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樊锦诗

来源: 时间:2023-06-03

1963年,25岁的樊锦诗来到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此后半个多世纪,这位江南女子与寂寂石窟彼此相伴。转眼青春已去,白发满头,她50多年如一日,为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弘扬和管理事业奉献了心血和精力,作出了重大贡献,极大提高了敦煌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被赞誉为“敦煌的女儿”。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樊锦诗颁授了“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奖章。


“四十年后终成卷”

初到敦煌,物质条件的贫瘠与精神世界的丰盈也曾带给樊锦诗巨大的冲击,但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守护中,不以物累、不以物役的她最终将敦煌莫高窟融人血脉,“睁开眼是它,闭上眼是它”。

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出身的樊锦诗,首先是一个学者,她多年潜心于石窟考古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她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结合洞窟中的供养人题记、碑铭和敦煌文献,先后撰写了《莫高窟北朝洞窟分期》《莫高窟隋代洞窟分期》《莫高窟唐代前期洞窟分期》等论文,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洞窟的分期断代,揭示了各个时期洞窟发展演变的规律和时代特征。这些敦煌石窟分期排年的学术成果不仅确定了洞窟本身的时代,而且为敦煌石窟的各项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公认和采纳。她主编的26卷本大型丛书《敦煌石窟全集》总结并展示了敦煌研究院在敦煌石窟考古、石窟艺术研究方面的成果,第一次以大型专题丛书的形式全面系统地揭示了敦煌石窟的丰富内涵和珍贵价值。

2011年,樊锦诗主持编写的多卷本记录性考古报告《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由文物出版社出版,标志着石窟考古进入一个新阶段。该考古报告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测绘技术、文物数字化、计算机绘图等方法,解决了石窟建筑结构极不规整、彩塑造型复杂情况下的信息采集与表征等难题,准确表达了洞窟结构、遗迹空间分布、壁画彩塑制作工艺和时代关系等,实现了石窟考古测绘的新突破;采用碳十四测年和多种无损/微损分析技术,首次准确给出了壁画绘制年代,获取了传统考古方法无法揭示的大量微观信息,在石窟内容和艺术特点方面提出了新见解。在石窟考古方面,跨出社科领域、融合自然科学,构建了石窟考古系统科学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既是全面、科学、系统的档案资料,也是莫高窟永久保存、研究利用的基础数据。该成果得到了国内外知名学者的认可,先后获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中国社科领域研究最高奖“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奖”、第二届法兰西学院“汪德迈中国学奖”,被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评价为“既真且确,精致绝伦,敦煌学又进一境,佩服之至”。英国伦敦大学名誉教授韦陀先生称此考古报告“从未有过的资料系统完整的科学性,将为中国其他石窟寺遗址的考古报告提供标准与模式”。


“真实、完整、可持续地传给子子孙孙”

在多种场合,樊锦诗不厌其烦地强调:“敦煌是无可替代的。我们的责任是真实地、完整地把莫高窟保存下来,并可持续地交给下代,再由他们传给子子孙孙。这就需要我们必须以现代理念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来保护研究和管理好这座世界文化遗产。”受自然和人类活动长期作用,历经千年且材质脆弱的敦煌莫高窟出现了多种病害,存在随时毁坏的风险。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樊锦诗以问题为导向、人才培养为核心,通过精心策划、统筹考虑,积极寻求与国际顶尖团队合作,创造性的提出了一套敦煌石窟保护科学方法体系。

她在全国率先开展文物保护专项法规和保护规划建设,推动制定实施了《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2006-2025)》,使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弘扬事业有了法律的强有力支撑。

由樊锦诗和阿根纽共同领导的国际合作团队,深入开展了莫高窟崖顶风沙危害成因及运移规律研究,提出了防沙网和植物林带阻沙的防治措施。在此基础上樊锦诗带领团队不断探索与创新,通过长期综合风沙防治试验研究,研发了集沙网阻沙、砾石压沙、化学固沙、生物治沙成套防治技术,形成了以“固”为主,“阻、输”结合的综合风沙防护体系,使窟区积沙量减少85%,全面改善了莫高窟参观环境,大幅降低了风沙对石窟的危害。

樊锦诗通过主持973课题,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古代壁画原位无损分析技术装备研发及无损表征体系构建,通过多种无损技术协同作用对文物信息的全面揭示,改变了传统文物分析和研究模式,实现了文物研究手段的重大变革和创新;带领团队提出风险清单、研究风险阈值,并基于风险理论构建起了我国文化遗产领域首个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石窟监测系统,为实现文化遗产预防性保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莫高窟第85窟为例,国际合作团队深入开展石窟环境研究、病害机理阐释、石窟价值解读、保护材料研发,并在《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的指导下探讨了古代壁画保护修复方法与科学保护程序。在此基础上,樊锦诗领导团队通过全国石窟壁画保护大量工程实践,提出了不同壁画病害的科学防治方法与流程,首次在全国构架了古代壁画技术标准体系,形成的古代壁画成套技术,推广应用于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项文物保护工程,并开始向阿富汗、尼泊尔、乌兹别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辐射,实现了中国壁画保护由跟跑到领跑的根本转变。


“永久保存,永续利用”

文化遗产不可再生,本体保护能延长寿命却无法使其永生。上世纪90年代,樊锦诗通过承担863计划“濒危珍贵文物的计算机存贮与再现系统研究”等课题,在我国率先开始了壁画数字化技术的研发与探索,以实现敦煌壁画和彩塑的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通过20多年不断探索,形成了一整套集图像采集、数据加工、安全存储和有效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壁画数字化关键技术与系列规范,建成了“数字敦煌资源库”,上线以30个洞窟高清数据为主要内容的“数字敦煌”全球共享资源平台,实现了敦煌石窟资源的永久保存,敦煌文化的全球广泛传播。

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导致世界文化遗产地游客人数激增,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矛盾非常突出。樊锦诗通过精准预判全球旅游发展趋势,率先开展石窟游客承载量研究,完成了行业技术标准编制;向全国政协提出建设我国首个石窟数字展示中心的超前构想,主持拍摄文化遗产实景超高清球幕电影,实现窟内文物窟外沉浸式体验的展示目标;基于监测预警体系、数字展示中心,构建了世界文化遗产“总量控制、线上预约、数字展示、实体参观”的旅游开放新模式,使莫高窟游客承载量增加一倍,参观体验度大幅提升,为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开放提供了中国方案。


“有像样的人,才能做成像样的事”

人才,是樊锦诗为敦煌积蓄的一笔最大财富。

很多人感到难以置信:地处西北一隅的敦煌研究院拥有的高学历、高层次人才数量位居全国同类单位前列。戈壁荒漠为何能引来并留住那么多人才?

“敦煌有今天,是因为有一批人才,但我们的人才还远远不够。”樊锦诗为吸引、培养、留住人才努力了几十年,但至今,人才问题仍令她最牵心。敦煌的艰苦让一些人离开了,也有人“自投罗网”甘愿来此,但甘愿来此的毕竟是少数,樊锦诗就想方设法把一批批年轻人送出去培养。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敦煌研究院陆续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前往日本、美国、英国等国进修;同时还在国内大专院校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她提出并制定了一系列人才培养、使用的制度,大胆起用一批青年专家走上中层领导岗位,让他们挑起敦煌事业的大梁。樊锦诗一方面以事业留人,一方面也十分重视提高专业人员的生活待遇,在她的关注下,敦煌研究院陆续出台了一些提高专业人员待遇的政策。在敦煌这样自然条件差,工资待遇并不算高的单位,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却占全国同类单位前列,这与她吸引人才的措施密切相关。

樊锦诗在敦煌转眼已半个多世纪,莫高窟已经成了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白天想的是敦煌,晚上梦到的还是敦煌。“现在我已年过80,能为敦煌做点事,我无怨无悔!这是我作为一名文物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职业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