洛因成瘾的患者获得成功,得到国家民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从而为药物成瘾的治疗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在30年的教学和科研生涯中,韩济生共培养出博士28名、博士后7名、进修教师50余名。1988年创建了北京神经科学学会,1993年主编出版我国第一部神经科学大型专著《神经科学纲要》,1989年创建了国际疼痛学会中国分会(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韩济生通过对针刺镇痛原理的研究,推动了我国神经科学的发展,并在祖国医学与现代科技之间架起一座双向交流的桥梁,为世界医学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