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光,熠熠生辉
——2013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获奖人情况综述

来源:宫玉宁 陈苏 任晓明 邵红宇 时间:2013-11-02


金秋十月,碧空如洗,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群英荟萃。30日,2013年第二十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颁奖大会在北这里隆重举行。

今年,我国46名杰出科技工作者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奖励的殊荣。聚焦获奖人的业绩,你可以清晰看到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的光辉足迹和累累硕果:量子调控技术的研究应用,中微子振荡模式的首次发现,世界最大口径望远镜的中国创造,嫦娥探月工程的成功实践,民族医学医药的传承创新,机器人心脏手术的技术突破。。。。。。,一项项科研成果竞相绽放,一批批杰出人才星耀神州。


成就大奖,业绩骄人

一直以来,何梁何利基金的科技大奖——“科技与技术成就奖”备受社会关注。今年该奖的得主,是我国青年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潘建伟。

潘建伟主要从事量子力学基础问题检验、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等方面的研究,在多光子纠缠操纵和量子信息实验研究有重要的国际影响,他获奖可谓实至名归。他率领的创新团队先后在国际上首次实验实现了三光子、五光子、八光子纠缠态,在多光子纠缠的制备和操纵方面一直保持国际领先地位。他利用量子模拟技术验证了“任意子”的分数统计现象和拓扑性质,实现了超越经典极限的超精密测量。他率领的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安全距离超过100公里的光纤量子秘钥分发,使我国量子通信实用化研究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实现了首个全通型光量子电话网络和首个规模化的城域量子通信网络。《自然》杂志在专门报道该团队的长篇新闻特稿“数据隐形传态:量子太空竞赛”中指出:“在量子通信领域,中国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由一个不起眼的国家发展成为现在的世界劲旅,将领先于欧洲和北美。。。。。。”


基础研究,厚积薄发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泉,科学技术发展的根基,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石,国家原创能力的根本反映。通观今年获奖人的成果,可以发现基础研究达到新的原创高度。除了量子力学应用基础研究取得突破外,高能物理、天文学、化学、数学等基础科学领域均取得重要进展。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王贻芳研究员在粒子物理实验基础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的国际影响力,全面负责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北京谱仪(BESIII)实验,领导完成探测器设计、研制、调试和运行。BESIII实验在轻强子谱和偶素物理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发现了一系列新粒子和新现象。2012年在大压湾实验中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精确测量中微子混合角?13,引起国际强烈反响,入选《科学》201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北京大学高松院士在发展新的分子纳米磁体和铁电分子磁体基础研究等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开创性地发展了构筑单体磁体的策略,在国际上首次设计合成“同自旋单链磁体”。最近,他又发现了一类新的过渡金属单离子磁体,弛豫能垒109K,是迄今过渡金属基单分子磁体中能垒最高的,这些发现由于其科学意义和潜在应用前景备受关注。中科院南京天文台崔向群(女)院士创造了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大视场望远镜,这也是世界上光纤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


产业突破,效益彰显

“科技兴企,创新驱动”理念日渐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许多获奖人成为自主创新的产业浪潮中的弄潮儿。

宁夏共享集团彭凡董事长,30年来始终奋斗在铸造专业第一线,开发了先进的铸造工艺、技术和装备,建立了铸钢、铸铁先进生产线,在大型燃机铸件、水轮机叶片、1000MW超超临界蒸汽轮机叶片、核电设备等超大型铸件,填补国内空白,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他创办的共享铸造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具备向世界顶级客户批量交付成套大型工业燃气轮机铸铁和铸钢件的企业。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冯伟忠总经理长期从事超超临界发电技术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工程实践,首次发现固体颗粒侵蚀损害汽轮机叶片造成发电效率持续下降的原因,解决了空流器结露和堵塞世界难题,研发出综合治理技术,为推动我国乃至世界火电技术进步作出了贡献。江南大学的陈坚教授在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实施走在了国际前列,丙酮酸高效生物合成,是日本味之素公司至今从中国购买的唯一发酵技术,这也使中国成为丙酮酸发酵技术最为先进的国家;开发的高效透明质酸发酵技术,使中国成为透明质酸及其发酵技术的最大输出国;基于系统生物学方法开发的维生素C的高强度发酵技术,在工业规模提高生产强度10%,为保障中国作为维生素C生产大国的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


区域创新,特色鲜明

今年的区域创新奖有着浓郁的区域特色,获奖人都能结合地方特点、区域需求开展科学研究,他们或奋斗在西部腹地、边陲荒漠或扎根青藏高原,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青海金诃医药集团艾措千董事长40余年致力于藏医药基础研究、临床应用,主持研发了25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藏药新药,抢救搜集藏医药古籍2000余部,创建了我国首个民族医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是我国杰出的藏医药传承者、创新者、引领者。中北大学刘有智教授30多年致力于超重力化工领域研究,为山西等火炸药、煤化工厂集中地区的工业尾气排放处理、环境保护等作出了重要贡献,创建了工业尾气脱硫成套技术及装备,脱硫选择性比美国同类技术提高28.5%,设备体积是传统装置的1/30,推广应用后提质、节能、降耗、减排效果显着。四川大学王红宁(女)教授经过12年产学研合作攻关,揭示了我国猪鸡病原菌耐药性变化规律,建立5种细菌耐药基因分子检测新方法研制出7种动物专用抗生素制剂,非抗生素免疫增强剂4种,获国家二类新兽药证书6个。建立了猪病净化和健康养殖生物安全体系,为四川等我国养猪生产区猪重大病毒病防护和产品安全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青年人才,渐成主力

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活力所在。目前,我国中青年科学家已逐渐成为科研主力,后备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一批有能力冲击世界科学前沿的优秀研究团队正在崛起。2013年度获奖科学家平均年龄55.6岁,最大年龄77岁,最小年龄43岁。其中60岁以下的中青年科学家总比高达78.3%,获奖人年龄结构日渐合理。“中青年科学家已成为我国科研生产的中坚力量,有的已成为某一领域的领军人物。”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秘书长段瑞春说,这说明我国科研队伍已形成了合理的年龄结构梯队,进入良性循环,进入了出成果、出人才的最好阶段。

产业一线,创新活跃

何梁何利基金历来被科研院所科技人员高度重视,一开始获奖人员几乎被院士一统天下,以致被误认为是“院士奖”,2006年何梁何利基金为配合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增设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极大地鼓励了活跃在企业、边疆、生产一线的杰出科技人才,今年创新奖获奖人首次全部为非院士杰出科技人才摘取。充分说明了我国科技创新人才体系完备,社会创新氛围浓厚,一大批杰出人才活跃在产学研创新和生产一线。

表1   各奖种院士、非院士获奖情况分布

成就奖(1人)

进步奖(32人)

创新奖(13人)

院士

非院士

院士

非院士

院士

非院士

1

0

15

17

0

13


海归精英,勇创佳绩

近年来,在海外学有所成的大量中青年科技人才踊跃回国服务,用知识报效祖国,他们中的许多优秀代表已经成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各条科技战线上的杰出领军人才。今年46名获奖当中有22名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其中从奥地利留学归来潘健伟教授今年问鼎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成就奖。中科院化学所江雷研究员、中科院大气物理所朱江研究员等19人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山大学宋尔卫教授、江南大学陈坚教授2人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他们都是海外归国科技人员的优秀代表,在我国基础研究、科学前沿、重大专项、产业创新等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知识产权,数量跃增 

今年获奖人知识产权统计在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跃入高速增长期,46位获奖人共有发明专利883件,平均每人19.2件。不少专利实实在在地成为关键技术及其产业的支撑。有限专利已给与美国、日本、瑞士跨国公司实施许可。表现尤为突出是浙江大学的杨华勇教授,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29件,在机电液系统及元器件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使我国盾构技术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专利技术生产盾构占国内新增市场的61%,自主设计制造的90%,在各类隧道施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李小松总工发明的反浮选-冷结晶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局专利发明金奖,为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建设中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国防科技,跨越发展

近十数年以来,中国的国防实力和武器装备水平获得巨大成就,201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奖牌榜上又涌现了一批杰出国防战线科技精英。我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负责主持圆满完成嫦娥二号绕月探测任务的研制实施,首次用一颗卫星实现多天体、多目标探测,开辟了深空探测新领域;航天科工集团李陟研究员在导弹防御系统、精确制导技术和空天防御体系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成果;海军工程大学何琳教授长期致力于舰船声隐身技术研究,引领着国内技术发展,实现了对发达国家的追赶和超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研究员主持的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神舟七号出舱活动和神舟八号到十号、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任务作出了重大贡献,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掌握该技术的国家;中国兵器工业第207所秦继荣研究员提出的上反稳像技术,奠定了我国坦克火控技术发展的路线,使我国坦克火控技术跃升至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陆战机动突击自动化火力指挥与控制系统跨代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医学创新,德高艺精

今年生命、医学领域共有10人获奖,占获奖总数的1/5有余,其中8人获得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医学药学奖,1人获得生命科学奖,1人获得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区域创新奖。他们不仅医德高尚,而且医术精湛。浙江大学医学院郑树森院士和和解放军总医院高长青教授同为外科学专家,郑树森在肝脏移植领域为我国器官移植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迄今已成功实施肝移植手术1272例,其中活体移植173例,创造了国内活体肝移植受体最小年龄(106天);高长青开创了我国微创机器人心脏外科手术,目前共完成微创机器人不开胸心脏手术24种620多例,随访效果良好,制定了我国机器人心脏手术技术规范和培训规范,是亚洲微创机器人心脏手术的开拓者之一。香港大学管轶教授长期从事流感和其他新发传染疾病研究,在华南地区及越南地区建立了全面覆盖人类、家禽畜、候鸟及野生动物的病毒检测网络,为亚洲乃至全世界的流感控制提供准确预警,为中国及周边地区新发传染病的研究和控制做出了卓越贡献。