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生

        刘东生,地质学家,1917年11月生于沈阳,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地质系,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名誉科学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主任,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前主席,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刘东生早年入中央地质调查所从事古脊椎动物研究。50年代组织了对黄土高原和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的综合考察,对黄土地层进行了系统划分,对黄土成因做了全面论证。确定了中国黄土-古土壤多层迭覆所代表的古环境意义,提出第四纪环境变迁多旋回理论,突破了国际上长期以来所接受的四次冰期-间冰期旋回模式。60年代领导了对青藏高原的多学科综合考察。主编完成了14卷科学考察报告,对青藏高原地质和环境演化、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的时间和幅度及其对东亚以至全球环境的影响提出了科学论断。60—70年代提出在中国开展环境地质学和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工作的若干建议,并带领中青年专家进行地学环境因子与地方病发病率相关关系和致病机制的研究,在中国开创了环境地球化学、环境质量与评价等研究新领域。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特等奖、一等奖;竺可桢野外科学考察奖、陈嘉庚自然科学奖(地学奖);首届中国绿色科技特别金奖。
        刘东生,地质学家,1917年11月22日生于辽宁沈阳,天津人。1942年,刘东生从西南联大地质系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即投身于抗日救国运动,在战地服务团服务。
        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人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历任技佐、技士,师从杨钟健从事古脊椎动物研究,同时在中央大学生物系学习。他对甘肃玉门下惠回铺地层中鱼化石一新种的研究于1947年获马以思奖。
        1949年到1953年,刘东生先后在政务院(今国务院)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和政务院地质部工作,任工程师。1953年后,刘东生到中国科学院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东生的主要科学贡献有以下几个方面:
        把中国的黄土研究提高到世界领先水平
        1953年,刘东生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1954年,出任第四纪研究室主任。在完成国家铁路、水利和国防工程建设等急需生产任务的同时,结合治理黄河的实践,刘东生组织了对黄土高原和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的综合考察,对黄土地层进行了系统划分,对黄土成因做了全面论证。50年代以前,人们还仅仅认识形成于晚第四纪的马兰黄土,而对其下伏的更深厚的土状物并不清楚它的起源。刘东生通过对岩性和沉积特性深入细致的研究,确定了这一套分布广泛而深厚的堆积物的风成性质,首次确认并区分出新黄土和老黄土,且对后者以“离石黄土”和“午城黄土”命名,并一直沿用至今。此后,刘东生率领一批青年科学家对中国的黄土进行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通过200多个黄土剖面的分析,辨认出与黄土互层的所谓“红层”的古土壤性质。根据中国黄土-古土壤多层迭覆记录,提出第四纪250万年中环境变迁共经历了37次气候主旋回和110次亚旋回的多旋回理论,突破了国际上长期以来所接受的四次冰期-间冰期旋回模式,成为我国第四纪研究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国际上首次提出的第四纪气候多旋回大陆沉积证据。
        由于历史的原因,刘东生的很多研究成果直到70年代末尚不为国外所知。1982年,在莫斯科召开的第十一届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大会上,刘东生做了关于中国黄土研究的报告,引起极大的轰动。仅在报告两天后,刘东生就被推举为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副主席。从此,国外科学家在黄土研究领域争相与中国科学家合作,中国黄土-古土壤序列旋回地层研究与国外深海氧同位素所反映的古环境演变多旋回特征对比成为国际第四纪研究的新起点。在研究黄土的过程中,刘东生撰写了大量的论文和专著,具代表性的有:《新黄土和老黄土》、《中国的黄土》、《黄河中游水土考察报告》、《黄河中游黄土》、《中国的黄土堆积》、《黄土的物质成分和结构》、《1∶400万中国黄土分布图》、《黄土与环境》。其中,《黄土与环境》英文版在国内出版后,受到国际第四纪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不久即由德国Springer-Verlag出版公司以Loess in China为书名于1989年再版向世界各国发行,影响极大。“中国的黄土”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黄土与环境”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91年再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领导了青藏高原隆起对东亚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的研究
        1964年,刘东生与施雅风一起,领导了对希夏邦马峰的科学考察(任副队长)。其后,又领导了对珠穆朗玛峰(任副队长)、托木尔峰(任队长)和南迦巴瓦峰(任队长)等的多学科综合考察。主编完成了14卷科学考察报告,在青藏高原的地层、构造、生物、冰川和第四纪地质等方面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对青藏高原地质和环境演化、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的时间和幅度及其对东亚以至全球环境的影响提出了科学论断。首先通过高山栎的发现找到高原抬升的证据,确定高原抬升于第四纪初,同时伴随中国的风尘堆积。指出青藏高原的隆起极大地影响了西风带和西北季风的活动,并通过改变大气环流而影响东亚环境的发展。1980年,在中国科学院召开了青藏高原国际科学讨论会,刘东生负责大会组织工作,吸引了18个国家数百名科学家前来参加,气氛十分热烈。由他主编的两卷本《青藏高原地质和生态研究》(科学出版社,英文版,1981)成为国际青藏高原研究的最重要文献之一。1984年,刘东生获竺可桢野外科学考察奖;由他主持的“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的综合研究”于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特等奖、并于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0年再获陈嘉庚自然科学奖(地学奖)。
        开创了中国的环境地质学和环境地球化学研究
        1966年,刘东生到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员。60年代末正值国际上环境科学兴起,刘东生即提出了在中国开展环境地质学和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工作的若干建议,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率先建立了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室。他与其他科学家一起,带领一批中青年专家从地质学、地球化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人手,深入陕西、甘肃、黑龙江等地方病及若干恶性肿瘤的高发区实地考察,进行地学环境因子与地方病发病率相关关系和致病机制的研究,尤其是有关克山病的地球化学成因诊断,为治疗该病提供了科学依据,拯救了千万人的生命,促进了地学与生物学和医学的相互渗透,从而在我国开创了地方病及其地球化学环境、环境质量与环境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新领域,刘东生也因此被国外科学家称为“中国环境地质学之父”。在此期间,他发表了《环境地质学的出现》、《环境地质学展望》、《当前环境科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国际环境科学的进展》、《环境地质学》等重要论文,使我国环境科学及时追赶上世界科学的发展趋势。由他主持的“环境质量的地球化学原理”课题成果获1991年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作为我国环境地质学和环境地球化学的先驱和奠基人,刘东生于1993年荣获首届中国绿色科技奖特别金奖。
        把中国的第四纪研究推向全世界
        刘东生曾多次主持召开重要和重大的国际学术会议。由此极大地扩大了中国第四纪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如1985年西安国际黄土研讨会、1994年北京北极-赤道-南极环境地质大断面学术讨论会,尤其是1991年在北京成功地主持了第13届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大会,这是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成立后第一次在中国也是首次在亚洲举行大会。来自六大洲41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人出席了大会。第12届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主席N. w. Rutter在大会上做了以“中国黄土与全球变化”为题的报告,盛赞以刘东生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在黄土领域所做的研究工作。就在这次大会上,由于刘东生在第四纪研究领域的杰出成就、以及对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的卓越贡献而当选为第13届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主席。这是亚洲科学家在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63年历史上第一次荣任此要职,为中国乃至东方科学界赢得了殊荣。
        培养造就了一批年轻的学科带头人
        刘东生还十分重视青年科技骨干队伍的建设。从60年代起,先后培养了20余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他的这些学生在后来的科学研究中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有的已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重点实验室或开放实验室主任、研究所所长、研究室主任。他们在当代地球科学研究活动中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刘东生还是北京大学地质系、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西北大学地球科学系等校系的兼职教授。
        刘东生在其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发表了170余篇、部论文和著作;据SCI统计,截止1993年,他的论文引用率高达348篇次。鉴于他的学术造诣,刘东生曾受聘为《中国科学》编委、《科学通报》编委;他现任《第四纪研究》主编、英国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编委。
        由于刘东生在古生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地质学等学科领域的卓越贡献,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地学部常委;1986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授予他名誉科学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刘东生曾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6、7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及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常务委员会委员、书记处书记。现担任国务院环境委员会科学顾问小组组长、中国科学院环境委员会主任、中国南极考察委员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席、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古全球变化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前主席等多项学术团体职务,并被授予中国环境科学院名誉院长、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荣誉会员、中国地质学会荣誉会员、中国古生物学会荣誉会员、中国科协荣誉会员等荣誉称号。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